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膜、超薄型液晶背光单元和便携式计算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光膜、超薄型液晶背光单元和便携式计算机。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普及了从背面照射液晶层而使其发光的背光方式,在液晶层的下侧的面一侧安装有侧光型、正下方型等背光单元。通常如图5所示,所述的侧光型背光单元110包括位于液晶显示部最背面的顶板116、配置在所述顶板116的表面的反射片115、配置在所述反射片115的表面的导光板111、以及向所述导光板111的端面照射光的光源117(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77130号)。在所述图5的侧光型背光单元110中,光源117照射并入射到导光板111中的光在导光板111内传输。所述传输的光的一部分从导光板111的背面射出,被反射片115反射,重新入射到导光板111中。为了提高具备所述的液晶显示部的便携式计算机的便携性和便利性,对所述便携式计算机要求薄型化和轻量化,伴随与此,对液晶显示部也要求薄型化。特别是在被称为超极本(注册商标)的、壳体的最厚部分为21mm以下的超薄型便携式计算机中,希望液晶显示部的厚度为从4mm到5mm的程度,对组装到液晶显示部中的侧光型背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膜是把从端面入射的光线从表面大体均匀地射出的、平均厚度为600μm以下的超薄型液晶背光单元用的导光膜,含有主要成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树脂以及抗氧化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树脂,以0.01质量份以上0.1质量份以下的比例含有所述抗氧化剂,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2.0×104以上5.0×104以下,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到的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树脂的按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之比(Mw/Mn)为1.0以上2.5以下,所述导光膜是通过挤出成形法成形的。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25 JP 2013-0352091.一种导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膜是把从端面入射的光线从表面大体均匀地射出的、平均厚度为600μm以下的超薄型液晶背光单元用的导光膜,含有主要成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树脂以及抗氧化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树脂,以0.01质量份以上0.1质量份以下的比例含有所述抗氧化剂,所述导光膜还含有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10000以下的聚苯乙烯系树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树脂,以0.1质量份以上3质量份以下的比例含有所述聚苯乙烯系树脂,所述导光膜还含有热塑性聚丙烯酸系树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树脂,以0.01质量份以上1质量份以下的比例含有所述热塑性聚丙烯酸系树脂,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2.0×104以上5.0×104以下,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到的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树脂的按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之比Mw/Mn为1.0以上2.5以下,所述导光膜是通过挤出成形法成形的,表面具有波形微细调制结构,微细调制结构的山脊线间隔为1mm以上500mm以下,以微细调制结构的多个山谷线通过的近似虚拟面为基准的山脊线的平均高度为5μm以上40μm以下,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