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719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显示区域和探测区域,位于显示区域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位于探测区域的红外光探测元件,其中,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在OLED显示面板的每个像素内部集成用于发射红外光的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用于接收红外光线的红外光探测元件,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显示器的外部增设电路板和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的红外触摸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体积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显示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作为信息来源的发展,触摸屏以其易于使用、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等优点,使得系统设计师们越来越多的感到使用触摸屏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随着电容式触摸屏的成功,人机交互已经离不开显示器的触控功能。为了更低成本和更方便的实现显示器的触摸,业界一直在寻求显示和触摸的最佳集成方案,随着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发展日渐成熟,发展空间有限,光学触摸屏技术逐渐成为技术研究上的一大执占。常见的光学触摸屏为红外触摸屏,红外触摸屏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位置。如图1所示,现有的红外触摸屏在显示器的前面安装一个电路板外框,电路板在屏幕四边排布红外发射管11和红外接收管12,红外发射管11和红外接收管12 —一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用户在触摸屏幕时,手指就会挡住经过触摸位置13的横竖两条红外线,此时可以判断出触摸点在屏幕上的位置,任何触摸物体都可改变触点上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摸屏操作。专利技术人发现,虽然红外触摸屏技术已经出现较长一段时间,但由于红外触摸屏体积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红外触摸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红外发光单元与红外接收单元集成在显示器内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降低红外触摸屏的体积及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分为显示区域和探测区域;位于所述基板显示区域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每个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存储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的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表面的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基板探测区域的红外光探测元件,所述红外光探测元件包括:第三晶体管、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电连接的红外光探测单元,所述红外光探测单元包括红外光探测第一电极、与所述红外光探测第一电极相连的红外光感应层和与所述红外光感应层相连的红外光探测第二电极;其中,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优选地,所述红外光探测单元的红外感应层的材料体系为碲锌镉汞系、铝镓铟砷系、铟镓砷磷系、铝镓铟磷系、铟镓砷锑系、铝镓砷锑系或硅锗系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红外光探测单元的结构为PIN光电二极管、异质结光电晶体管、雪崩光电二极管、量子阱红外探测器、量子级联红外探测器和超晶格红外探测器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有机发光层材料为三价线态的稀有金属化合物。优选地,所述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兀件中的有机发光层材料为Ir(III)化合物。优选地,每个像素单元中包括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且所述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的排列方式为RGB条状排列方式。优选地,每个像素单元中包括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且所述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排列方式为RGB交错排列方式。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基板,所述基板上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区域,每个像素区域均分为显示区域和探测区域;在每个像素区域的显示区域形成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在每个像素区域的探测区域形成第三晶体管和探测单元的红外探测第一电极和红外探测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二晶体管上形成第一导电膜,图案化所述第一导电膜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并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在所述第三晶体管上形成红外光感应膜;图案化所述红外光感应膜形成红外光感应层,所述红外光感应层位于所述探测区域,并连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一电极层外的区域上和探测区域的红外光感应层上形成介电层;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图案化有机发光层;在所述图案化有机发光层和所述介电层上形成第二导电膜,图案化所述第二导电膜形成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图案化有机发光层上。优选地,形成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的具体步骤为:在所述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和探测区域中分别形成图案化的多晶硅层;形成栅极绝缘层,覆盖所述图案化多晶硅层和所述基板;在各个所述多晶硅层中形成多个源极或漏极区域;在各个所述图案化多晶硅层的上方的所述栅极绝缘层表面上分别形成一个栅极;在所述栅极和所述栅极绝缘层表面上形成层间绝缘层;蚀刻所述层间绝缘层与所述栅极绝缘层,以在多个所述源极或漏极区域上形成多个第一孔洞;在所述多个第一孔洞中与部分所述层间绝缘层上形成图案化的源极或漏极导电层;在所述图案化源极或漏极导电层和所述层间绝缘层上形成保护层;蚀刻所述保护层,在所述图案化源极或漏极导电层上形成多个第二孔洞。优选地,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红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蓝光发光层和红外光发光层,且所述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图案化有机发光层采用的是蒸镀工艺或打印工艺。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膜为透明导电膜,所述第二导电膜为金属导电膜。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膜为金属导电膜,所述第二导电膜为透明导电膜。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在OLED显示面板的每个像素内部集成用于发射红外光的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用于接收红外光线的红外光探测元件,在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正常显示时,该像素内的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也同时发光,当手指或者其他物体靠近该像素时,将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反射到该像素内的红外光探测单元上,红外光探测单元接收红外光后导通,从而判断触摸的位置,实现显示和触摸功能。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的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红外光探测元件均与OLED显示面板内的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兀件和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兀件同时形成,即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兀件和红外光探测元件集成在所述OLED显示面板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显示器的外部增设电路板,再设置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形成的红外触摸装置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体积更小。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制造方法,仅需在制作OLED显示面板的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的过程中,改变光刻图案或增加膜层结构即可,无需增加外部电路板、多个红外发射管和多个红外接收管,从而能够节省红外触摸屏的制作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带红外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分为显示区域和探测区域;位于所述基板显示区域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每个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存储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的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表面的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基板探测区域的红外光探测元件,所述红外光探测元件包括:第三晶体管、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电连接的红外光探测单元,所述红外光探测单元包括红外光探测第一电极、与所述红外光探测第一电极相连的红外光感应层和与所述红外光感应层相连的红外光探测第二电极;其中,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分为显示区域和探测区域; 位于所述基板显示区域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每个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存储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的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表面的第二电极层; 位于所述基板探测区域的红外光探测元件,所述红外光探测元件包括:第三晶体管、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电连接的红外光探测单元,所述红外光探测单元包括红外光探测第一电极、与所述红外光探测第一电极相连的红外光感应层和与所述红外光感应层相连的红外光探测第二电极; 其中,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探测单元的红外感应层的材料体系为碲锌镉汞系、铝镓铟砷系、铟镓砷磷系、铝镓铟磷系、铟镓砷锑系、铝镓砷锑系或硅锗系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探测单元的结构为PIN光电二极管、异质结光电晶体管、雪崩光电二极管、量子阱红外探测器、量子级联红外探测器和超晶格红外探测器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有机发光层材料为三价线态的稀有金属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有机发光层材料为Ir(III)化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像素单元中包括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且所述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兀件的排列方式为RGB条状排列方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像素单元中包括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红外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且所述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和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生苏君海黄亚清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