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路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8497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1:53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流路切换阀中,构成壳体的基座和定子通过定子位置调整构件连接。定子位置调整构件是与基座和定子的外形具有相同内径的环状的构件,其内周面的上部和下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分别互为反向的螺纹。在基座的外周面上部和定子的外壁构件的外周面下部的圆周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与定子位置调整构件的内周面的螺纹螺合的螺纹。使定子位置调整构件旋转时,基座与定子由于互为反向设置的螺纹的作用,朝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或者接近的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流路切换阀中,构成壳体的基座和定子通过定子位置调整构件连接。定子位置调整构件是与基座和定子的外形具有相同内径的环状的构件,其内周面的上部和下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分别互为反向的螺纹。在基座的外周面上部和定子的外壁构件的外周面下部的圆周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与定子位置调整构件的内周面的螺纹螺合的螺纹。使定子位置调整构件旋转时,基座与定子由于互为反向设置的螺纹的作用,朝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或者接近的方向移动。【专利说明】流路切换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相色谱仪等分析装置中使用的流路切换阀,特别涉及具备转子、通过使转子旋转,使各端口之间的连接切换的旋转式切换阀。所述转子具有多个流路连接端口的定子,以及具有与定子紧贴的面、并在该面上使定子的端口之间导通用的切换槽。
技术介绍
例如在高速液相色谱仪中,有必要对在移动相的高压送液条件下连接的流路进行切换。作为这种高压力条件下使用流路切换阀,可以例举旋转式切换阀,该旋转式切换阀具备:具有多个用于与流路连接的端口的定子;以及具有与定子紧贴的面、并在该面上具有使定子的两个端口之间导通用的切换槽的转子(参照专利文献I)。旋转式切换阀,通过一边使定子与转子的相互的平面紧贴、一边使转子旋转,进行导通用端口的切换,使连接的流路进行切换。旋转式切换阀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该切换阀多个螺钉44固定构成壳体的下部的圆筒形的基座42和构成壳体上部的定子40。定子40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使流路连接用的端口 46。各端口 46与成为壳体内的上侧平面的定子40下表面41相通。基座42内部容纳有转子10。转子10的定子40侧的平面上设置有多个使定子40的多个端口 46之间导通用的切换槽14。转子10的定子40侧的平面与定子40的下表面41紧贴着。转子10被转子保持部8保持,转子保持部8设置在传动轴12的顶端。传动轴12贯穿基座42的中心部的孔伸出至外部。基座42的外部设置有使传动轴12旋转的旋转机构(图示省略)。通过传动轴12的旋转,转子保持部8发生旋转,随着转子保持部8的旋转,转子10发生旋转。由于转子10的旋转,切换槽14的位置发生变化,被连接的定子40的端口 46被切换。基座42内的下部配置有抑制传动轴12偏移用的环状的轴承20。转子保持部8的外周面和基座42的内周面之间插入有抑制转子保持部8的旋转发生偏移的轴承22。弹簧18以被压缩的状态插入转子保持部8和轴承20之间。转子保持部8由于弹簧18的弹力而被朝向定子40侧施压,由此转子10被压着至定子40的下表面。由此,提高了转子10和定子40之间的液密性,防止从转子10的切换槽14发生漏液。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平1-3075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作为旋转式切换阀的材质,一般来说,转子采用树脂等的柔软的素材,定子采用不锈钢等比转子更硬的素材。如图4的例子所示,转子在由于弹簧的弹力而被压着至定子侧的状态下旋转,因此在长时间使用流路切换阀后,与定子接触的转子的平面会发生磨损。其结果,转子的与定子接触的平面的平坦性受损,会发生为使转子发生旋转的扭矩的增大,或者从转子的切换槽发生液体泄漏,又或者在转子的磨损部分残留有液体导致发生交叉污染等问题。另外,由于转子磨耗,导致转子产生磨屑,该磨屑与切换槽流动的液体一起流动,被导入至在切换阀的后续上连接的分析柱上,成为分析柱劣化的原因。为了防止转子的磨损,也有将硬质素材的陶瓷作为转子的材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会由于转子的磨损发生铁屑,为了提高与定子之间的密封性,有必要使定子与转子的相互接触平面的表面的粗糙度更细、平整度为高精度。但是,在这样通过强力使平面和平面压着时,会产生被称为所谓结合的镜面接着现象,存在有损转子的旋转动作的光滑度的问题。因此,转子的材质为树脂的情况非常普遍。虽然由树脂组成的转子和定子之间的液密性会由于加强了转子对于定子的压力而得以提高,但是通过强力将转子压着在定子上时,转子发生旋转时的转子的磨损会变得严重,存在切换阀的寿命变短的问题。在高送液压力的条件下使用切换阀时,要求转子和定子之间具有高液密性,有必要使转子相对于定子强力压着。另一方面,在送液圧力不高等情况下,根据用途不要求转子和定子之间具有高液密性的情况下,也存在不需要转子用如此强力对于定子进行压着的情况。但是,以往的旋转式切换阀,转子对于定子的压力为不能够改变的情况较多。另夕卜,虽然也能够通过调整在比基座更为下方设置的螺杆的旋入量,使转子对于定子的压力可以变化,但是在切换阀设置在分析装置上的状态下,却不能够对螺杆的旋入量进行调整,为了使转子对于定子的压力进行调整,有必要进行将切换阀从分析装置卸下等繁琐的作业。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转子对于定子的压力的调整,能够在无需将切换阀从分析装置卸下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流路切换阀具有:基座,其构成壳体的下部、在外周表面上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螺纹;定子,其构成壳体的上部,其上表面具有连接流路用的多个端口,端口与壳体内的作为上侧平面的面连通,以相对于基座在与上侧平面相同的平面内不发生旋转的方式被固定;转子,其被容纳在壳体内,具有与壳体内的上侧平面接触的平面,该平面上设置有成为与定子的多个端口之间导通用的流路的切换槽;转子旋转机构,其保持着转子、使转子发生旋转;弹性构件,其以压缩状态被插入基座和转子之间,通过弹力使转子向壳体内的上侧平面侧施压;以及定子位置调整构件,其是在内周面下部设置与基座的外周表面上设置的螺纹螺合的螺纹的环状的构件,安装在基座的外周表面、连接基座和定子,并通过旋转使定子相对于基座发生相对地上下移动。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流路切换阀由于具有定子位置调整构件,所以能够仅通过使安装在基座的外周表面的定子位置调整构件旋转而使定子的高度发生位移。在构成壳体下部的基座的外周表面上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定子位置调整构件是在内周面下部设置与基座的外周表面上设置的螺纹螺合的螺纹的环状构件,其上部以定子自由旋转的方式保持定子,并安装在基座的外周表面,通过旋转使定子相对于基座发生相对的上下移动。由于随着定子的高度的位移,转子的高度也发生位移,所以通过定子位置调整构件的旋转,基座与转子之间被插入的弹性构件的冲程发生改变,转子对于壳体内的上侧平面的压力能够发生改变。因此,仅通过使壳体的外周面的定子位置调整构件发生旋转,就能够容易地调整将转子压着于定子的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流路切换阀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流路切换阀的其他实施例的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流路切换阀的又一其他实施例的结构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以往的流路切换阀的结构的一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定子的外周表面下部设置有与基座的外周表面上部设置的螺纹为反向的螺纹,定子位置调整构件可以例举为:内周面上部设置有与定子的外周表面下部设置的螺纹螺合的螺纹的、安装于基座及定子的外周表面的、通过旋转使基座与定子相互分离或者接近的构件。另外,作为其他的优选实施方式,定子位置调整构件的形态可以例举为:具备将定子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从上方按压的定子按压部,通过旋转使部按压构件相对于基座上下移动,从而使由于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流路切换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座,其构成壳体的下部,在外周表面上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螺纹;定子,其构成所述壳体的上部,其上表面具有连接流路用的多个端口,所述端口与所述壳体内的作为上侧平面的面连通;转子,其被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具有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上侧平面接触的平面,该平面上设置有切换槽,该切换槽成为使所述定子的多个端口之间导通用的流路;旋转机构,其保持着所述转子,并使所述转子发生旋转;弹性构件,其以压缩状态被插入所述基座和所述转子之间,通过弹力向所述壳体内的所述上侧平面侧推压所述转子;以及定子位置调整构件,其是在内周面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基座的外周表面上设置的螺纹螺合的螺纹的环状构件,被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外周表面,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定子,且通过旋转使所述定子相对于所述基座发生相对地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永研一前田爱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