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净化系统
本技术所述领域为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燃烧发生烟尘、毒气、等有害气体无排放技术及消烟除尘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燃烧发生烟尘、毒气、有害气体,无排放技术是针对大气污染排放有害物质的烟尘、毒气及有害气体的净化,适合于工业排烟。固定燃烧发生的烟尘、及化工生产而产生的毒气、及有害气体的处理已经远远不能控制这一局面,目前的节能减排措施、消烟除尘举措甚多,也还没有一项能够做到真正的消烟除尘目的,所谓过往的消烟除尘无非成本较高的燃烧法、热力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冷凝燃烧法、液体吸收法、固体吸收法等,浪费资源还会出现第二次污染,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成本昂贵、功能单一、应用范围狭窄、专业性强或者消烟除尘根本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气体无排放的气体净化系统。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气体净化系统,包括:湿式除尘器,通过管路与湿式除尘器气体出口连通的气体循环净化装置和通过管路与湿式除尘器沉积物出口连通的沉积物净化处理装置;气体循环净化装置包括;高压容积风机、第一气体净化罐和第二气体净化罐;高压容积风机吸入端通过气体入管与湿 ...
【技术保护点】
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式除尘器(1),通过管路与湿式除尘器(1)气体出口连通的气体循环净化装置(2)和通过管路与湿式除尘器(1)沉积物出口连通的沉积物净化处理装置(3);所述气体循环净化装置(2)包括;高压容积风机(21)、第一气体净化罐(22)和第二气体净化罐(23);所述高压容积风机(21)吸入端通过气体入管(24)与湿式除尘器(1)气体出口连通;所述高压容积风机(21)出口端通过第一自激管(25)与第一气体净化罐(22)连通,且第一自激管(25)伸入于第一气体净化罐(22)内部;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罐(22)气体出口端通过第二自激管(26)与第二气体净化罐(2 ...
【技术特征摘要】
1.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式除尘器(I),通过管路与湿式除尘器(I)气体出口连通的气体循环净化装置(2)和通过管路与湿式除尘器(I)沉积物出口连通的沉积物净化处理装置(3); 所述气体循环净化装置(2)包括;高压容积风机(21)、第一气体净化罐(22)和第二气体净化罐(23); 所述高压容积风机(21)吸入端通过气体入管(24)与湿式除尘器(I)气体出口连通;所述高压容积风机(21)出口端通过第一自激管(25)与第一气体净化罐(22)连通,且第一自激管(25)伸入于第一气体净化罐(22)内部; 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罐(22)气体出口端通过第二自激管(26)与第二气体净化罐(23)连通,且第二自激管(26)伸入于第二气体净化罐(23)内部; 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罐(23)气体出口端通过余气回管(27)与气体入管(24)连通; 所述余气回管(27)上设置有用于平衡气压并注入氧气的加氧接头(28); 所述沉积物净化处理装置(3)包括:用于将湿式除尘器(I)出口排出沉积物固液分离的联合离心机(31)和用于盛装联合离心机(31)分离出污液的沉积液箱(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管(24)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29),且流量控制阀(29)位于余气回管(27)与气体入管(24)连接位置与高压容积风机(21)吸入端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除尘器(I)内部通过隔板(11)由入口端至出 口端形成若干个“W”型连通通道,且位于“W”型连通通道内部设置有若干喷雾管(12);所述喷雾管(12)管路与外界高压注液设备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罐(22)和第二气体净化罐(23)罐体侧壁都设置有用于观察内部反应液液位的观察视窗(201)以及用于控制内部反应液液位的溢流口(202),第一气体净化罐(22)和第二气体净化罐(23)底部都设置有用于放出内部反应液的放液口(2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激管(25)和第二自激管(26)伸入于第一气体净化罐(22)和第二气体净化罐(23)内部管口位置设置有用于将管内高压气体扩散式注入的冷凝喷头(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