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光纤适配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开口腔体,所述开口腔体内或者所述开口腔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弹性封挡所述开口腔体的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包括共同封挡于所述开口腔体处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腔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腔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适配器,其可防止人眼直视光纤适配器内的激光,安全可靠性高,而且还可防止外部的灰尘等杂质进行光纤适配器内部并附着于光纤上而影响光纤的通信性能,利于降低光纤适配器的连接损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纤适配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活动挡板结构的光纤适配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网络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近年来,为了实现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灵活连接的需要,开发了光纤与光纤之间的活动连接器,我们一般称为光纤适配器,主要应用包括通讯、局域网、光纤到户、高质量视频传输、光纤传感、检测仪器仪表、CATV (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 共用天线电视)等。光纤适配器,其具有供光纤接头插入的开口腔体。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端口处通过塑料的插拔式塞子或保护帽,以对光纤适配器起到保护及防尘的作用。但由于使用和施工过程中光纤适配器的开口腔体一端经常需要插拔,而光纤适配器中的陶瓷开口管需要做好严格的防护,因此端口在不使用的时候需要插上塞子或盖上保护帽,尤其在施工环境比较恶劣的机房,灰尘进入陶瓷开口管后会影响光纤适配器的连接损耗。同时,在光纤到户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光纤适配器将安装于每家每户的光纤接入面板上,作为日常使用的网络端口,光纤插拔次数多。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如果眼睛直视开口腔体的端口内,光纤内工作中的激光会灼伤人的眼睛。因此不用的时候需要及时盖上端口的保护帽,但是现有的插拔式保护帽具有容易丢失,容易被忽视(忘记盖上)的缺点,产品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纤适配器,其可防止人眼直视光纤适配器内的激光,安全可靠性高,而且还可防止外部的灰尘等杂质进行光纤适配器内部并附着于光纤上而影响光纤的通信性能,利于降低光纤适配器的连接损耗。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用于供光纤插入的开口腔体,所述开口腔体内或者所述开口腔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弹性封挡所述开口腔体的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包括共同封挡于所述开口腔体处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腔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腔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具体地,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均朝所述开口腔体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门板的边缘与第二门板的边缘之间相贴接触;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之间呈“V”字形设置。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相贴接触的边缘设置有活动咬合结构,所述活动咬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板边缘处的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板边缘处的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块相配合,所述第—块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具体地,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之间相对所述开口腔体的开口方向错位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均分别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弹性件为扭转弹簧,其具有螺旋部和连接于所述螺旋部的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所述转动轴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门板、第二门板,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转动轴的中段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螺旋部卡入的缺口。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门板、第二门板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一弹臂卡设并抵顶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弹臂抵顶于所述壳体组件。具体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本体和防尘帽主体,所述防尘帽主体固定卡套于所述本体的一端,所述本体与所述防尘帽主体共同界定形成所述开口腔体;所述本体与所述防尘帽相向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转动轴卡入的卡口。更具体地,所述本体与所述防尘帽主体之间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外周壁的导槽以及设置于所述防尘帽内周壁的导轨,所述导槽设置有至少两条且其宽度不同,所述导轨与所述导槽相匹配。更具体地,所述本体内固定设置有衬管,所述衬管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设置有陶瓷开口管;所述本体的侧壁对应于所述衬管处,开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处固定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安装窗口的盖板。更具体地,所述防尘帽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的外侧还套设有可压紧于所述盖板的弹片构件,所述弹片构件的两侧设置有弹臂。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纤适配器,其通过设置可弹性封挡于开口腔的第一门板、第二门板,一方面可防止人眼直视光纤适配器内的激光,安全可靠性高,而且还可防止外部的灰尘等杂质进行光纤适配器内部并附着于光纤上而影响光纤的通信性能,利于降低光纤适配器的连接损耗。当将光纤接头自开口腔体插入本技术所提供的光纤适配器时,光纤接头可将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推开,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在光纤接头的作用下压缩弹性件并向开口腔内转动,光纤接头可与光纤适配器内的另一光纤相连接。而将光纤接头自开口腔体中拔出时,在弹性件的复位作用下,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可以及时自动随光纤接头的拔出而弹起,以及时封闭光纤适配器中开口腔体的端口,阻挡激光射出,以防止人眼直视激光而损伤眼睛,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产品可靠性高。而且由于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均转动连接于壳体组件上,其不会脱落、丢失,且在光纤接头插入时自动翻转打开,在光纤接头拔出时第一门板、第二门板自动复位,杜绝了现有技术中保护帽容易丢失、保护帽容易忘记盖上的隐患。通过应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光纤适配器,即使非专业人员插拔光纤接头,也不会导致激光灼伤眼睛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的装配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的另一装配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的半剖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插入光纤接头时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中壳体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中第一门体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中第一门体的另一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中第二门体的立体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中第二门体的另一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适配器,其可为SC(Standard Connector)型光纤适配器等。本实施例中,以SC型光纤适配器为例,以阐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图1 图3和图6所不,上述光纤适配器包括壳体组件100,壳体组件100具有用于供光纤插入的开口腔体101,光纤适配器的一端可以用于固定连接光纤,另一端的开口腔体101可作为活动插接端口,以便于活动光纤接头910插入、连接。开口腔体101内或者开口腔体101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弹性封挡开口腔体101的挡板结构,挡板结构包括共同封挡于开口腔体101处的第一门板210和第二门板220,第一门板210转动连接于开口腔体101的一侧,第二门板220转动连接于开口腔体101的另一侧;第一门板210与壳体组件100之间、第二门板220与壳体组件100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230。开口腔体101中未插入光纤接头910时,在弹性件230的复位作用下,第一门板210、第二门板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用于供光纤插入的开口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腔体内或者所述开口腔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弹性封挡所述开口腔体的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包括共同封挡于所述开口腔体处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腔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腔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丁深根,宋启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