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739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光纤适配器,包括外壳体和套筒,套筒外壁上设有环状凸起,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台阶部,外壳体通过内螺纹螺接设有挡环,所述环状凸起固定设于挡环与台阶部之间,所述套筒内设有薄板,所述薄板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薄板两侧分别设有衬套,所述两衬套的端部分别设有与套筒内壁过盈配合的圆筒,所述圆筒的筒壁向其中心凹陷形成弹性部,所述外壳体一端螺接设有第一防尘帽,外壳体的另一端螺接设有第二防尘帽,所述第二防尘帽与外壳体之间连接设有链条。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方便,便于加工且制造成本较低,使用时光纤端面不易磨损,耦合效率较高,防尘帽不易丢失,操作方便,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适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连接件
,特别涉及一种光纤适配器。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活动光纤连接器中需要一收一发与光电转换模块相连,在此过程中,适配器便成为了其中的桥梁,光纤连接器与适配器结合变构成了光纤连接器组件。目前公知的插拔式光纤适配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适配器,其结构主要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配合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配合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固定设有套筒,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与套筒同轴且连通的开口,为防止因灰尘等杂质进入套筒内影响传输质量,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可拆卸设有与相应开口对应的防尘盖。使用时首先卸下防尘盖,输入光纤连接器上的插针经上述其中一个开口插入套筒内,输出光纤连接器上的插针经上述另一个开口插入套筒内,使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的两个端面紧密接触,以使输入光纤发射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输出光纤中去。然而,现有插拔式光纤适配器由于结构设置不合理,在实际使用中均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由于套筒安装设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为防止套筒出现松动,加工时需要精确考虑容置腔的尺寸和容积,导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套设于外壳体(1)内的套筒(2),所述套筒(2)中部外壁上沿周向设有环状凸起(21),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环状凸起(21)相抵配合的台阶部(11),所述外壳体(1)的一端与台阶部(11)之间设有内螺纹(12),所述外壳体(1)通过内螺纹(12)螺接设有与环状凸起(21)相抵配合的挡环(3),所述环状凸起(21)固定设于挡环(3)与台阶部(11)之间,所述套筒(2)内设有薄板(4),所述薄板(4)与套筒(2)呈同心同轴设置,所述薄板(4)的中心设有通孔(41),所述薄板(4)两侧分别设有与套筒(2)内壁过盈配合的衬套(5),所述薄板(4)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套设于外壳体(1)内的套筒(2),所述套筒(2)中部外壁上沿周向设有环状凸起(21),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环状凸起(21)相抵配合的台阶部(11),所述外壳体(1)的一端与台阶部(11)之间设有内螺纹(12),所述外壳体(1)通过内螺纹(12)螺接设有与环状凸起(21)相抵配合的挡环(3),所述环状凸起(21)固定设于挡环(3)与台阶部(11)之间,所述套筒(2)内设有薄板⑷,所述薄板(4)与套筒(2)呈同心同轴设置,所述薄板(4)的中心设有通孔(41),所述薄板(4)两侧分别设有与套筒(2)内壁过盈配合的衬套(5),所述薄板(4)通过两衬套(5)配合固定设于套筒(2)内,所述两衬套(5)的端部分别设有与套筒(2)内壁过盈配合的圆筒(6),所述圆筒(6)的筒壁向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军亮
申请(专利权)人:奉化市宇达高科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