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87238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和装置,所述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包括:获取统计的区域地质灾害历史信息并进行定量处理,得到白化数;根据所述白化数和预设的灰色白化权函数得到白化权函数值;根据同一聚类对象的不同聚类指标在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中的所占权重,获取标准聚类权;利用所述白化权函数值和所述标准聚类权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向量;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的预测准确度和速度,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域地质灾害解译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地质灾害不仅是地质环境中一种复杂的地表变化过程,而且具有很强的区域空间特性。由于对区域地质灾害发生机理认知的局限,目前对区域地质灾害的预测、响应往往滞后,主动防灾和减灾举措不多且范围狭窄。从国内外有关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分析的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对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模糊数学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基于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易发性定量区划等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将地质灾害系统定义为一个模糊系统,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原则,考虑与灾害发生相关的各个要素,以模糊推理为主,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精确与非精确相统一的分析评判方法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是按照人们决策过程的“分解——判断——综合”的思维特点,把具有多层次、多准则特性的地质灾害易发性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再加以综合以确定相对重要性顺序(权重),进而评价地质灾害易发性情况。但是,模糊数学法由于强调极值作用,信息损失多,权重值的科学性不够明确;一般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最终步骤是按每个层次各个因素的权值最大值,即“最大原则”进行分类,忽略比它小的上一级别的层次权值,不考虑层次权值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导致易发性评价分辨率降低,评价结果出现不尽合理的现象。总之,有关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分析尚没有建立起明确、一致的方法体系;对于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影响要素的选取还主要取决于经验以及有关数据资料的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单体地质灾害,而对于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分析问题研究较少,并且对于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的数学建模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尤其缺乏。综上可见,如何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准确度,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和装置,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准确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所述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包括:获取统计的区域地质灾害历史信息并进行定量处理,得到白化数;根据所述白化数和预设的灰色白化权函数得到白化权函数值;根据同一聚类对象的不同聚类指标在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中的所占权重,获取标准聚类权;利用所述白化权函数值和所述标准聚类权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向量;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的预测准确度和速度。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统计的区域地质灾害历史信息并进行定量处理,得到白化数,包括:根据获取统计的区域地质灾害历史信息确定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所述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包括:地形地貌中的相对高差、地形地貌中的坡度、地形地貌中的斜坡类型、地层岩性中的岩性组成、地层岩性中的岩性产状、地层结构中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中的节理裂隙、地层结构中的层理状况、水文条件中的降雨密度、水文条件中的地下水运动、人类工程活动中的交通道路、人类工程活动中的植被覆盖率、人类工程活动中的水电工程、人类工程活动中的矿业活动、历史活动程度中的崩塌发生密度、历史活动程度中的泥石流发生密度、历史活动程度中的滑坡发生密度;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无量纲化方法进行指标定量化,得到白化数;所述无量纲化方法包括:极值化方法和标准化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进一步通过无量纲化方法来规避不同数量级指标间的差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通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的选取,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准确度。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可以包括:极易发、较易发、易发、不易发、稳定;所述预设的灰色白化权函数可以包括:典型白化权函数、下限测度白化权函数、适中测度白化权函数和上限测度白化权函数;所述利用所述白化权函数值和所述标准聚类权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向量,可以包括:利用所述白化权函数值和所述标准聚类权的相乘之和,得到聚类向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进一步将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划分为:极易发、较易发、易发、不易发、稳定,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准确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进一步将预设的灰色白化权函数划分为:典型白化权函数、下限测度白化权函数、适中测度白化权函数和上限测度白化权函数,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准确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利用所述白化权函数值和所述标准聚类权的相乘之和,得到聚类向量,以对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快速预测。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时,采用地质灾害链式机理修正,以得到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所述地质灾害链式机理采用如下4种链式类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崩塌流灾链;崩塌——滑坡——泥石流——崩塌流灾链;泥石流——崩塌——滑坡——崩塌流灾链;泥石流——滑坡——崩塌——崩塌流灾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时,进一步采用地质灾害链式机理修正,以实现对两种以上灾种的区域综合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总体分析预测,并进一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准确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将地质灾害链式机理采用上述4种链式类型,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准确度。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值最大的元素所在的等级,即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值最大的元素所在的等级,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的预测准确度。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装置,所述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装置包括:白化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统计的区域地质灾害历史信息并进行定量处理,得到白化数;白化权函数值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白化数和预设的灰色白化权函数得到白化权函数值;标准聚类权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同一聚类对象的不同聚类指标在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中的所占权重,获取标准聚类权;聚类向量获取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白化权函数值和所述标准聚类权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向量;聚类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的预测准确度和速度。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白化数获取单元,在获取统计的区域地质灾害历史信息后,进一步可以用于根据获取统计的区域地质灾害历史信息确定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无量纲化方法进行指标定量化,得到白化数;所述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包括:地形地貌中的相对高差、地形地貌中的坡度、地形地貌中的斜坡类型、地层岩性中的岩性组成、地层岩性中的岩性产状、地层结构中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中的节理裂隙、地层结构中的层理状况、水文条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包括:获取统计的区域地质灾害历史信息并进行定量处理,得到白化数;根据所述白化数和预设的灰色白化权函数得到白化权函数值;根据同一聚类对象的不同聚类指标在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中的所占权重,获取标准聚类权;利用所述白化权函数值和所述标准聚类权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向量;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包括:获取统计的区域地质灾害历史信息并进行定量处理,得到白化数,包括:根据获取统计的区域地质灾害历史信息确定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所述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包括:地形地貌中的相对高差、地形地貌中的坡度、地形地貌中的斜坡类型、地层岩性中的岩性组成、地层岩性中的岩性产状、地层结构中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中的节理裂隙、地层结构中的层理状况、水文条件中的降雨密度、水文条件中的地下水运动、人类工程活动中的交通道路、人类工程活动中的植被覆盖率、人类工程活动中的水电工程、人类工程活动中的矿业活动、历史活动程度中的崩塌发生密度、历史活动程度中的泥石流发生密度、历史活动程度中的滑坡发生密度;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无量纲化方法进行指标定量化,得到白化数;所述无量纲化方法包括:极值化方法和标准化方法;根据所述白化数和预设的灰色白化权函数得到白化权函数值;根据同一聚类对象的不同聚类指标在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中的所占权重,获取标准聚类权;利用所述白化权函数值和所述标准聚类权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向量;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所述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包括: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时,采用地质灾害链式机理修正,以得到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所述地质灾害链式机理采用如下4种链式类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崩塌流灾链;崩塌——滑坡——泥石流——崩塌流灾链;泥石流——崩塌——滑坡——崩塌流灾链;泥石流——滑坡——崩塌——崩塌流灾链。2.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包括:极易发、较易发、易发、不易发、稳定;所述预设的灰色白化权函数包括:典型白化权函数、下限测度白化权函数、适中测度白化权函数和上限测度白化权函数;所述利用所述白化权函数值和所述标准聚类权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向量,包括:利用所述白化权函数值和所述标准聚类权的相乘之和,得到聚类向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质灾害易发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包括:根据所述聚类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值最大的元素所在的等级,即聚类对象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4.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学军武鹏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