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8179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4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杆,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连接过渡部,过渡部与顶紧部连接,本体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固定部为圆台形,固定部上连接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末端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固定槽;本体的外表面上渡有一层电泳涂层;所述的过渡部与顶紧部之间设有一层缓冲部,所述的缓冲部由至少4层具有伸缩功能的弹簧钢片压缩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活塞杆本体的外表面涂抹一层电泳涂膜以及在固定螺栓上开设固定槽,一方面“遮盖”住了活塞杆表面的一些缺陷,保证了活塞杆与套筒之间的油封效果,提升了避震性能;另一方面利用电泳涂膜的高致密性与耐磨抗压性,延长了活塞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塞杆,尤其是一种应用在汽车减震器套筒内的活塞杆,属于汽配器具领域。
技术介绍
汽车减震器是改变汽车振源干扰力或系统的传递性,使振动减小的装置,为加速汽车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它主要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汽车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汽车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汽车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作为汽车减震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塞杆一般都是安装的减震器的套筒内的,它主要是一端顶住套筒,另一端固定住吸震弹簧,使汽车在遇到不平路面时可以通过吸震弹簧将车身的振动减弱,为防止吸震弹簧自身的往复运动,活塞杆起到一个卸力避振的作用。目前应用在汽车避震器上的活塞杆一般都是用硬度比较高的金属制造的,活塞杆的一端顶住套筒,另一端固定住吸震弹簧,目前常用的汽车避震器上的活塞杆主要有以下弊端:1.为保证活塞杆在使用时油封的效果,一般都是将活塞杆本体通过多次打磨和抛光工序,使活塞杆本体的表面粗糙度降到最低,平整性提到最高,但是由于设备的原因,活塞杆本体的表面依旧会有细小的“坑洼”之处,而这些“坑洼”之处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严重影响活塞杆使用时的油封效果和使用寿命,甚至是破坏整个避震系统,造成车身行驶的不平衡;2.当套筒内的活塞杆工作时,吸震弹簧会不停的上下晃动,活塞杆也随着吸震弹簧的上下振动而来回运动,目前常用的活塞杆的过渡部和顶紧部都是直接连接的,由于过渡部是和活塞杆本体直接相连,顶紧部和套筒直接相连的,这样就会造成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顶紧部和过渡部就会磨损比较严重,一旦活塞杆的磨损严重以后,就会影响活塞杆与套筒之间的油封效果,严重时就会造成减震器失灵进而破坏整个车身系统;3.现在一般的活塞杆在与套筒之间的固定都是采用的螺纹固定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使用久了以后由于螺纹的磨损,活塞杆在套筒内的运动的同心度无法保证,活塞杆会偏离套筒的轴线运动,这样对活塞杆的磨损相当严重,使用寿命较短不说,还会影响汽车的避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避震效果好、可以有效降低磨损的活塞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活塞杆因表面存在缺陷而造成油封差、使用寿命短以及因为磨损严重而造成整个避震效果较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活塞杆,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的一端连接过渡部,所述的过渡部与顶紧部连接,本体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为圆台形,固定部上连接固定螺栓,所述的固定螺栓的末端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固定槽;本体的外表面上渡有一层电泳涂层;所述的过渡部与顶紧部之间设有一层缓冲部,所述的缓冲部由至少4层具有伸缩功能的弹簧钢片压缩制成。本技术提供的活塞杆主要适用于汽车避震器上的,将活塞杆安装至避震器的套筒内,活塞杆的顶紧部压紧套筒,固定螺栓穿过避震器内的吸震弹簧后通过外螺纹固定住吸震弹簧,同时,吸震弹簧的顶端被固定在活塞杆的固定部上,车辆在遇到不平路面产生振动时,由吸震弹簧的压缩和伸长来减少振动,为了保证整个避震系统的效果,活塞杆与套筒之间的油封效果一定要好,现有技术正是因为这方面的缺陷才会造成避震效果不佳和使用较短的问题,而本技术在活塞杆本体的外表面涂抹一层电泳涂层,就是利用电泳涂层的均匀性与高致密性,一方面电泳涂层可以“遮蔽”掉活塞杆本体的一些表面缺陷,提高活塞杆本体与套筒之间的油封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电泳涂层的耐磨、抗压性能来延长活塞杆的使用寿命;再者,由于活塞杆与套筒之间存在往复运动,在活塞杆使用时间长了以后,活塞杆的磨损会比较严重,造成活塞杆与套筒之间的间隙变大,影响整个避震器的避震效果,严重时甚至会使整个车身的内部零件遭到破坏,过渡部与顶紧部之间设置的缓冲层由于采用了多层具有伸缩功能的弹簧钢片压缩而成,在活塞杆与套筒之间发生碰撞时,缓冲部可以有效的减轻因碰撞而造成的活塞杆的磨损,磨损被减轻以后,不但会很好的保证避震效果,还会延长整个活塞杆的使用寿命;在固定螺栓的末端开设一个固定槽,主要是用来保证活塞杆与套筒之间的同轴运动的,实际应用中,固定槽与套筒上的固定凸起相匹配,当活塞杆运动时,固定槽与固定凸起相吻合而形成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相对于现在常有的螺纹固定来说,磨损降到了最低,而且运动的同轴度有了保证,从而确保了整个避震效果O作为优选方案,固定槽的截面为正六边形且与本体同心。采用正六边形的固定槽主要是为了将活塞杆与套筒之间的磨损降到最低,而且固定槽与固定凸起相匹配的固定方式可以很好的保证活塞杆运动时与本体之间的同轴度,对提升整个避震效果功效突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活塞杆本体的外表面涂抹一层电泳涂膜,一方面“遮盖”住了活塞杆表面的一些缺陷,保证了活塞杆与套筒之间的油封效果,提升了避震性能;另一方面利用电泳涂膜的高致密性与耐磨抗压性,延长了活塞杆的使用寿命;缓冲部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少活塞杆与套筒之间因碰撞而造成的磨损,增强了避震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固定槽的设置不但可以降低活塞杆与套筒之间的磨损,还可以保证套筒与活塞杆之间运动的同轴度,从而提升避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固定槽的截面示意图。图中:本体1,过渡部2,固定部3,固定螺栓4,固定槽41,顶紧部,5,电泳涂层6,缓冲部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活塞杆,包括本体I,所述的本体I的一端连接过渡部2,所述的过渡部2与顶紧部5连接,本体I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3,所述的固定部3为圆台形,固定部3上连接固定螺栓4,所述的固定螺栓4的末端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固定槽41 ;本体I的外表面上渡有一层电泳涂层6 ;所述的过渡部5与顶紧部2之间设有一层缓冲部7,所述的缓冲部7由至少4层具有伸缩功能的弹簧钢片压缩制成。优选的,固定槽41的截面为正六边形且与本体I同心。本技术将活塞杆安装至避震器的套筒内,活塞杆的顶紧部5压紧套筒,固定螺栓4穿过避震器内的吸震弹簧后通过固定槽与套筒固定,同时,吸震弹簧的顶端被固定在活塞杆的固定部3上,车辆在遇到不平路面产生振动时,由吸震弹簧的压缩和伸长来减少振动,为了保证整个避震系统的效果,活塞杆与套筒之间的油封效果一定要好,现有技术正是因为这方面的缺陷才会造成避震效果不佳和使用较短的问题,而本技术在活塞杆本体I的外表面涂抹一层电泳涂层6,就是利用电泳涂层6的均匀性与高致密性,一方面电泳涂层6可以“遮蔽”掉活塞杆本体I的一些表面缺陷,提高活塞杆本体I与套筒之间的油封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电泳涂层6的耐磨、抗压性能来延长活塞杆的使用寿命;再者,由于活塞杆与套筒之间存在往复运动,在活塞杆使用时间长了以后,活塞杆的磨损会比较严重,造成活塞杆与套筒之间的间隙变大,影响整个避震器的避震效果,严重时甚至会使整个车身的内部零件遭到破坏,过渡部2与顶紧部5之间设置的缓冲层7由于采用了多层具有伸缩功能的弹簧钢片压缩而成,在活塞杆与套筒之间发生碰撞时,缓冲部7可以有效的减轻因碰撞而造成的活塞杆的磨损,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活塞杆,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的一端连接过渡部(2),所述的过渡部(2)与顶紧部(5)连接,本体(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3),所述的固定部(3)为圆台形,固定部(3)上连接固定螺栓(4),所述的固定螺栓(4)的末端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固定槽(41);本体(1)的外表面上渡有一层电泳涂层(6);所述的过渡部(5)与顶紧部(2)之间设有一层缓冲部(7),所述的缓冲部(7)由至少4层具有伸缩功能的弹簧钢片压缩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活塞杆,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I)的一端连接过渡部(2),所述的过渡部(2)与顶紧部(5)连接,本体(I)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3),所述的固定部(3)为圆台形,固定部(3)上连接固定螺栓(4),所述的固定螺栓(4)的末端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固定槽(41);本体(I)的外表面上渡有一层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双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