一种钢构承重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434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1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构承重梁,包括呈上大下小梯形状的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中间开设有一呈梯形状的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整个承重梁,所述通槽中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肋板,肋板与肋板之间均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圆柱形状,两端为圆弧面,所述第一凹槽对应通槽的上端承重梁上设有第二凹槽,两凹槽之间均设有一圆柱形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在第二凹槽内,所述支撑柱下端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将其传统的木制承重梁做成梯形状的钢构承重梁,梯形结构的承重梁,摆放平稳,通过肋板与中间支撑柱的作用,可大大增加承重梁的承载力,有效保证承重梁在使用久后不变形、不老化,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构承重梁,包括呈上大下小梯形状的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中间开设有一呈梯形状的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整个承重梁,所述通槽中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肋板,肋板与肋板之间均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圆柱形状,两端为圆弧面,所述第一凹槽对应通槽的上端承重梁上设有第二凹槽,两凹槽之间均设有一圆柱形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在第二凹槽内,所述支撑柱下端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本技术结构简单,将其传统的木制承重梁做成梯形状的钢构承重梁,梯形结构的承重梁,摆放平稳,通过肋板与中间支撑柱的作用,可大大增加承重梁的承载力,有效保证承重梁在使用久后不变形、不老化,使用寿命更长。【专利说明】一种钢构承重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构承重梁。
技术介绍
传统的屋顶承重梁,大都采用木头制作,特别是农村乡下,但是木头承重梁由于屋顶漏水或者年久蛀虫之类的往往会出现断裂,老化的情况,进而导致整个屋顶凹陷,或者坍塌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肋板与中间支撑柱的作用,可大大增加承重梁的承载力,有效保证承重梁在使用久后不变形、不老化,使用寿命更长的钢构承重梁。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钢构承重梁,包括呈上大下小梯形状的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中间开设有一呈梯形状的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整个承重梁,所述通槽中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肋板,肋板与肋板之间均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圆柱形状,两端为圆弧面,所述第一凹槽对应通槽的上端承重梁上设有第二凹槽,两凹槽之间均设有一圆柱形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在第二凹槽内,所述支撑柱下端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承重梁的两侧壁与承重梁的通槽相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上下两端两侧均设有一凸部,该凸部与支撑柱一体式连接,支撑柱的直径与圆柱形凹槽的直径相等。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肋板呈梯形状,与通槽的截面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将其传统的木制承重梁做成梯形状的钢构承重梁,梯形结构的承重梁,摆放平稳,通过肋板与中间支撑柱的作用,可大大增加承重梁的承载力,有效保证承重梁在使用久后不变形、不老化,使用寿命更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钢构承重梁,包括呈上大下小梯形状的承重梁1,所述承重梁I的中间开设有一呈梯形状的通槽2,所述通槽2贯穿整个承重梁I,所述通槽2中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肋板6,肋板6与肋板6之间均设有一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为圆柱形状,两端为圆弧面,所述第一凹槽4对应通槽2的上端承重梁上设有第二凹槽(未图示),两凹槽之间均设有一圆柱形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上端设置在第二凹槽内(未图示),所述支撑柱3下端安装在第一凹槽4内,所述承重梁I的两侧壁与承重梁I的通槽2相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3的上下两端两侧均设有一凸部5,该凸部5与支撑柱3 —体式连接,支撑柱3的直径与圆柱形凹槽的直径相等,两侧凸部5可有效防止支撑柱3两端由于承重发生变形的情况发生。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肋板6呈梯形状,与通槽2的截面相同,肋板6可承受上端的重量,增加承重梁的承重梁,使其不易变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将其传统的木制承重梁做成梯形状的钢构承重梁,梯形结构的承重梁,摆放平稳,通过肋板与中间支撑柱的作用,可大大增加承重梁的承载力,有效保证承重梁在使用久后不变形、不老化,使用寿命更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钢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大下小梯形状的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中间开设有一呈梯形状的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整个承重梁,所述通槽中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肋板,肋板与肋板之间均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圆柱形状,两端为圆弧面,所述第一凹槽对应通槽的上端承重梁上设有第二凹槽,两凹槽之间均设有一圆柱形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在第二凹槽内,所述支撑柱下端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承重梁的两侧壁与承重梁的通槽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上下两端两侧均设有一凸部,该凸部与支撑柱一体式连接,支撑柱的直径与圆柱形凹槽的直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呈梯形状,与通槽的截面相同。【文档编号】E04C3/04GK203821705SQ201420102004【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专利技术者】张祖华, 陈清海 申请人: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大下小梯形状的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中间开设有一呈梯形状的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整个承重梁,所述通槽中间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肋板,肋板与肋板之间均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圆柱形状,两端为圆弧面,所述第一凹槽对应通槽的上端承重梁上设有第二凹槽,两凹槽之间均设有一圆柱形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在第二凹槽内,所述支撑柱下端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承重梁的两侧壁与承重梁的通槽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华陈清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