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超专利>正文

气阀间隙测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751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18
一种气阀间隙测量器由测量工具和标准间隙规构成,所述测量工具的一端为把手,另一端是楔形工作区,该楔形的上平面为工作斜面,两侧面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下平面,所述测量工具的侧面设置有最大间隙刻线和最小间隙刻线,所述最大间隙刻线和最小间隙刻线的刻线高度分别对应被测量气门的最大气门间隙和最小气门间隙,所述标准间隙规上有一平行缝,该平行缝的最小宽度为被测量气门的标准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可靠性好的特点,本专利所配备的标准间隙规在起到检查测量工具准确性的同时,也可以供操作者日常训练。(*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阀间隙测量器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领域,一种气阀间隙测量器,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楔形检查、调整气门间隙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刻度线范围进行气门间隙检查、调整的工具。
技术介绍
:气门间隙的大小对内燃机的效率、使用寿命、工况等产生直接影响,由于气门间隙调整不当所引起的故障也较多,目前检查气门间隙主要是通过厚度尺进行,测量过程中操作者通过厚度尺的运动摩擦力来判断间隙是否正确,这种方法的判断标准来自操作者的主观意识,在实践中比较容易出差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是现有的气门间隙测不准的问题,同时提供一种校验、训练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阀间隙测量器,它由测量工具和标准间隙规构成,其所述测量工具的一端为把手,另一端是楔形工作区,所述楔形工作区的上平面为工作斜面,两侧面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下平面,所述标准间隙规上有一平行缝。可选的,所述工作斜面处在同一平面内且该斜面和同时垂直于所述下平面、侧面的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平行于下平面。可选的,所述测量工具的侧面设置有最大间隙刻线和最小间隙刻线。可选的,所述最大间隙刻线和最小间隙刻线的刻线高度分别对应被测量气门的最大气门间隙和最小气门间隙。可选的,所述平行缝的最小宽度为被测量气门的标准间隙本技术和已有技术相对比,本技术对气门间隙的测量具有简单、直观、误差可控的特点,本技术采用标准间隙规在检查测量工具的准确性的同时也能起到训练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测量工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测量工具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标准间隙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标准间隙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它由测量工具和标准间隙规5构成,所述测量工具的一端为把手2,另一端是楔形工作区,所述楔形工作区的上平面为工作斜面1,两侧面8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下平面7,所述标准间隙规5上有一平行缝6。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斜面I处在同一平面内且该斜面I和同时垂直于所述下平面7、侧面8的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平行于下平面7。进一步的,所述测量工具的侧面8设置有最大间隙刻线3和最小间隙刻线4。进一步的,所述最大间隙刻线3和最小间隙刻线4的刻线高度分别对应被测量气门的最大气门间隙和最小气门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平行缝6的最小宽度为被测量气门的标准间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测量、调整前要确保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摇臂处于可以测量气门间隙状态,将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的方法插入测量气门间隙的部位,在用力适当的情况下,如果气门中心线在最大间隙刻线和最小间隙刻线之间说明气门间隙正常,不用调整,反之,如果气门中心线不在最大间隙刻线和最小间隙刻线之间,在最大间隙刻线的外面需要减小气门间隙,在最小间隙刻线的外面需要增大气门间隙,在测量过程中,气门中心线和测量工具刻线的相对位置和操作者的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小可以通过测量工具和标准间隙规之间反复配合练习获得,测量工具准确性还能通过标准间隙规进行检验。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只要采用楔形工具测量气门间隙的,其它结构形式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阀间隙测量器,它由测量工具和标准间隙规(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工具的一端为把手(2),另一端是楔形工作区,所述楔形工作区的上平面为工作斜面(1),两侧面(8)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下平面(7),所述标准间隙规(5)上有一平行缝(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阀间隙测量器,它由测量工具和标准间隙规(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工具的一端为把手(2),另一端是楔形工作区,所述楔形工作区的上平面为工作斜面(1),两侧面(8)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下平面(7),所述标准间隙规(5)上有一平行缝(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阀间隙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斜面(I)处在同一平面内且该斜面(I)与同时垂直于所述下平面(7)、侧面(8)的平面相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王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李超王晓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