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制组件,一种压制组件,包括插入杆和活动杆,所述插入杆与所述活动杆一一相对设置,所述插入杆的插入杆端面与活动杆的活动杆端面相接触配合,所述插入杆在压力作用下推动活动杆朝与所述压力相同方向运动。本压制组件可以制得具有较为理想的通孔的块状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制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制领域,具体涉及压制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虽然已经提出了利用植物纤维等制作类似砖的块状物,并利用该块状物来建造建筑。但是,目前的制作这些块状物的方法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形成块状物的通孔时往往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了压制组件,使得制作块状物的过程中较容易得到块状物的通孔。一种压制组件,包括插入杆和活动杆,所述插入杆与所述活动杆一一相对设置,所述插入杆的插入杆端面与活动杆的活动杆端面相接触配合,所述插入杆在压力作用下推动活动杆朝与所述压力相同方向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端面包括凸部,所述插入杆端面包括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在一个实施例 中,所述插入杆端面还包括插入杆一平面部和插入杆二平面部,所述凹部在所述插入杆一平面部和插入杆二平面部之间,所述活动杆端面还包括活动杆一平面部和活动杆二平面部,所述凸部在所述活动杆一平面部和活动杆二平面部之间,所述插入杆一平面部和插入杆二平面部分别与所述活动杆一平面部和活动杆二平面部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部的表面是弧面,所述凹部的表面是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弧面。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模框、固定部件和活动杆导座,所述第一模框的开口与活动杆导座之间用于装入被压制的原料,所述插入杆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活动杆导座相对固定在所述第一模框内,所述活动杆导座上设有与所述活动杆配合的通孔,所述活动杆可沿所述通孔移动,所述固定部件在压力作用下,所述插入杆使所述活动杆朝远离第一模框开口方向移动,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在压力作用下对被压制原料施加压力。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模框,所述第二模框设置在所述活动杆导座与所述第一模框之间,所述第二模框可在所述固定部件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模框向远离第一模框的开口方向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框用于在被压制原料完成压制后向远离第一模框的开口方向移动。[0011 ]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入杆是可以发热的插入杆。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安装在所述限位部件上,所述限位部件用于当所述固定部件移动到所述第一模框内一定位置时阻止所述固定部件进一步向前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模框的开口的长度。在压制被压制原料的过程中,插入杆推动活动杆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制作得到的块状物不仅具有较为理想的通孔,并且与不具有活动杆相比,插入杆受到被压制原料的沿运动方向的压力也较小;另外,由于活动杆具有凸部,将被压制原料装入活动杆之间时,被压制原料不容易停留在活动杆的端面,从而可以尽量避免或者避免块状物无法形成通孔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压制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压制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活动杆导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活动杆导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的压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插入杆和活动杆配合状态下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插入杆和活动杆的分离状态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6所示,一种实施例的压制组件,包括限位部件1、固定部件2、插入杆21、第一模框3、第二模框4和活动杆5和活动杆导座6,固定部件2固定在限位部件I上,固定部件2上固定插入杆21,第一模框3内相对固定活动杆导座6,第二模框3活动安装在第一模框3内,并且位于活动杆导座6与第一模框3之间的间隙31内,第二模框3可以沿着该间隙内上下运动,活动杆导座6上设有与配合的活动杆孔61,活动杆5伸入活动杆孔61内,活动杆5可以沿着活动杆孔61上下运动。插入杆21与活动杆5 —一对应,包括数量、位置的一一对应,每一组对应的插入杆21和活动杆5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当插入杆21在受到压力的驱动下可以推动对应的活动杆5向下移动。插入杆21固定安装在固定部件2的安装孔22上。限位部件I可以是限位板,固定部件可以是固定板。活动杆导座6距离第一模框3的进料口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与最后压制得到的块状物有一定关联。其中,插入杆21可以是发热的发热杆,活动杆5可以是气缸杆、液压杆(如油缸杆坐、坐寸/ 寸ο限 位部件I在驱动机构(例如液压机构、气压机构等)的驱动下,可以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模框3,固定部件2可以伸入第一模框3的腔内,限位部件I则不能伸入第一模框3的腔内。利用本实施例的压制组件对软质的制作块状物原料(例如植物、植物纤维、或者塑料袋等原料)压制成硬质块状物的过程如下:S1.第二模框4在相应驱动装置或者人工的作用下,沿着第一模框3向上移动并伸出第一模框3,并且,活动杆5在相应驱动装置或者人工的作用下,沿着活动杆孔61向上运动而伸出第一模框3,活动杆5可以与第二模框4平齐或者伸出第二模框4,或者位于第二模框4内。S2.将原料填入第二模框4与活动杆导座6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第一模框3的进料口当然也被填入原料),从而原料位于活动杆5与第二模框4之间的间隙内,例如当在初始状态下活动杆5在第二模框4内时,填充的原料最好不覆盖活动杆5,否则压制出的转可能无法形成通孔。S3.限位部件I在驱动机构的压力下向下即朝第一模框3运动,由于插入杆21突出于固定部件2,插入杆21首先插入植物纤维原料,并抵住活动杆5进行挤压,在压力的进一步作用下,插入杆21推动活动杆5向下移动,直至固定部件2与第二模框4接触,植物纤维原料在底部受到活动杆导座6的阻挡而停留在活动杆导座6与第二模框4之间的空间内。在此过程中个,插入杆21受到的力与活动杆5受到的支撑力相同或者接近,例如,活动杆5为气缸杆时,活动杆5受到的气压支撑力为T0,则插入杆21受到的沿活动杆5方向的力也与TO相同或者接近。S4.第二模框4在固定部件2的推动下向下运动,此时,固定部件2与第二模框4内的植物纤维原料接触,在固定部件2推动植物纤维原料进一步压缩,同时,插入杆21也推动活动杆5向下运动,直至形成植物纤维原料被压缩一定的距离,形成初级块状物。由于插入杆21运动一定距离后(固定部件到达第一模框3的一定位置时),由于限位部件I的长度大于第一模框3的开口的长度,限位部件I被第一模框3顶住而无法进一步向下运动(限位部件I也可以被第一模框3外的其他部件限制而无法进一步详细运动),由此可以达到每次压制成的初级块状物的厚度一致或者几乎一致。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上述目的,例如在第一模框3内设置第二模框4的下限位件,或者通过控制固定部件2的移动距亩坐尚寺。在压制过程中,由于插入杆21和活动杆5始终是接触的,植物纤维物料无法进入两者之间,因此,得到的初级块状物具有与插入杆数量相同的通孔。S5.接着插入杆21发热,使初级块状物热固化,过程中可于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长,从而使得初级块状物充分固化,之后使插入杆21停止加热而得到成品块状物。第二模框4与初级块状物对应的内壁上可以设有冷却液通道,停止加热后,在冷却液通道内通入冷却液,使得成品块状物较快冷却。S6.驱动机构驱动固定部件2向上运动,使插入杆21回到初始位置。第二模框4在机械或者人工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成品块状物与第一模框3和第二模框4之间均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制组件,其特征是,包括插入杆和活动杆,所述插入杆与所述活动杆一一相对设置,所述插入杆的插入杆端面与活动杆的活动杆端面相接触配合,所述插入杆在压力作用下推动活动杆朝与所述压力相同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制组件,其特征是,包括插入杆和活动杆,所述插入杆与所述活动杆一一相对设置,所述插入杆的插入杆端面与活动杆的活动杆端面相接触配合,所述插入杆在压力作用下推动活动杆朝与所述压力相同方向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制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杆端面包括凸部,所述插入杆端面包括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制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插入杆端面还包括插入杆一平面部和插入杆二平面部,所述凹部在所述插入杆一平面部和插入杆二平面部之间,所述活动杆端面还包括活动杆一平面部和活动杆二平面部,所述凸部在所述活动杆一平面部和活动杆二平面部之间,所述插入杆一平面部和插入杆二平面部分别与所述活动杆一平面部和活动杆二平面部配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制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凸部的表面是弧面,所述凹部的表面是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制组件,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模框、固定部件和活动杆导座,所述第一模框的开口与活动杆导座之间用于装入被压制的原料,所述插入杆固定在所述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林,
申请(专利权)人:项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