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845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整理器具,是用于对基本呈一定形状的被收容体进行分类整理的器具,具备具有可收容多个被收容体的收容空间的收容部、和分隔前述收容空间的分隔板,其特征在于,在具有规定的厚度尺寸的前述收容部的底壁上面,设有支撑前述被收容体的下部的支撑区域、和可拆装地支撑前述分隔板的多个凹部,并可将前述分隔板选择性地装设在前述凹部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分类整理名片或明信片等具有大致一定形状的被收容体的整理器具
技术介绍
以往,用于整理多个名片的整理器具,通常以将其长度方向用分隔板分隔成适当数量的收容空间、并可将名片整理收容到该分隔成的收容空间中的方式构成。在这种整理器具中,在底壁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接合孔,通过使形成于分隔板的下端部上的接合突起插入保持在该接合孔中,可以改变分隔板相对于底壁的安装角度,可适宜进行名片的收容和检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平8-118868号公报(第2~3页、第1图)但是,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用于支撑分隔板的接合孔贯穿底壁,若为了将分隔板安装到底壁的所需的位置上而使接合孔的间距变窄,则底壁的强度会下降而导致使用上出现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那样的整理箱,而涉及可分类整理名片、明信片等卡片类、A4尺寸的笔记本及floppy(注册商标)磁盘等呈大致一定形状的被收容体的一般整理器具,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主要目的。即,本专利技术的卡片整理器具,是用于对呈大致一定形状的被收容体进行分类整理的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可收容多个被收容体的收容空间的收容部、和分隔前述收容空间的分隔板,在具有规定厚度尺寸的前述收容部的底壁上面,设有支撑前述被收容体的下部的支撑区域、和可拆装地支撑前述分隔板的多个凹部,并可将前述分隔板有选择性地装设在前述凹部中。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不使底壁的强度下降地,在底壁上面高密度地形成多个凹部。因此,可安装分隔板的凹部的选择自由度也变宽,使用方便性显著提高。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方案,前述被收容体例如为卡片状。另外,为了在底壁的所需位置上支撑分隔板,优选地,前述凹部呈直线状,且使该凹部沿着与该凹部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多个。另外,为了避免所收容的被收容体落入凹部中,优选在前述凹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外侧,配置成对的支撑区域。另外,也可以考虑在被夹持于成多列地配置的凹部之间的位置上,配置前述支撑区域的方案。另外,为了使支撑在凹部中的分隔板相对于底壁的安装角度变化、使收容在收容空间中的被收容体的检索、抽出插入更为容易,优选前述凹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向上方逐渐扩大的形状。如果其结构为具备呈箱体状并具有可将前述被收容体抽出插入的开口部的收容部、和可装设到前述收容部上的盖部,并在前述收容部的下部和前述盖部的上部形成下接合部和上配和部,且通过使一盖部的上接合部与另一收容部的下接合部接合,即可在正上方层叠另一收容部,则例如可实现放置该整理器具的桌面空间的有效利用。另外,若具备从前述收容部的端壁的下端部至底壁的侧端部连续地切开成的勾手部,则因为可将手指勾在勾手部上所以易于拿起收容部。另外,在叠置的情况下,因为通过使插入到勾手部的手指勾在下侧的盖部的向上的面上,可以向使叠置的卡片整理箱分离的方向施加力,所以易于拆开。如果前述凹部以使其长度方向与前述收容部的端壁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且在该端壁的上端部上具备从其上端缘切开而成的切口部,则易于取出端部的卡片。因为使插入到切口部的手指勾住盖部,可以向将该盖部拆下的方向施加力,所以易于拆下盖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整理器具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该实施方案的两个整理器具重叠起来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该实施方案的收容部的侧剖面图。图4是该实施方案的收容部的正剖面图。图5是该实施方案的收容部的平面图。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案的分隔板的安装要部的端面图。图7是该实施方案的盖部的侧剖面图。图8是该实施方案的盖部的正剖面图。图9是将该实施方案的两个整理器具重叠起来的状态的侧剖面图。图10是将该实施方案的两个整理器具重叠起来的状态的正剖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案的收容部的平面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案的收容部的平面图。标号说明1收容部 2 分隔板3盖部11底壁11A、11A1、11A2 支撑区域11M、11M1、11M12 凹部(槽)121 切口部 122 勾手部1W 开口部 P 整理器具UK 上接合部SK下接合部X、X1、X2收容空间Y 被收容体(名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的整理器具P是例如放置在桌子的桌面等上使用的器具,如图1所示,具备有具有可使呈大致一定形状的被收容体(图未示)抽出插入的开口部1W和可收容前述被收容体的收容空间X的箱体状的收容部1,能够可拆装地安装在该收容部1的底壁11的上面的分隔板2,以及可装设到前述开口部1W上的盖部3。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虽然以名片Y作为收容在收容空间X中的被收容体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是例如A4尺寸的笔记本或floppy(注册商标)磁盘等、呈大致一定形状的物体皆可。以下,对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收容部1具备平面看大致呈矩形形状的底壁11、以及从该底壁11的各周端缘大致垂直立起且相互对向的一对主端壁12及相互对向的一对主侧壁13,并利用合成树脂将这些部分形成一体。而且,在这样形成的前述主端壁12和主侧壁13的各上端缘之间,形成开口部1W。如图3、图4、图5、图6等所示,底壁11具有大致一定厚度的尺寸。在底壁11的上面设有作为凹部的槽11M。槽11M在横截面上具有朝上方逐渐扩大的形状。前述槽11M为与前述主端壁12大致平行的直线状。而且,多个槽11M沿着与其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形成。另外,在该槽11M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外侧、即由槽11M和主侧壁13的下端缘所夹持的区域,成对地配置有支撑区域11A。前述各槽11M的长度方向尺寸被设定得比前述名片Y的长边尺寸短。因此,收容在收容空间X中的名片Y的下边两端部可载置支撑于前述支撑区域11A上。如图1、图3、图4、图5等所示,主端壁12呈从正面看横向较长的大致矩形形状。在主端壁12的上部,在开口端侧设有用于形成薄壁部(以下称为“主端壁上薄壁部”)12a的阶梯部(以下称为“主端壁上向阶梯部”)12U。在主端壁12的下部,在下端侧设有用于形成薄壁部(以下,称为“主端壁下薄壁部”)12b的阶梯部(以下称为“主端壁下向阶梯部”)12S。另外,在主端壁12的上部中央,设有从上端缘呈大致半圆弧状地切开的切口部121。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从主端壁12的下端部中央至前述底壁11的侧端部中央连续、且在正面看和平面看时呈大致半圆弧状地切开而成的勾手部122。如图1、图3、图4、图5等所示,主侧壁13,从侧面看呈大致矩形形状。在主侧壁13的上部,在开口端侧设有用于形成薄壁部(以下称为“主侧壁上薄壁部”)13a的阶梯部(以下称为“主侧壁上向阶梯部”)13U。另外,在主侧壁13的下部,在下端侧设有用于形成薄壁部(以下称为“主侧壁下薄壁部”)13b的阶梯部(以下,称为“主侧壁下向阶梯部”)13D。前述主侧壁上向阶梯部13U,其阶梯部端面成型为圆弧状,使其阶梯部端面成为朝上的凹形弧状面13U1。前述主侧壁下向阶梯部13D,其阶梯部端面成型为圆弧状,使其阶梯部端面成为朝下的凹形弧状面13D1。另外,在前述主侧壁上薄壁部13a的外面中央部,设有从表面突出的侧面看大致矩形形状的凸部131。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将成对的主侧壁13之间的内侧尺寸、即收容空间X的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畑龙也笹原康司斋藤未生子
申请(专利权)人:国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