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四肢康复训练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训练器主体框架,其特征是在训练器主体框架下侧设有智能跑步机,智能跑步机下侧设有四个万向转动车轮,智能跑步机上侧设有脚板,脚板左侧设有拉伸器,拉伸器左侧设有固定装置,脚板右侧设有脚踏开关,训练器主体框架中部设有全自动按摩椅,全自动按摩椅上侧设有通电式水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医护人员帮助病人进行手臂和下肢康复训练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新型多功能四肢康复训练器,属于医疗器械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训练器主体框架,其特征是在训练器主体框架下侧设有智能跑步机,智能跑步机下侧设有四个万向转动车轮,智能跑步机上侧设有脚板,脚板左侧设有拉伸器,拉伸器左侧设有固定装置,脚板右侧设有脚踏开关,训练器主体框架中部设有全自动按摩椅,全自动按摩椅上侧设有通电式水垫。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医护人员帮助病人进行手臂和下肢康复训练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专利说明】新型多功能四肢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的讲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四肢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的都是最普通的康复训练器材,是由别人搀扶走平路或在室内扶着栏杆在专用走道上进行行走训练,所以这些器材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病人四肢受伤需要医护人员协助康复治疗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新型多功能四肢康复训练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训练器主体的框架,其特征是在训练器主体框架下侧设有智能跑步机,智能跑步机下侧设有四个万向转动车轮,智能跑步机上侧设有脚板,脚板左侧设有拉伸器,拉伸器左侧设有固定装置,脚板右侧设有脚踏开关,训练器主体框架中部设有全自动按摩椅,全自动按摩椅上侧设有通电式水垫,全自动按摩椅左边设有振动式背垫,振动式背垫上侧设有安全带,安全带下侧设有安全带扣子,全自动按摩椅上侧设有手扶栏杆,手扶栏杆左侧有智能跑步机和全自动按摩椅的控制开关,手扶栏杆右侧设有推动器,推动器上侧有通电开关,训练器主体框架上侧设有手臂拉力器,手臂拉力器上侧有弹簧,弹簧上侧有遮阴挡板,遮阴挡板下侧设有下肢吊杆,下肢吊杆上侧有手臂拉力器,下肢吊杆下侧有橡皮绳,训练器主体框架左侧设有手扶栏杆和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下侧设有座椅,座椅右侧设有足底固定器,足底固定器下侧设有小转轮,小转轮左侧设有倾角调节机构,小转轮右侧设有小电机,小转轮上侧设有电机开关,座椅下侧设有位置调节器,位置调节器下侧设有轨道支脚。作为优选,所述训练器主体框架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制造。作为优选,所述手扶栏杆采用橡胶包裹制造的。作为优选,所述下肢吊杆设置成可以调节高度的装置。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医护人员帮助病人进行手臂和下肢康复训练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训练器主体框架,2、智能跑步机,3、万向转动车轮,4、脚板,5、拉伸器,6、固定装置,7、脚踏开关,8、全自动按摩椅,9、通电式水垫,10、振动式背垫,11、安全带,12、安全带扣子,13、手扶栏杆,14、控制开关,15、推动器,16、通电开关,17、手臂拉力器,18、弹簧,19、遮阴挡板,20、下肢吊杆,21、调节器,22、橡皮绳,23、手扶栏杆,24、伸缩装置,25、座椅,26、足底固定器,27、小转轮,28、倾角调节机构,29、小电机,30、电机开关,31、位置调节器,32、轨道支脚。【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训练器主体框架1,其特征是:在训练器主体框架I下侧设有智能跑步机2,智能跑步机2下侧设有四个万向转动车轮3,智能跑步机2上侧设有脚板4,脚板4左侧设有拉伸器5,拉伸器5左侧设有固定装置6,脚板4右侧设有脚踏开关7,训练器主体框架I中部设有全自动按摩椅8,全自动按摩椅8上侧设有通电式水垫9,全自动按摩椅8左边设有振动式背垫10,振动式背垫10上侧设有安全带11,安全带11下侧设有安全带扣子12,全自动按摩椅8上侧设有手扶栏杆13,手扶栏杆13左侧设有智能跑步机2和全自动按摩椅8的控制开关14,手扶栏杆13右侧设有推动器15,推动器15上侧设有通电开关16,训练器主体框架I上侧设有手臂拉力器17,手臂拉力器17上侧设有弹簧18,弹簧18上侧设有遮阴挡板19,遮阴挡板19下侧设有下肢吊杆20,下肢吊杆20上侧设有调节器21,下肢吊杆20下侧设有橡皮绳22,训练器主体框架I左侧设有手扶栏杆23和伸缩装置24,伸缩装置24下侧设有座椅25,座椅25右侧设有足底固定器26,足底固定器26下侧设有小转轮27,小转轮27左侧设有倾角调节机构28,小转轮27右侧设有小电机29,小转轮27上侧设有电机开关30,座椅25下侧设有位置调节器31,位置调节器31下侧有轨道支脚32。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时,利用下肢吊杆20调节病人腿部的高度,能够使病人双手在手扶栏杆13的支撑下自由走动,医护人员还可以把病人的脚用足底固定器26固定,然后进行拉伸训练。作为优选,所述训练器主体框架I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制造。这样设置,本技术的训练器主体框架I坚固,易于消毒。作为优选,所述手扶栏杆13采用橡胶包裹制造的。这样设置,本技术的手扶栏杆13粗糙柔软,防滑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下肢吊杆20设置成可以调节高度的装置。这样设置,本技术的下肢吊杆20可以根据护理人员调节合适的高度。【权利要求】1.新型多功能四肢康复训练器,包括训练器主体框架(I),其特征是:在训练器主体框架(I)下侧设有智能跑步机(2),智能跑步机(2)下侧设有四个万向转动车轮(3),智能跑步机⑵上侧设有脚板⑷,脚板⑷右侧设有拉伸器(5),拉伸器(5)右侧设有固定装置(6),脚板(4)左侧设有脚踏开关(7),训练器主体框架(I)中部设有全自动按摩椅(8),全自动按摩椅(8)上侧设有通电式水垫(9),全自动按摩椅(8)左边设有振动式背垫(10),振动式背垫(10)上侧设有安全带(11),安全带(11)下侧设有安全带扣子(12),全自动按摩椅⑶上侧设有手扶栏杆(13),手扶栏杆(13)左侧设有智能跑步机(2)和全自动按摩椅(8)的控制开关(14),手扶栏杆(13)右侧设有推动器(15),推动器(15)上侧设有通电开关(16),训练器主体框架(I)上侧设有手臂拉力器(17),手臂拉力器(17)上侧设有弹簧(18),弹簧(18)上侧设有遮阴挡板(19),遮阴挡板(19)下侧设有下肢吊杆(20),下肢吊杆(20)上侧设有调节器(21),下肢吊杆(20)下侧设有橡皮绳(22),训练器主体框架(I)左侧设有手扶栏杆(23)和伸缩装置(24),伸缩装置(24)下侧设有座椅(25),座椅(25)右侧设有足底固定器(26),足底固定器(26)下侧设有小转轮(27),小转轮(27)左侧设有倾角调节机构(28),小转轮(27)右侧设有小电机(29),小转轮(27)上侧设有电机开关(30),座椅(25)下侧设有位置调节器(31),位置调节器(31)下侧设有轨道支脚(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多功能四肢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主体框架(I)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多功能四肢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扶栏杆(13)采用橡胶包裹制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多功能四肢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吊杆(20)设置成可以调节高度的装置。【文档编号】A63B23/035GK20380304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多功能四肢康复训练器,包括训练器主体框架(1),其特征是:在训练器主体框架(1)下侧设有智能跑步机(2),智能跑步机(2)下侧设有四个万向转动车轮(3),智能跑步机(2)上侧设有脚板(4),脚板(4)右侧设有拉伸器(5),拉伸器(5)右侧设有固定装置(6),脚板(4)左侧设有脚踏开关(7),训练器主体框架(1)中部设有全自动按摩椅(8),全自动按摩椅(8)上侧设有通电式水垫(9),全自动按摩椅(8)左边设有振动式背垫(10),振动式背垫(10)上侧设有安全带(11),安全带(11)下侧设有安全带扣子(12),全自动按摩椅(8)上侧设有手扶栏杆(13),手扶栏杆(13)左侧设有智能跑步机(2)和全自动按摩椅(8)的控制开关(14),手扶栏杆(13)右侧设有推动器(15),推动器(15)上侧设有通电开关(16),训练器主体框架(1)上侧设有手臂拉力器(17),手臂拉力器(17)上侧设有弹簧(18),弹簧(18)上侧设有遮阴挡板(19),遮阴挡板(19)下侧设有下肢吊杆(20),下肢吊杆(20)上侧设有调节器(21),下肢吊杆(20)下侧设有橡皮绳(22),训练器主体框架(1)左侧设有手扶栏杆(23)和伸缩装置(24),伸缩装置(24)下侧设有座椅(25),座椅(25)右侧设有足底固定器(26),足底固定器(26)下侧设有小转轮(27),小转轮(27)左侧设有倾角调节机构(28),小转轮(27)右侧设有小电机(29),小转轮(27)上侧设有电机开关(30),座椅(25)下侧设有位置调节器(31),位置调节器(31)下侧设有轨道支脚(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席娟,
申请(专利权)人:谷席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