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克明专利>正文

窗帘的导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777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窗帘的导绳装置,用来引导该窗帘的至少一条拉绳,并包含:一个轮座、至少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该轮座上并引导该拉绳的导绳轮,以及一个安装在该轮座上的挡绳单元,该导绳轮具有两个间隔的突环,以及一个介于所述突环间并供该拉绳绕设的导绳轮面,而该挡绳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邻近该导绳轮的导绳轮面并防止该拉绳滑脱到所述突环以外区域的挡绳面。利用在该轮座上安装该挡绳单元,可以防止该拉绳滑脱出该导绳轮,以确保绕设的拉绳可以顺畅地在该导绳轮上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帘的导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导引窗帘的拉绳的导绳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是中国台湾证书号数M263877号技术,该技术公开一种窗帘1,该窗帘I包含:一个位于上方的轨座11、一个悬挂在该轨座11下方并可垂放及收合的遮阳单元12、一个安装在该轨座11上方的中央卷收器13、两个安装在该轨座11上并位在该中央卷收器13相反侧的导绳装置14,以及一条受到该中央卷收器13收合并控制该遮阳单元12收放的拉绳15。每个导绳装置14都具有一个安装在该轨座11上并具有一个穿孔140的轮座141,以及一个安装在该轮座141上的导绳轮142,该导绳轮142具有数片径向突出的突环143,以及两个介于相邻的突环143间的导绳轮面144,而该拉绳15绕过所述导绳装置14的导绳轮142的导绳轮面144后由所述轮座141的穿孔140穿出。根据前述技术说明书的说明,该拉绳15除了受到该中央卷收器13的控制卷收外,并和一条两分线连接,且该两分线分别由所述导绳装置14的轮座141的穿孔140穿出,并且拉动该遮阳单元12收合及垂放。由于该拉绳15如何带动该遮阳单元12收合及垂放与本专利技术的改良重点无关,不再详述。前述技术的导绳装置14虽然可以导引该拉绳15,但是以往窗帘I在收合及垂放的过程中最好施力平均,如果两侧受力不平均时,可能造成该拉绳15被卡死的现象。产生前述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当窗帘I在收合及垂放时,如果两侧升降速度不一致时,原本应该被该中央卷收器13拉撑的拉绳15,可能会在失去平衡的瞬间产生局部松弛的情形,当松弛的绳体位在所述导绳装置14的导绳轮142附近时,该拉绳15的绳体就可能滑脱到所述导绳轮142的突环143以外的地方,如此一来,该拉绳15就无法正确地在所述导绳装置14的导绳轮142的导绳轮面144内滑动,严重时该拉绳15会卡死在所述导绳轮142及该轮座141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确保拉绳顺畅滑动的窗帘的导绳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导绳装置用来引导一个窗帘的至少一条拉绳,并包含:一个轮座、至少一个安装在该轮座上并引导该拉绳的导绳轮,以及一个安装在该轮座上的挡绳单元,该导绳轮具有两个间隔的突环,以及一个介于所述突环间并供该拉绳绕设的导绳轮面,而该挡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邻近该导绳轮的导绳轮面并防止该拉绳滑脱到所述突环以外区域的挡绳面。本专利技术的导绳装置,该挡绳单元是一体成型的罩盖形式,并具有至少一个设置该挡绳面的挡绳壁。本专利技术的导绳装置,该轮座包括一个基壁,以及由该基壁往上突出并位在该导绳轮相反侧的一个第一组装壁及一个第二组装壁,而该挡绳单元还包括一个与该第一组装壁卡合的第—掣壁。本专利技术的导绳装置,该挡绳单元还包括一个与该轮座的第二组装壁卡合的第二卡掣壁。本专利技术的导绳装置,该轮座的第二组装壁具有两支往相反侧突出的枢轴,而该挡绳单元还包括两个分别具有一个供该轮座的枢轴插装的枢接孔的枢接壁。本专利技术的导绳装置,该轮座还包括两个介于该第一组装壁及该第二组装壁间的导轮架壁,每个导轮架壁都具有至少一对界定出一个导轮架槽的立杆,而该导绳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导轮架壁的导轮架槽间,所述挡绳单元的挡绳面并压靠在所述立杆上。本专利技术的导绳装置可供两条拉绳绕设,而该导绳装置包含两个安装在该轮座上且分别供所述拉绳绕设的导绳轮,该挡绳单元包括两个安装在该轮座上并各别具有一个挡绳面的罩盖。本专利技术的导绳装置,该轮座包括一个基壁,以及两个自该基壁往上突出的导轮架壁,每个导轮架壁都具有两支共同界定出一个导轮架槽的立杆,每个立杆都具有一个杆件卡槽,而该挡绳单元包括两支分别架设在所述导轮架壁上相对应的杆件卡槽间并各别具有一个挡绳面的防脱杆件,所述防脱杆件的挡绳面围绕该杆体自身的中心轴线。本专利技术的导绳装置可供两条拉绳绕设,而该导绳装置包括两个架设在该轮座上的导绳轮,该轮座包括两个导轮架壁,每个导轮架壁都具有两对分别界定出一个导轮架槽的立杆,每个立杆都具有一个杆件卡槽,而该挡绳单元包括四支分别架设在所述导轮架壁上相对应的杆件卡槽间并各别具有一个挡绳面的防脱杆件,所述防脱杆件的挡绳面围绕该杆体自身的中心轴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在该轮座上安装该挡绳单元,可以防止该拉绳滑脱出该导绳轮以外的区域,以确保该拉绳可以顺畅的滑动。【附图说明】图1是中国台湾证书号数M263877号技术的一个局部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使用状态参考图,说明该导绳装置安装在一个窗帘上的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与该窗帘的其他元件的相对关系;图5是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的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的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的一个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的一个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的一个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的一个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的一个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2、3、4,本专利技术导绳装置20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是两个一组地安装在一个窗帘2的一个轨座21内部,并且各自引导该窗帘2的数条拉绳22中的其中两条,前述拉绳22可以带动该窗帘2的一个遮阳单元23垂放或者收合,所述拉绳22分别受到两个安装在该轨座21内的卷收机构24作用而具有卷收作用力,由于利用所述拉绳22带动该遮阳单元23垂放及收合是以往技术,也非本专利技术改良重点,不再详述。本实施例的导绳装置20是用来引导所述拉绳22的其中两条,并包含:一个固定地安装在该轨座21上的轮座3、两个左右设置地安装在该轮座3上且各别引导所述拉绳22的其中之一的导绳轮4,以及一个可取下地盖设在该轮座3上方的挡绳单元5。该轮座3具有一片水平的基壁31、两片前后间隔并由该基壁31往上突起的导轮架壁32,以及左右间隔并由该基壁31往上突出的一个第一组装壁33、一个第二组装壁33’,该基壁31具有一个位于中间的穿孔311,而所述导轮架壁32都具有两对左右间隔并共同界定出一个下凹的导轮架槽322的立杆321,每支立杆321都具有一个高度相等的立杆顶面323。本实施例该第一组装壁33及该第二组装壁33’的构造相同,并具有一个界定出一个卡合槽332的槽壁面333,该槽壁面333具有一个位于上方的卡抵段334。本实施例的所述导绳轮4是可转动地分别架设在该轮座3的导轮架壁32上且前后对应的导轮架槽322间,每个导绳轮4都包括一个圆杆状的中心轴41、两片前后间隔并由该中心轴41往径向方向突出的突环42,以及一个介于所述突环42间的导绳轮面43,而所述拉绳22分别绕设在所述导绳轮4的导轮绳面43上。本实施例该挡绳单元5是可取下地卡装在该轮座3上,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挡绳单元5是一体成型的罩盖形式,并包括两片左右设置并分别压靠在该轮座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的导绳装置,用来引导一个窗帘的至少一条拉绳,并包含:一个轮座,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轮座上的导绳轮,所述导绳轮包括两个间隔的突环,以及一个介于所述突环间并供所述拉绳绕设的导绳轮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绳装置还包含一个安装在所述轮座上的挡绳单元,所述挡绳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邻近所述导绳轮的导绳轮面并防止所述拉绳滑脱到所述突环以外区域的挡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的导绳装置,用来引导一个窗帘的至少一条拉绳,并包含:一个轮座,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轮座上的导绳轮,所述导绳轮包括两个间隔的突环,以及一个介于所述突环间并供所述拉绳绕设的导绳轮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绳装置还包含一个安装在所述轮座上的挡绳单元,所述挡绳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邻近所述导绳轮的导绳轮面并防止所述拉绳滑脱到所述突环以外区域的挡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导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绳单元是一体成型的罩盖形式,并包括至少一个设置所述挡绳面的挡绳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的导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包括一个基壁,以及由所述基壁往上突出并位在所述导绳轮相反侧的一个第一组装壁及一个第二组装壁,而所述挡绳单元还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组装壁卡合的第一卡掣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帘的导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绳单元还包括一个与所述轮座的第二组装壁卡合的第二卡掣壁。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帘的导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的第二组装壁具有两支往相反侧突出的枢轴,而所述挡绳单元还包括两个分别具有一个供所述轮座的枢轴插装的枢接孔的枢接壁。6.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窗帘的导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还包括两个介于所述第一组装壁及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克明
申请(专利权)人:林克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