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花石斛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金花石斛茶由1-90重量份茶叶、1-50重量份石斛、0.01-10重量份金花菌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金花菌发酵使茶味更加醇厚,石斛的功效成分能够与茶同步溶出,让人们在喝茶的同时使身体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滋养,而且颜色和口感介于红茶与黑茶之间,是一个创新品类,按照生产工艺划分,应该是第七茶-棕茶;具有良好的化学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是一项具有开发前景和开发价值的保健用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石斛为兰科植物,其味甘、平、入胃、肺、肾经,具有生津益胃,清热疏风,养阴强肾,益气除热,补肾积精,开胃健脾,通络散结,活血化瘀等功效。民间常用作茶叶代用品,多饮有利于清热、健胃、养阴。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常饮、常备的饮料,不仅具有生津止喝、醒脑明目、抗疲劳、清热、利尿的作用,还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多种功效。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极为罕见,分布极其狭窄,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经过现代医学的权威部门及相关的科研机构的测定:金花茶属无毒级,富含的锗(Ge)、硒(Se)、锌(Zn)、钴(Co)、钥(Mo)、钒(V)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有重要的保健作用。金花茶叶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茶多酚、皂甙类、黄酮类等多种人体所需的有益成分;体外抗菌试验表明,金花茶抑菌范围广,对白喉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伤寒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另外,金花茶在动物试验中证明,它还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而在降胆固醇降血脂的对比试验中,金花茶对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β_脂蛋白的降低率均优于现有西药“安妥明”,因此,金花茶的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发酵技术提供一种金花石斛茶及其制造方法。以在发挥石斛、茶叶、金花菌的多种保健功效,具有良好的化学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金花石斛茶由1-90重量份茶叶、1-50重量份石斛、0.01-10重量份金花菌组成。所述的茶叶为茶青或成品茶。所述的石斛是天然石斛或人工种植石斛或石斛组织培养物。所述石斛是石斛茎、石斛叶、石斛花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金花菌为从普洱茶或茯砖茶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冠突散囊菌、阿姆斯特丹散囊菌、间型散囊菌、谢瓦散囊菌、匍匐散囊菌、肋状散囊菌、蜡叶散囊菌、赤散囊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金花菌由以下方法制备:取普洱熟茶、茯砖茶、自然发花3-8天的茯茶各5-20重量份,消毒后用无菌研钵磨成浆状,加入到无菌蒸馏水或0.1 %蛋白胨水中震荡1-60分钟,在有氧或厌氧条件下梯度稀释涂布平板,于10_70°C培养1-30天;从平板上挑选生长较好、黄色颗粒明显的单菌落分别接种于分离培养基斜面,于10-70°C培养1-30天,出现明显黄色颗粒的菌株即为筛选的金花菌,菌种可为菌曲或菌液形式;所述分离培养基为:茶叶l_300g/L、石斛l-300g/L、蔗糖 l_300g/L、胰化蛋白胨 l-100g/L、酵母提取物 l-100g/L、NaCl 0.l_200g/L、琼脂 l_50g/L?ρΗ3_8 ο所述的金花石斛茶由以下方法制备:步骤1:将石斛与茶叶按照重量比1: (0.1-100)混匀后,在50_300°C条件下杀青1-90分钟后揉捻1-50分钟得揉捻叶,同时控制湿度为10-30% ;将步骤I得到的揉捻叶在密封条件下于121°C高压蒸汽下灭菌1-30分钟后,在无菌条件下按每100g灭菌茶叶的量接种0.l-5ml金花菌菌液,并且于温度20-50°C、湿度40-80%下培养发酵1-10天,取出发酵茶叶于60-120°C下烘至水分含量为3-7%,趁热放入桶中密封陈化1-90天得到金花石斛散茶;可进一步通过蒸压制成各种形状的金花石斛茶。所述的茶叶经进行3-7小时的通透式萎凋,使茶叶呈现萎蔫状态至湿度为20-30%。所述的茶叶经高温蒸汽蒸1-20分钟同时控制湿度为20-30%。所述的石斛如为石斛花需于晴天早晨6:00-9:00点,用剪刀把石斛的花序柄基部剪断,将整个花序取下去除变色花蕾、杂物,再将花朵摘下,然后将石斛花朵平摊放置在通风透气的干燥环境内下阴干至含水量为20-30%。本专利技术通过金花菌发酵使茶味更加醇厚,石斛的功效成分能够与茶同步溶出,让人们在喝茶的同时使身体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滋养,而且颜色和口感介于红茶与黑茶之间,是一个创新品类,按照生产工艺划分,应该是第七茶-棕茶;且具有良好的化学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金花石斛茶,由40g天然石斛的石斛茎、50g茶叶、0.01g金花菌组成。金花菌的制备方法:取普洱熟茶、茯砖茶、自然发花3-8天的茯茶各5g,消毒后用无菌研钵磨成浆状,加入到无菌蒸馏水中震荡I分钟,在有氧条件下梯度稀释涂布平板,于10°c培养30天;从平板上挑选生长较好、黄色颗粒明显的冠突散囊菌菌落接种于分离培养基斜面,于10°C培养30天,出现明显黄色颗粒的菌株即为筛选的金花菌,菌种可为菌曲形式;所述分离培养基为:茶叶Ι-g/L、石斛300g/L、蔗糖lg/L、胰化蛋白胨lg/L、酵母提取物100g/L、NaCl0.lg/L、琼脂 50g/L,pH3。金花石斛茶的制备方法步骤1:将40g天然石斛的石斛茎与成品茶茶叶50g混匀后,在50°C条件下杀青90分钟后揉捻50分钟得揉捻叶,同时控制湿度为10% ;步骤2:将步骤I得到的揉捻叶在密封条件下于121°C高压蒸汽下灭菌I分钟后,在无菌条件下按每100g灭菌茶叶的量接种0.1ml金花菌菌液,并且于温度20°C、湿度40%下培养发酵10天,取出发酵茶叶于60°C下烘至水分含量为3%,趁热放入桶中密封陈化90天得到金花石斛散茶。实施例2 一种金花石斛茶,由IOg人工种植石斛的石斛叶、IOg茶叶、IOg金花菌组成。金花菌的制备方法:取普洱熟茶、茯砖茶、自然发花3-8天的茯茶各20g,消毒后用无菌研钵磨成浆状,加入到0.1 %蛋白胨水中震荡60分钟,在厌氧条件下梯度稀释涂布平板,于70°C培养I天;从平板上挑选生长较好、黄色颗粒明显的阿姆斯特丹散囊菌菌落、间型散囊菌菌落分别接种于分离培养基斜面,于70°c培养I天,出现明显黄色颗粒的菌株即为筛选的金花菌,菌种可为菌液形式;所述分离培养基为:茶叶300g/L、石斛lg/L、蔗糖300g/L、胰化蛋白胨100g/L、酵母提取物 lg/L、NaCl 200g/L、琼脂 50g/L,pH8。金花石斛茶的制备方法步骤1:茶叶的前处理:鲜茶叶于30°C、相对湿度20%条件下对鲜茶叶进行3小时的通透式萎凋;步骤2:将IOg人工种植石斛的石斛叶与步骤I所得的IOg茶叶混匀后,在300°C条件下杀青I分钟后揉捻I分钟得揉捻叶,同时控制湿度为30%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揉捻叶在密封条件下于121°C高压蒸汽下灭菌30分钟后,在无菌条件下按每IOOg灭菌茶叶的量接种5ml金花菌菌液,并且于温度50°C、湿度80%下培养发酵I天,取出发酵茶叶于120°C下烘至水分含量为3%,趁热放入桶中密封陈化90天得到金花石斛散茶。实施例3一种金花石斛茶,由20g石斛花、80g茶叶、Ig金花菌组成。金花菌的制备方法:取普洱熟茶Sg、茯砖茶10g、自然发花3-8天的茯茶Sg,消毒后用无菌研钵磨成浆状,加入到无菌蒸馏水中震荡10分钟,在有氧条件下梯度稀释涂布平板,于20°C培养3天;从平板上挑选生长较好、黄色颗粒明显的谢瓦散囊菌菌落接种于分离培养基斜面,于20°C培养5天,出现明显黄色颗粒的菌株即为筛选的金花菌,菌种可为菌曲形式;所述分离培养基为:茶叶100g/L、石斛10g/L、蔗糖15g/L、胰化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10g/L、NaCllg/L、琼脂 5g/L,pH4。金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花石斛茶,其特征在于由1‑90重量份茶叶、1‑50重量份石斛、0.01‑10重量份金花菌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花石斛茶,其特征在于由1-90重量份茶叶、1-50重量份石斛、0.01-10重量份金花菌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花石斛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为茶青或成品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石斛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斛是天然石斛或人工种植石斛或石斛组织培养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石斛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斛是石斛茎、石斛叶、石斛花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花石斛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花菌为从普洱茶或茯砖茶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冠突散囊菌、阿姆斯特丹散囊菌、间型散囊菌、谢瓦散囊菌、匍匐散囊菌、肋状散囊菌、蜡叶散囊菌、赤散囊菌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花石斛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花菌由以下方法制备: 取普洱熟茶、茯砖茶、自然发花3-8天的茯茶各5-20重量份,消毒后用无菌研钵磨成浆状,加入到无菌蒸馏水或0.1%蛋白胨水中震荡1-60分钟,在有氧或厌氧条件下梯度稀释涂布平板,于10_70°C培养1-30天;从平板上挑选生长较好、黄色颗粒明显的单菌落分别接种于分离培养基斜面,于10-70°C培养1-30天,出现明显黄色颗粒的菌株即为筛选的金花菌,菌种可为菌曲或菌液形式;所述分离培养基为:茶叶l_300g/L、石斛l_300g/L、蔗糖l-300g/L、胰化蛋白胨 l-100g/L、酵母提取物 l-100g/L、NaCl 0.l_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景龙,刘焱晶,吴小生,金琴满,吴文彪,杨光富,彭中胜,王泽雨,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涵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