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层级和多尺度融合的山区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层级和多尺度融合的山区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231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层级和多尺度融合的山区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环境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构建面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全过程的环境风险评价概念框架,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三个处置环节与危险度、暴露度、脆弱度三类风险构成要素匹配融合,对不同垃圾处理环节的环境风险进行要素分解评价和综合集成评价,分析不同地区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薄弱环节的同时,可将小尺度评价结果嵌套于大尺度评价过程中,得到不同行政层级垃圾处理风险差异,极大提升山区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优化策略制定的精准度、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治理,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层级和多尺度融合的山区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1、山区是兼具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的特殊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其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城乡聚落分布的分散性及原住民区别于平原城镇与乡村人口的产污特征,导致现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治理体系及属地管理模式下,村镇层面原住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以县城为中心的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对偏远农牧民聚落的辐射带动力弱。

2、进一步的,山地乡镇-农村垃圾处理运维资金成本高与保障度低并存,且存在设施运维能力偏低、适用高寒气候条件的处置技术和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由此造成原住民生活垃圾收转运及处理不及时,导致人居环境品质下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且非正规垃圾堆放还会导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污染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多层级和多尺度融合的山区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本底的特殊性,量化生活垃圾处理的全过程环节,评估山区垃圾治理环境风控的关键点,保障山区垃圾处理的效率和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品质和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层级和多尺度融合的山区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山区生态特征的特殊性,量化垃圾治理前端各环节,进而评估山区垃圾治理环境风控的关键点,保障了山区垃圾处理的效率和人居环境的健康。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级和多尺度融合的山区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原住民生活垃圾产生与处理水平测度方法:

4、s1-1,以居民点为单元,估算山区原住民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其计算公式为:

5、pi=365×popi×gi

6、pi为原住民居民点i的年生活垃圾产生量,popi为居民点i的人口数量,使用居民点常住人口数量计算;

7、gi为居民点i的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基于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结构特点,将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gi参数范围设置于0.16~0.80kg/(人·d)之间;

8、s1-2,根据山区原住民从业类型与居民点地理位置,将居民点划分为牧民定居点、乡村居民点和城镇居民点3种类型,进一步调整日产生量参数,在参数范围内将估算结果与山区农业普查数据中的月均生活垃圾清运量进行比对,将总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

9、s1-3,以原住民生活垃圾产生量估算结果为基础,通过垃圾集中处理率指标刻画山区生态屏障区内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垃圾集中处理率为垃圾集中处理量占垃圾总产生量的比重,垃圾集中处理量为实现垃圾集中处理的原住民居民点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其中原住民生活垃圾是否集中处理根据山区农业普查数据进行判别,并通过测算辖区内居民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向上汇总得到乡镇、县区、州市尺度垃圾集中处理率;

10、s2,基于topsis模型的环境风险评价模型:

11、s2-1,采用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以避免单一赋权方法造成的偏差,主观赋权法使用层次分析法,客观赋权法使用熵权法,将两种赋权法得到的权重通过线性组合的方式进行叠合得到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权重w:

12、w=αwahp+(1-α)wewm

13、其中wahp为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权重,wewm为熵权法计算出的权重,α=0.5为权重偏好系数;层次分析法计算中各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14、s2-2,通过将组合权重代入topsis评价模型得到山区原住民居民点的风险评价指数r,并将风险评价指数归一化至[0,5]范围内,并划分为5个等级,通过各级行政区划范围内汇总统计,即可得到乡镇、县区、州市尺度的风险指数,即辖区内所有居民点风险指数平均值;

15、s3,环境风险控制的约束性因子评价方法:

16、通过引入障碍度模型,识别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环境风险的约束性因子及约束程度:

17、s3-1,用因子贡献度表示单个评价指标对总目标贡献大小,用指标i的权重wi表示;指标偏离度ii为指标实际值与风险管控目标值的距离之差;ii等价于各指标经过标准化后的值,障碍度oi表示各评价指标对风险管控的障碍作用大小,其公式为:

18、

19、其中n代表单项指标个数,在要素层内对障碍度oi求和得到不同要素障碍度tj:

20、

21、其中j表示第j个评价要素,m代表评价要素中的单项指标个数。

22、s2-2中的风险评价指数5个等级分别为:

23、低风险0≤r<1、中低风险1≤r<2、中风险2≤r<3、中高风险3≤r<4、高风险4≤r≤5。

24、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综合评价现行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潜在风险,可为垃圾处理体系的优化配置提供有效帮助。厘清了面向生活垃圾治理全过程的风险源和风险受体差异,充分考虑各环节尺度镶嵌和层次递进关系,将风险定义为生活垃圾处理体系配置失效导致的山区生态环境功能受损可能性。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三个处置环节与危险度、暴露度、脆弱度三类风险构成要素匹配融合,刻画村、镇(乡)、县(区)不同尺度风险过程,从指标构建的科学性、独立性、代表性原则出发,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9个评价要素和12个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可对不同垃圾处理环节的环境风险进行要素分解评价和综合集成评价,分析不同地区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薄弱环节的同时,能将小尺度评价结果嵌套于大尺度评价过程中,得到不同行政层级垃圾处理风险差异,极大提升山区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优化策略制定的精准度、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级和多尺度融合的山区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级和多尺度融合的山区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中的风险评价指数5个等级分别为:低风险0≤R<1、中低风险1≤R<2、中风险2≤R<3、中高风险3≤R<4、高风险4≤R≤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级和多尺度融合的山区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级和多尺度融合的山区生活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环境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侃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