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热式软锰矿还原焙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887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59
一种外热式软锰矿还原焙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焙烧装置包括可轴向旋转焙烧管(3)、加热电阻(2)、冷却管(5)、冷却水喷淋管(6),其中加热电阻(2)置于焙烧管(3)底部,冷却水喷淋管(6)置于冷却管(5)上方。为便于还原后的物料从焙烧管(3)中进入冷却管(5)中,焙烧管(3)倾斜放置,根据其长度在5-15米,其倾斜角为5-15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还原焙烧装置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还原率高达97%。而且由于高温焙烧和产品冷却完全分离,加热和冷却不互相影响,能耗下降10%左右,冷却水用量减少5%左右。(*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热式软锰矿还原焙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化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外热式软锰矿还原焙烧装置。
技术介绍
锰是锰是炼合金钢的重要合金元素之一,锰的化合物在化学、电子、涂料、医药工业和牧业中都有重要而广泛的用途。自然界中锰的重要矿物是菱锰矿(MnCO3)和软锰矿(MnO2)。传统生产电解锰是利用菱锰矿为原料,用500X660规格电解板生产电解锰。但随着菱锰矿的开采,其品位越来越低,而成本越来越高,加上电解锰行情的波动及政府对高能耗企业政策的调整,用500X660规格电解板生产电解锰的生产厂家能耗高,电效率低,利润空间窄,难以维计,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如何利用品位高且价廉的软锰矿来生产电解锰及四氧化三锰十分重要的意义。软锰矿的利用需要还原,而火法还原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火法还原常用的设备是回转窑,其加热方式分为外热式和内热式。软锰矿经过焙烧还原后需冷却至常温。传统回转窑是前段焙烧,后段冷却,焙烧及冷却于一体。这样设计虽然简单,但焙烧和冷却互相影响,能源消耗大。况且大规模生产,整个回转窑的制造非常困难。专利号为CN103217012A—种节能回转窑公开了一种燃煤回转窑,但该回转窑为内热式且没有配套的冷却设备。专利号为CN103060547A—种电解锰废渣回转窑还原焙烧除杂提锰提铁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回转窑,其加热方式为外热式,但没有配套的冷却设备。专利号为CN102978382A内加热式回转窑还原氧化锰系统公开了一种回转窑,但加热方式为内热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热式操作简单、工艺稳定、能耗低且焙烧和冷却完全分离的还原焙烧装置。本技术的还原焙烧装置包括可轴向旋转焙烧管、加热电阻、冷却管、冷却水喷淋管,其中加热电阻置于焙烧管底部,冷却水喷淋管置于冷却管上方。为便于还原后的物料从可轴向旋转的焙烧管中进入冷却管中,可轴向旋转的焙烧管倾斜放置,根据其长度在5-15米,其倾斜角为5-15度。本技术的还原焙烧装置,将软锰矿和煤混匀后投入到焙烧管中,在加热电阻加温下使物料中的煤燃烧进行焙烧,随着有一定倾斜角的焙烧管的不断旋转,还原后的物料源源不断地从焙烧管进入冷却管中冷却。【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组合结构示意图。1、进料口 2、加热电阻3、焙烧管4、出料口 5、冷却管6、冷却水喷淋管。【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还原焙烧装置包括可轴向旋转焙烧管(3)加热电阻(2)、冷却管(5)、冷却水喷淋管(6),其中加热电阻(2)置于焙烧管(3)下方,冷却水喷淋管(6)置于冷却管(5)上方。生产时,将软锰矿和煤混匀后由进料口(I)投入到焙烧管(3)中,在加热电阻(2)加温下使物料中的煤燃烧来还原软锰矿,为便于还原后的物料能源源不断地从焙烧管(3)进入冷却管(5)中,焙烧管(3)采取倾斜放置,根据其长度为5-15米,其倾斜度为5-15度。本技术的还原焙烧装置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还原率高达97%。而且由于高温焙烧和产品冷却完全分离,加热和冷却不互相影响,能耗下降10%左右,冷却水用量减少5%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热式软锰矿还原焙烧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可轴向旋转焙烧管(3)、加热电阻(2)、冷却管(5)、冷却水喷淋管(6),其中加热电阻(2)置于焙烧管(3)底部,冷却水喷淋管(6)置于冷却管(5)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热式软锰矿还原焙烧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可轴向旋转焙烧管(3)、加热电阻(2)、冷却管(5)、冷却水喷淋管(6),其中加热电阻(2)置于焙烧管(3)底部,冷却水喷淋管(6)置于冷却管(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平谢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花垣县科信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