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清文专利>正文

双真空超导热管专用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535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真空超导热管专用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太阳能联箱,在太阳能联箱内设有联箱保温层,在太阳能联箱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口和排污孔,在太阳能联箱的内胆底壁上设有插孔,在太阳能联箱内胆中设有底部开口的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在太阳能联箱内横向设有拉筋板,还包括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的顶部自太阳能联箱的插孔插入太阳能联箱的内胆中且插入端外壁贴合在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内壁上,在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与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内壁贴合处设有导热硅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提高了热量利用率,使用稳定性好且热效率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适用范围,适用性好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真空超导热管专用太阳能集热器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集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双真空超导热管专用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太阳能集热器作为一个节能设备为人们广泛使用,现有技术的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炸管后会漏水,当其中一支管炸裂后易导致整机不能正常使用,同时采用金属热管式集热器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然而由在金属热回传散失较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太阳能集热器的利用效率且成本较高,限制了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范围,适用性受到影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好且热效率高的双真空超导热管专用太阳能集热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真空超导热管专用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太阳能联箱,在所述太阳能联箱内设有联箱保温层,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口和排污孔,在所述太阳能联箱内横向设有拉筋板,所述排污孔设置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侧壁底部,所述连接管口设置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侧壁顶部,所述拉筋板与太阳能联箱内胆两个侧壁连接固定,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内胆底壁上设有插孔,在所述太阳能联箱内胆中设有底部开口的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顶部穿过所述拉筋板设置,在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与太阳能联箱内胆中的底部开口连接处设有密封硅胶圈,在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底部开口与所述插孔相配合,还包括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所述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的顶部自所述太阳能联箱的插孔插入所述太阳能联箱的内胆中且插入端外壁贴合在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内壁上,在所述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与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内壁贴合处设有导热硅脂层。所述全玻璃双真空热管包括内部真空管和外部真空管,所述内部真空管的端部伸缩出所述外部真空管且导热硅脂层设置在所述内部真空管的伸出外部真空管一端上。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为15-35个,所述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为与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相配合的15-35个且分别插入固定在所述15-35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内。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太阳能联箱内设有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且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与全玻璃双真空管的连接处设有导热硅脂层,其可以将热量传递给联箱流道内的水,由于全玻璃真空管的热容小,集热管收集的热量大部分传送给流道内的水,使热利用达到最大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同时由于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单相传热性及玻璃传热钝性,使联箱的热量散失远远低于金属热管,且管内不走水,热辐射散失远小于普通走水的太阳能集热器,使用稳定性好且热效率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适用范围,适用性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示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和图2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示放大图。见图1和图2,一种双真空超导热管专用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太阳能联箱1,在所述太阳能联箱I内设有联箱保温层2,在所述太阳能联箱I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口 3和排污孔4,在所述太阳能联箱I内横向设有拉筋板11,所述排污孔4设置在所述太阳能联箱I的侧壁底部,所述连接管口 3设置在所述太阳能联箱I的侧壁顶部,所述拉筋板与太阳能联箱内胆两个侧壁连接固定,在所述太阳能联箱I的内胆底壁上设有插孔5,在所述太阳能联箱I内胆中设有底部开口 8的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6,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顶部穿过所述拉筋板设置,在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6与太阳能联箱I内胆中的底部开口 8连接处设有密封硅胶圈10,在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6的底部开口8与所述插孔5相配合,还包括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7,所述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7的顶部自所述太阳能联箱I的插孔5插入所述太阳能联箱I的内胆中且插入端外壁贴合在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6的内壁上,在所述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7与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6的内壁贴合处设有导热硅脂层9。所述全玻璃双真空热管7包括内部真空管71和外部真空管72,所述内部真空管71的端部伸缩出所述外部真空管72且导热硅脂层9设置在所述内部真空管71的伸出外部真空管72 —端上。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6为15-35个,所述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7为与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6相配合的15-35个且分别插入固定在所述15-35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6内。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太阳能联箱内设有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且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与全玻璃双真空管的连接处设有导热硅脂层,其可以将热量传递给联箱流道内的水,由于全玻璃真空管的热容小,集热管收集的热量大部分传送给流道内的水,使热利用达到最大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同时由于双真空超导热管的单相传热性及玻璃传热钝性,使联箱的热量散失远远低于金属热管,且管内不走水,热辐射散失远小于普通走水的太阳能集热器,使用稳定性好且热效率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适用范围,适用性好实用性强。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真空超导热管专用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太阳能联箱,在所述太阳能联箱内设有联箱保温层,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口和排污孔,在所述太阳能联箱内横向设有拉筋板,所述排污孔设置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侧壁底部,所述连接管口设置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侧壁顶部,所述拉筋板与太阳能联箱内胆两个侧壁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内胆底壁上设有插孔,在所述太阳能联箱内胆中设有底部开口的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顶部穿过所述拉筋板设置,在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与太阳能联箱内胆中的底部开口连接处设有密封硅胶圈,在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底部开口与所述插孔相配合,还包括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所述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的顶部自所述太阳能联箱的插孔插入所述太阳能联箱的内胆中且插入端外壁贴合在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内壁上,在所述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与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内壁贴合处设有导热硅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真空超导热管专用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太阳能联箱,在所述太阳能联箱内设有联箱保温层,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口和排污孔,在所述太阳能联箱内横向设有拉筋板,所述排污孔设置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侧壁底部,所述连接管口设置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侧壁顶部,所述拉筋板与太阳能联箱内胆两个侧壁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太阳能联箱的内胆底壁上设有插孔,在所述太阳能联箱内胆中设有底部开口的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顶部穿过所述拉筋板设置,在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与太阳能联箱内胆中的底部开口连接处设有密封硅胶圈,在所述双真空热管不锈钢保护套管的底部开口与所述插孔相配合,还包括全玻璃双真空导热管,所述全玻璃双真空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清文
申请(专利权)人:杜清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