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梁板改造承重结构,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 一些老城区渐渐变成了中心商业区, 而这些老城区的建筑大多为历史性建筑或纪念性建筑, 建设年代久远, 结构型式多为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 房屋开间和进深均较小, 往往难以满足现代商业经营对建筑空间的要求。这些建筑物常因功能改变而需要抽除部分承重墙体进行空间扩展, 为了满足结构在抽墙后的安全使用, 通常采用底层圈梁或板底设计钢筋混凝土托换梁的方法进行改造托换设计,而这种设计及施工方法需要各阶段施工步骤必须严格统一时间,且极其容易出现混凝土托换梁浇筑前,墙体垂直度及裂缝水平为出现异常,而在混凝土浇筑后,墙、托换梁构件裂缝及挠度却出现超出规范限制的情况。这是主要因为,混凝土托换梁在进行设置及浇筑时,由于混凝土材料的非匀质性及强度未完全到达设计强度,所以导致在上部墙体荷载传递至托换梁时极易造成墙体开裂,梁挠度过大,导致托换程序延期,严重者导致墙体改造施工的中断或失败,所以现有的施工方法和结构还是不够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迅捷、减少成本、安全可靠,并且能有解决当前墙体托换施工过程缓慢且墙体容易开裂的一种梁板改造承重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梁板改造承重结构,包括结构板、结构梁和旧墙体,在结构板的下方并在结构梁的两侧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两端与旧墙体相连接,在支撑装置与旧墙体之间设置有支承装置连接板。在结构梁上设置有螺栓孔,在螺栓孔内设置有能将支撑装置与结构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梁板改造承重结构,包括结构板(1)、结构梁(6)和旧墙体(3),其特征在于:在结构板(1)的下方并在结构梁(6)的两侧设置有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的两端与旧墙体(3)相连接,在支撑装置(2)与旧墙体(3)之间设置有支承装置连接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板改造承重结构,包括结构板(1)、结构梁(6)和旧墙体(3),其特征在于:在结构板(1)的下方并在结构梁(6)的两侧设置有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的两端与旧墙体(3)相连接,在支撑装置(2)与旧墙体(3)之间设置有支承装置连接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改造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结构梁(6)上设置有螺栓孔,在螺栓孔内设置有能将支撑装置(2)与结构梁(6)相连接的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福龙,田涌,冉群,曲清飞,王林枫,王小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