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746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该电路包括:交流输入模块,整流模块,开关直流升压模块,滤波模块,充电模块,蓄电池,升压模块,还包括: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所述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设置于所述升压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可有确保设备供电可靠性,同时也确保在双路失电后对蓄电池的保护。(*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
[0001 ] 本技术涉及直流供电研发
,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工矿产品的高可靠性需求,以及对供电的可靠性的要求,许多设备采用直流配电设计。对于大部分设备要求市电失电后能维持一定时间让设备安全关机或者做紧急处理。现有涉及的直流供电方案多种多样,其主要的原理是利用整流滤波电路将交流的输出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或者采用直流屏,或者采用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当市电异常或是出现故障时,切换到蓄电池供电,从而实现设备供电的连续性。以下是第一种常见技术方案,其主要原理框图如图1。在实现上述直流供电设备的直流输出过程中,设计人员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此方案采用双路供电,并采用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将网压输入的交流信号整流成直流信号输出,该技术具备了备用电源,市电异常时,自动切换到蓄电池供电。当现场网压波动时,频繁切换至蓄电池供电,增加了蓄电池的使用频率,缩短了蓄电池的使用周期;如果网压断开,没有人为操作切断供电设备(或者蓄电池),电池始终处于放电状态,在使用初期,电池供电尚能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但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容易造成电池深度放电,而损坏电池,从而损坏设备,延误生产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该电路包括:交流输入模块,整流模块,滤波模块,开关直流升压模块,充电模块,蓄电池,升压模块;还包括: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所述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设置于所述升压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可以实现自动切除蓄电池供电,交流信号断开时,确保设备安全停机的基础上,自动切除蓄电池与负载的连接,防止蓄电池深度放电,从而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通过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实现交流信号断开后,及时到达后自动切除蓄电池,时间的长短可以通过调节延时电阻和电容的参数来改变;采用本技术不但可有效降低软件计算难度,还可避免板件调试中利用RC滤波复杂的电位器相位调节处理,缩短了单元控制板调试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流供电设备的直流输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该电路包括:交流输入模块,整流模块,滤波模块,开关直流(BOOST)升压模块,充电模块,蓄电池,升压模块;还包括: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所述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设置于所述升压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其中,所述交流输入模块采用两路交流输入;其中,一路交流输入使用,另一交流输入备用;当一路交流故障时,O时间切换到另一路交流信号供电,当两路交流信号都断开时,自动切换至蓄电池供电,这种供电方式,减少蓄电池的工作频率,可以增加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基于以上 实施例,当两路交流信号都断开时,设备自动启用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延时时间到达后,自动控制蓄电池从后续负载上脱离,停止放电,从而保护蓄电池,如图3所示,所述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包括:继电器HFl 15-1,电阻R54, R55, R56, R57, R58, R59, R60, R61, R62,尺63,尺64,尺65 与 ^66)电各 C54, C55, C56, C57, C44, C45, C46, 二极管 D24, D25, D26, D27,运放 U7, 二极管Q1,还有稳压二极管Z3,发光二极管D28;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连接关系:12V铅酸蓄电池接在端子X7上,继电器HFl 15-1的线圈两端分别接+12VA,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当继电器线圈有电压差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常开触点的两端分别与端子X7的I脚和电解电容C44、C45、C46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44、C45、C46的负极接地。电阻R54的两端分别接+12VA和稳压管U8的样机,稳压管U8的阴极接地,U8基准极与阳极短接输出基准电压。电阻R55两端分别接+24V和稳压管Z3的阴极,Z3的阳极接地。二极管D24的阳极接稳压管Z3的阴极,D24的阴极与电极电容C55的正极连接,C55的负极接地。电阻R55的两端分别接C55的正极和地。C56两端和电阻R59两端连接后,与地和电阻R6tl —端连接,R6tl另一端与运放U7A反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57两端分别C55的阳极和U7A正向输入端连接,U7A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26阳极连接。电阻R62的两端分别与二极管D26和发光二极管D28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电阻R63的两端分别接二极管D26的阴极和电容C57的正极连接,电容C57的阴极接地。电阻R64的两端分别接电容C57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发射机接地。二极管D27阳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阴极接+12VA。所述直流输出电路位于开关直流(BOOST)升压模块和250V升压模块的后端,该直流输出电路的设计实现了交流信号正常情况下,由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后带载。所述直流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4, R15, R16, R17, R51, R52,电容C4,C51, C52, Cy7 二极管D9, D35 等。直流输出电路的连接关系:二极管D9阳极与BOOST升压模块的输出连接,阴极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R1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6, R17并联后,一端连接电阻R15,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51与电容R51并联,C52与电容R52并联,电容C52的正极连接电容C51的负极,二极管D35的阳极连接电解电容C51的阳极,D35的阴极连接端子X8的2脚。电容Cy7的两端分别接电容C52的负极和地。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交流信号供电时,+12VA,+24V正常,运放U7A正向输入端电位高于反向输入端电位,运放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Q1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使继电器J1的线圈得电,常开触点闭合,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此时电解电容C55处用充电储能状态,当交流信号断开后,电容C55对电阻R56放电,放电初期,三极管仍处于导通状态,蓄电池带载,当电容C55的电量较低时,三极管%截止,集电极输出为高电平,继电器J1的线圈失电,常开触点断开,蓄电池与负载脱离,停止放电。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通过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实现交流信号断开后,及时到达后自动切除蓄电池,时间的长短可以通过调节延时电阻和电容的参数来改变;采用本技术不但可有效降低软件计算难度,还可避免板件调试中利用RC滤波复杂的电位器相位调节处理,缩短了单元控制板调试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包括:交流输入模块,整流模块,滤波模块,开关直流升压模块,充电模块,蓄电池,升压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该电路设置于所述升压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之间;所述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包括:继电器HF115‑I,电阻R54,R55,R56,R57,R58,R59,R60,R61,R62,R63,R64,R65与R66,电容C54,C55,C56,C57,C44,C45,C46,二极管D24,D25,D26,D27,运放U7,三极管Q1,还有稳压二极管Z3,发光二极管D28; 所述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连接关系:12V铅酸蓄电池接在端子X7上,继电器HF115‑I的线圈两端分别接+12VA,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当继电器线圈有电压差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常开触点的两端分别与端子X7的1脚和电解电容C44、C45、C46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44、C45、C46的负极接地;电阻R54的两端分别接+12VA和稳压管U8的样机,稳压管U8的阴极接地,U8基准极与阳极短接输出基准电压;电阻R55两端分别接+24V和稳压管Z3的阳极,Z3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24的阳极接稳压管Z3的阴极,D24的阴极与电极电容C55的正极连接,C55的负极接地;电阻R55的两端分别接C55的正极和地;C56两端和电阻R59两端连接后,与地和电阻R60一端连接,R60另一端与运放U7A反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57两端分别C55的阳极和U7A正向输入端连接,U7A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26阳极连接;电阻R62的两端分别与二极管D26和发光二极管D28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电阻R63的两端分别接二极管D26的阴极和电容C57的正极连接,电容C57的负极接地;电阻R64的两端分别接电容C57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发射机接地;二极管D27阳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阴极接+12V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自保护在线式直流输出电路,包括:交流输入模块,整流模块,滤波模块,开关直流升压模块,充电模块,蓄电池,升压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该电路设置于所述升压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之间;所述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包括:继电器 HFl 15-1,电阻 R54, R55, R56, R57, R58, R59, R60.R61.R62.Res.R64.R6S 与 Ree,电容C54, C55, C56, C57, C44, C45, C46, 二极管 D24, D25, D26, D27,运放 U7,三极管 Q1,还有稳压二极管 Z3,发光二极管D28 ; 所述蓄电池延时切除电路连接关系:12V铅酸蓄电池接在端子X7上,继电器HFl 15-1的线圈两端分别接+12VA,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当继电器线圈有电压差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常开触点的两端分别与端子X7的I脚和电解电容C44、C45、C46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44、C45, C46的负极接地;电阻R54的两端分别接+12VA和稳压管U8的样机,稳压管U8的阴极接地,U8基准极与阳极短接输出基准电压;电阻R55两端分别接+24V和稳压管Z3的阳极,Z3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24的阳极接稳压管Z3的阴极,D24的阴极与电极电容C55的正极连接,C55的负极接地;电阻R55的两端分别接C55的正极和地;C56两端和电阻R59两端连接后,与地和电阻R6tl —端连接,R6tl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立峰洪春陈鹏李艳梅顾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