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治江专利>正文

一种三驱水稻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032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驱水稻插秧机,包括车架,车架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上固定连接有变速箱,变速箱上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所述变速箱上传动连接有前驱动轮,车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动箱,所述分动箱上远离车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插秧装置,变速箱通过传动轴与分动箱传动连接,所述分动箱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后输出轴,后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箱,传动箱上传动连接有后驱动轮。通过操作第二液压缸动作可带动传动箱相对于轴套转动,将后驱动轮收起,使前驱动轮与插秧装置的船板为支撑点,方便调头转向;通过第一液压缸动作可带动插秧装置的船板转动,并将插秧装置收起,方便田间过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驱水稻插狹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三驱水稻插秧机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的发展,水稻插秧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大多数水稻插秧机为四轮或三轮,无论四轮或三轮插秧机大都采用后轮驱动的方式,这种驱动方式容易使插秧机陷入泥泞的水田中不能行走,需借助人力将插秧机从泥泞的水田中推出。三轮插秧机由于其转向角度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三轮插秧机在转向时其中一个后轮会在水田中撵出一个大坑,同时还会使后轮陷入大坑中不能行走。另外,由于插秧装置固定在行走架上,无法升降,在非工作状态时行走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调头及田间过梗,同时可有效防止陷入水田中不能行走的三驱水稻插秧机。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驱水稻插秧机,包括车架,车架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上固定连接有变速箱,变速箱上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所述变速箱上传动连接有前驱动轮,车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动箱,所述分动箱上远离车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插秧装置,变速箱通过传动轴与分动箱传动连接,所述分动箱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后输出轴,后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箱,传动箱上传动连接有后驱动轮。以下是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输出轴的外侧套装有轴套,传动箱与轴套转动连接,传动箱上转动连接有后驱动轴,后驱动轴与后驱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后输出轴与后驱动轴之间传动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内转动连接有转向架,转向架与变速箱的壳体固定连接,转向架内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上传动连接有转向齿轮,转向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转向杆,转向杆上固定连接有方向盘。进一步改进:[0011 ] 所述传动箱包括壳体,壳体内转动连接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后输出轴固定连接,从动链轮与后驱动轴固定连接,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的两侧位于分动箱与转向机构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与传动箱的壳体转动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动箱与插秧装置之间通过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分动箱与插秧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其中一端与分动箱转动连接,第一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插秧装置转动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上位于分动箱与转向机构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座椅。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采用三轮驱动方式可有效防止插秧机陷入水田中;通过操作第二液压缸动作可带动传动箱相对于轴套转动,将后驱动轮收起,使前驱动轮与插秧装置的船板为支撑点,方便调头转向;通过第一液压缸动作可带动插秧装置的船板转动,并将插秧装置收起,方便田间过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车架;2_转向机构;3_变速箱;4_支撑架;5_发动机;6_前驱动轮;7-固定架;8_转向架;9_扇形齿轮;10_方向盘;11_转向杆;12_转向齿轮;13_传动轴;14_分动箱;15_连接架;16_插秧装置;17-第一液压缸;18-传动箱;19-后驱动轮;20_支撑杆;21-第二液压缸;22_控制箱;23_壳体;24_主动链轮;25_从动链轮;26_链条;27_万向节;28-后输出轴;29_后驱动轴;30_轴套;31_座椅。【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三驱水稻插秧机,包括车架1,车架I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机构2,转向机构2上固定连接有变速箱3,变速箱3的外壳上通过支撑架4固定连接有发动机5,所述车架I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动箱14,所述变速箱3包括两个输出轴,变速箱3的其中一根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前驱动轮6,变速箱3的另一根输出轴通过万向节27传动连接有传动轴13,传动轴13与分动箱14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分动箱14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根后输出轴28,每根后输出轴28的外侧套装有轴套30,轴套30的上转动连接有传动箱18,传动箱18上转动连接有后驱动轴29,所述后输出轴28与后驱动轴29之间传动连接,后驱动轴29上固定连接有后驱动轮19,所述分动箱14上远离车架I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插秧装置16,所述插秧装置16为市售插秧装置。所述转向机构2包括与车架I固定连接的固定架7,固定架7内转动连接有转向架8,转向架8与变速箱3的壳体固定连接,转向架8内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9,扇形齿轮9上传动连接有转向齿轮12,转向齿轮12上固定连接有转向杆11,转向杆11上固定连接有方向盘10。转向时,操纵方向盘10带动转向杆11转动,转向杆11带动转向齿轮12转动,转向齿轮12带动扇形齿轮9转动,扇形齿轮9带动转向架8转动,转向架8带动变速箱3的壳体及前驱动轮6转动完成转向操操作。所述传动箱18包括壳体23,壳体23内转动连接有主动链轮24和从动链轮25,所述主动链轮24与后输出轴28固定连接,从动链轮25与后驱动轴29固定连接,主动链轮24与从动链轮25之间通过链条26传动连接。所述车架I的两侧位于分动箱14与转向机构2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支撑杆2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21,第二液压缸21的伸缩杆与传动箱18的壳体23转动连接。通过操作第二液压缸21动作可带动传动箱18相对于轴套30转动,并沿A方向将后驱动轮19收起,方便转弯。所述分动箱14与插秧装置16之间通过连接架15转动连接,所述分动箱14与插秧装置16之间还设有第一液压缸17,所述第一液压缸17的其中一端与分动箱14转动连接,第一液压缸17的另一端与插秧装置16转动连接。通过第一液压缸17动作可带动插秧装置16的船板沿B方向转动,并将插秧装置16收起,方便田间过埂。所述车架I上位于分动箱14与转向机构2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座椅31。所述固定架7上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驱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车架(1)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机构(2),转向机构(2)上固定连接有变速箱(3),变速箱(3)上固定连接有发动机(5),所述变速箱(3)上传动连接有前驱动轮(6),车架(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动箱(14),所述分动箱(14)上远离车架(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插秧装置(16),变速箱(3)通过传动轴(13)与分动箱(14)传动连接,所述分动箱(14)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后输出轴(28),后输出轴(28)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箱(18),传动箱(18)上传动连接有后驱动轮(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驱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车架(I)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机构(2 ),转向机构(2 )上固定连接有变速箱(3 ),变速箱(3 )上固定连接有发动机(5 ),所述变速箱(3 )上传动连接有前驱动轮(6 ),车架(I)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动箱(14),所述分动箱(14)上远离车架(I)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插秧装置(16),变速箱(3)通过传动轴(13)与分动箱(14)传动连接,所述分动箱(14)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后输出轴(28),后输出轴(28)上传动连接有传动箱(18),传动箱(18)上传动连接有后驱动轮(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驱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输出轴(28)的外侧套装有轴套(30),传动箱(18)与轴套(30)转动连接,传动箱(18)上转动连接有后驱动轴(29),后驱动轴(29)与后驱动轮(19)固定连接,所述后输出轴(28)与后驱动轴(29)之间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驱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2)包括与车架(I)固定连接的固定架(7),固定架(7)内转动连接有转向架(8),转向架(8)与变速箱(3)的壳体固定连接,转向架(8)内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9),扇形齿轮(9)上传动连接有转向齿轮(12),转向齿轮(12)上固定连接有转向杆(11),转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以友薛治江
申请(专利权)人:薛治江王以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