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减少装置、层析装置、气泡减少方法及气泡减少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6168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泡减少装置、层析装置、气泡减少方法及气泡减少程序,能够减少洗脱液中的气泡。具有:液体收容部,收容对吸附于吸附部的试样中的分析成分进行洗脱的液体;送液装置其通过杆的推起或拉下操作,从朝向上方的筒部的口部吸引并排出液体;空气层形成单元,在所述筒部形成空气层;第一流路,将所述送液装置与所述液体收容部连接;排气部,经由第一切换阀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从所述第一流路将所述空气层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泡减少装置、层析装置、气泡减少方法及气泡减少程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泡减少装置、层析装置、气泡减少方法及气泡减少程序。
技术介绍
作为对样本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有使样本中的分析成分由柱等吸附部吸附,向该吸附部输送洗脱液而使分析成分洗脱之后,利用测定单元对洗脱液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的层析装置。在这种层析装置中,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21227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有脱气装置的方案,该脱气装置使洗脱液流过减压气氛下的螺旋管,并使洗脱液中的溶解氧从形成于螺旋管的微小的孔透过,由此进行脱气。然而,由于温度变化等而溶液中产生的气泡在脱气装置中无法充分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上述情况,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液体中的气泡减少的气泡减少装置、层析装置、气泡减少方法及气泡减少程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具有:液体收容部,收容对吸附于吸附部的试样中的分析成分进行洗脱的液体;送液装置,通过杆的推起或拉下操作,从朝向上方的筒部的口部吸引并排出液体;空气层形成单元,在所述筒部形成空气层;第一流路,将所述送液装置与所述液体收容部连接;排气部,经由第一切换阀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从所述第一流路将所述空气层排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中,对吸附于吸附部的试样中的分析成分进行洗脱的液体收容在液体收容部。而且,液体收容部通过第一流路而与送液装置连接,通过推起或拉下杆,而能够从朝向上方的筒部的口部吸引并排出液体。在此,通过空气层形成单元而在在送液装置的筒部形成空气层。由此,向送液装置吸引的液体中的气泡与空气层接触而被取入到空气层,从而能够减少液体中的气泡。另外,在第一流路上经由第一切换阀而连接有将空气层排出的排气部。由此,将第一切换阀向排气部侧切换,利用杆的推起操作能够将取入了洗脱液中的气泡的筒部内的空气层从排气部排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以第一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为基础,所述空气层形成单元是设于所述第一流路的大气释放阀,在将所述大气释放阀打开的状态下,借助所述杆的推起或拉下操作,通过所述第一流路将所述空气层向所述筒部导入。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中,在第一流路设有大气释放阀。而且,在将该大气释放阀打开的状态下借助杆的推起或拉下操作,而通过第一流路将空气层向筒部导入。由此,利用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在筒部形成空气层。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以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为基础,所述筒部的上部内壁朝向所述口部而逐渐变细,所述杆的前端部成为仿形于所述上部内壁的形状的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中,筒部的上部内壁朝向口部而逐渐变细。由此,能够将筒部内的空气层顺畅地排出,能够抑制空气层残留在筒部内的情况。而且,杆的前端部成为仿形于筒部的上部内壁的形状的形状,因此能够将筒部内的空气层及液体全部排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的层析装置具有:第一方式~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第二流路,经由第二切换阀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将从所述送液装置排出的洗脱液向所述吸附部输送;分析单元,对通过了所述吸附部的洗脱液中的分析成分进行分析。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的层析装置中,通过气泡减少装置而减少了气泡的洗脱液通过第二流路向吸附部输送,该第二流路经由第二切换阀而与第一流路连接。并且,通过了吸附部的液体中的分析成分由分析单元分析。由此,能够抑制液体中的气泡对分析单元造成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的气泡减少方法包括:吸液工序,从液体收容部向送液装置的筒部吸引液体;空气层形成工序,在所述筒部形成空气层而将该液体中的气泡取入到所述空气层;排气工序,将所述筒部的空气层从所述排气部排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的气泡减少方法中,在吸液工序中从液体收容部向送液装置的筒部吸引液体,在空气层形成工序中,在筒部形成空气层而使液体中的气泡与筒部内的空气层接触,将气泡取入到空气层。接下来,在排气工序中,将取入了气泡的空气层从排气部排出,由此能够减少液体中的气泡。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的气泡减少方法以第五方式的气泡减少方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液工序中,以比所述洗脱液的吸引速度快的速度将所述杆拉下。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的气泡减少方法中,在吸液工序中,以比液体的移动速度快的速度将杆拉下,因此在减压气氛下进行液体的吸引。由此,液体中的溶解氧气化而成为气泡,被取入到筒部内的空气层。由此,不用设置脱气装置而能够将液体中的溶解氧去除。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的气泡减少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吸液步骤,利用送液装置从液体收容部通过第一流路向筒部吸引液体;空气层形成步骤,利用空气层形成单元,在吸引了液体的所述筒部形成空气层而将该液体中的气泡取入到所述空气层;以及排气步骤,从经由第一切换阀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的排气部将取入了该气泡的所述空气层排出。【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为上述的结构,因此能够减少液体中的气泡。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的层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的层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部的框图。图4是显示向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的柱塞泵吸引空气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5是显示向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的柱塞泵吸引洗脱液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6是显示向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的柱塞泵吸引的洗脱液中的气泡聚集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7是显示从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的柱塞泵排出空气层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8是显示从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的柱塞泵输送洗脱液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9是用于说明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的柱塞泵进行的送液的步骤的流程图。图10是显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1是显示层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12是用于说明层析装置的自动分析步骤的流程图。图13是显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层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14是显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层析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气泡减少装置80的层析装置1。本实施方式的层析装置1是全自动地进行使用洗脱分析成分的液体(洗脱液)来测定全血中的糖血红蛋白浓度的高速液体层析(HPLC)的装置。如图1所示,层析装置1具备作为箱体的装置主体2。在装置主体2收容有后述的气泡减少装置80、样本调制单元4、及分析单元5等。在装置主体2的下部设有工作台3。在工作台3安设有保持采血管11的架10。在采血管11收容有试样13。在此,试样例如是血液等样本。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一次的测定进行一根采血管11的分析,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能够保持多个采血管11的架,连续进行测定。在装置主体2的宽度方向一端侧(图中右侧)的上部形成有由多个凹部构成的座部21。在座部21分别安设有收容有洗脱液A的作为液体收容部的洗脱液盒12A、收容有洗脱液B的洗脱液盒12B、及收容有洗脱液C的洗脱液盒12C。在各洗脱液盒12A、12B、12C中收容的洗脱液的pH或盐浓度各不相同,对由后述的柱60的填充材料吸附的各个分析成分进行洗脱。而且,在座部21,除了洗脱液盒12之外,还可以安设收容有对配管进行清洗的清洗液的清洗液瓶等。在装置主体2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泡减少装置、层析装置、气泡减少方法及气泡减少程序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泡减少装置,具备:液体收容部,收容对吸附于吸附部的试样中的分析成分进行洗脱的液体;送液装置,通过杆的推起或拉下操作,从朝向上方的筒部的口部吸引并排出液体;空气层形成单元,在所述筒部形成空气层;第一流路,将所述送液装置与所述液体收容部连接;排气部,经由第一切换阀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从所述第一流路将所述空气层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30 JP 2012-123464;2013.03.05 JP 2013-04341.一种气泡减少装置,具备:液体收容部,收容对吸附于吸附部的试样中的分析成分进行洗脱的洗脱液;送液装置,构成为包含筒部和配置在筒部的内侧的杆,通过所述杆的推起或拉下操作,从朝向上方的所述筒部的口部排出或吸引洗脱液;空气层形成单元,在所述筒部形成空气层;第一流路,将所述送液装置与所述液体收容部连接;排气部,经由第一切换阀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从所述第一流路将所述空气层排出,所述空气层形成单元是设于所述第一流路的大气释放阀,在将所述大气释放阀打开的状态下,借助所述杆的拉下操作,通过所述第一流路将空气向吸引了所述洗脱液的所述筒部导入从而形成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竹诚治笠井督夫濑崎明松原武史
申请(专利权)人:爱科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