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菌手机外壳,包括壳本体、抗氧化层以及光触媒层。抗氧化层喷涂在所述壳本体的表面上。光触媒层喷涂在所述抗氧化层上。其中,所述抗氧化层为一纳米二氧化硅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可见光的作用下能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杀灭多种细菌。另外,光触媒层通过抗氧化层附着在壳本体上,很好地保护了壳本体,使其不会被光触媒进行氧化破坏作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手机外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壳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手机外壳。
技术介绍
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在笔记本文字处理器、便携电话等电子设备上会附着手上的油脂、香烟焦油和通过它们附着的灰尘等。此外,手上的油脂对于电子设备的附着具有助长设备表面的杂菌等的繁殖的倾向。如果对手上的油脂、香烟焦油、杂菌等产生的这些污染放任不管,电子设备的外观乃至清洁感多会受到损害。另一方面,随着对生活环境中抗菌关心的高涨,在笔记本文字处理器、便携电话等电子设备中,对于其框体、操作键等也强烈要求抗菌性。因此,在电子设备的领域中,希望引入用于适当应对手上的油脂、香烟焦油、杂菌等引起的污染的抗菌、防污技术。1972年,A.Fujishima和K.Honda等发现受福射纳米TiO2表面发生水的光电催化分解作用,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多相光触媒研究的新纪元。随后发现,纳米TiO2等光催化材料具有净化空气、杀菌、除臭等一系列新的功能,由于光触媒在净化气相和水中有机污染物、消毒灭菌方面的卓越表现,已成为光触媒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光触媒通过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这些产物可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分解有机污染物。并且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02),同时它具有杀菌、除臭、防污、亲水、防紫外线等功倉泛。光触媒技术在消毒杀菌、防污除臭、净化空气以及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等方面都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因此,如何很好地将光触媒应用于手机外壳上以充分利用光触媒高效的杀菌抗菌特性是人类社会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手机外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抗菌手机外壳,包括壳本体、抗氧化层以及光触媒层。抗氧化层喷涂在所述壳本体的表面上。光触媒层喷涂在所述抗氧化层上。其中,所述抗氧化层为一纳米二氧化硅薄膜层。上述的抗菌手机外壳,其中,所述抗氧化层的厚度为0.05?0.2微米。上述的抗菌手机外壳,其中,所述抗氧化层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10纳米。上述的抗菌手机外壳,其中,所述光触媒层为一由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与纳米银颗粒相混合的混合物层。上述的抗菌手机外壳,其中,所述光触媒层的厚度为0.1?0.5微米。上述的抗菌手机外壳,其中,所述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粒径为2?10纳米。上述的抗菌手机外壳,其中,所述纳米银颗粒的粒径为2?10纳米。上述的抗菌手机外壳,其中,所述壳本体、所述抗氧化层及所述光触媒层构成一个整体。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由于壳本体的表面喷涂有光触媒层,在可见光的作用下能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杀灭多种细菌。另外,光触媒层通过抗氧化层附着在壳本体上,很好地保护了壳本体,使其不会被光触媒进行氧化破坏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抗菌手机外壳的结构简图。其中,附图标记I 一壳本体 2—抗氧化层 3—光触媒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参阅图1本技术的抗菌手机外壳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抗菌手机外壳,包括壳本体1、抗氧化层2以及光触媒层3。抗氧化层2喷涂在所述壳本体I的表面上。光触媒层3喷涂在抗氧化层2上。其中,抗氧化层2为一纳米二氧化硅薄膜层。较佳地,本技术的抗菌手机外壳,所述抗氧化层2的厚度为0.05?0.2微米,所述光触媒层3的厚度为0.1?0.5微米。光触媒层3为一由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与纳米银颗粒相混合的混合物层,其中,抗氧化层2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10纳米;光触媒层3中的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2?10纳米,纳米银颗粒的粒径为2?10纳米。且,壳本体1、抗氧化层2及光触媒层3构成一个整体。具体来说,本技术的抗菌手机外壳在制作时:首先通过喷涂的方式将纳米二氧化硅胶体溶液涂布在所述壳本体表面上,然后在抗氧化层上喷涂光触媒涂层。也就是说,所述的抗氧化层是指纳米二氧化硅薄膜;所述光触媒层为纳米TiO2与纳米银的混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纳米TiO2与纳米银的粒径均为2?10纳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有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在壳本体I的表面喷涂光触媒之前,首先要在壳本体表面喷涂一层抗氧化层,之所以采取这个技术手段原因如下:从光触媒高效光催化氧化的机理角度考虑,就会发现如果光触媒直接与手机外壳接触,由于手机外壳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而有机高分子材料通常的耐氧化性是比较差的,因此,光触媒的强氧化性有可能会对其产生明显的氧化破坏作用,这样就会使壳本体的本体性能劣化,通常的表现是壳本体的物理机械性能会有较明显的下降,如此这般,最终可能会导致发生手机外壳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不良后果。另外,在选择喷涂方法时,选择了喷涂法成膜,喷涂法的最大优点是可常温成膜,不需热处理。这是因为手机外壳的原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不耐高温,因此像需要高温热处理的浸溃提拉成膜法就不适合应用在手机外壳的涂膜上。本技术中,抗氧化层2是由具有亲水性的纳米SiO2表面涂层材料组成。在涂层施工时可以使用喷气枪或涂布手工涂擦的方式,在壳本体表面施工后在常温下放置5分钟左右,让液体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挥发,与大气中的水分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利用它的自我交联性,形成干燥状态,最终在壳本体表面形成一层很薄、肉眼无法看到的SiO2薄膜层,而SiO2薄膜层的抗氧化性是相当优异的,这就保护了壳本体底材不会被光触媒进行氧化破坏作用。最后喷涂光触媒前应保证底面材料的清洁,有一定的亲水性,以便光触媒涂层液的附着。喷涂技术要合理,喷涂量不要过多过少,保持均匀喷涂;一次不要喷涂过多,否则影响成膜,可少量多次,以保证喷涂效果。喷涂过光触媒的手机外壳,在可见光的作用下能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杀灭多种细菌。可以这样说,本技术的抗菌手机外壳时时都在自我消毒,细菌、病毒在它这里是没有任何生存空间的。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本体;抗氧化层,喷涂在所述壳本体的表面上;以及光触媒层,喷涂在所述抗氧化层上;其中,所述抗氧化层为一纳米二氧化硅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本体; 抗氧化层,喷涂在所述壳本体的表面上;以及 光触媒层,喷涂在所述抗氧化层上; 其中,所述抗氧化层为一纳米二氧化硅薄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层的厚度为0.05?0.2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层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10纳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军,李文发,田农,
申请(专利权)人:孔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