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储运机(2)的接合-制动单元(3),其用于借助连续的牵引器件(7)驱动和制动至少一个设置成用于运输在储运机(2)的辊道(1)上件货(4)的辊子(5),其中,接合-制动单元(3)在运行中通过在驱动辊(9)处的连续的驱动-牵引器件(8)持续地驱动、且构造成在接合的运行状态中用于将驱动辊(9)围绕轴(16)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从动辊(11)处以及在制动运行状态中用于在接合-制动单元(3)的壳体(17)处制动从动辊(11),其中,从动辊(11)通过连续的牵引器件(7)与辊子(5)相连接,其中,第一操纵器件构造成用于使从动辊(11)沿着轴(16)朝壳体(17)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将接合-制动单元(3)置于其制动运行状态中,并且其中,第二操纵器件构造成用于使从动辊(11)沿着轴(16)朝驱动辊(9)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将接合-制动单元(3)置于其接合的运行状态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储运机的接合-制动单元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储运机(Staufbrderer)的接合-制动单元,其用于借助连续的牵引器件驱动和制动至少一个设置成用于运输在储运机的辊道上的件货的辊子,其中,接合-制动单元在运行中通过在驱动辊处的连续的驱动-牵引器件持续地驱动、且构造成在接合的运行状态中用于将驱动辊围绕轴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从动辊处以及在制动运行状态中用于在接合-制动单元的壳体处制动从动辊,其中,从动辊通过连续的牵引器件与辊子相连接。
技术介绍
文献EP I 314 663 Al公开了这样一种接合-制动单元,在其中,不仅第一操纵器件而且第二操纵器件均由可电操纵的接合磁体形成。传递盘和从动辊与接合-制动单元的轴抗扭地相连接。驱动辊借助四个球轴承不仅朝轴而且朝壳体支承成可转动、且布置在传递盘与从动辊之间。在制动运行状态中,弹性受载地支承在传递盘处的制动衬通过接合磁体中的一个吸到壳体的制动盘处,由此制动衬制动传递盘并利用该制动盘制动从动辊。在接合的运行状态中,使弹性受载地支承在传递盘处的接合衬通过其他的接合磁体吸到驱动辊的接合盘处,由此驱动传递盘,且利用该传递盘由驱动辊驱动从动辊。通过抗扭地连接传递盘与从动辊使从动辊相应利用传递盘来制动,或由驱动辊携带从动辊。已知的接合-制动单元具有这样的缺点:其由于其大量的单件在制造方面很昂贵且很复杂。制动衬和接合衬的弹性的支承部在更长的使用时间的情况下经受老化,因此,在弹力减弱的情况下出现接合-制动单元的滑动的制动和接合和由此引起的失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有利和可靠的接合-制动单元,在其中,避免上述的缺点。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由此实现,即第一操纵器件构造成用于使从动辊沿着轴朝壳体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将接合-制动单元置于其制动运行状态中,并且其中,第二操纵器件构造成用于使从动辊沿着轴朝驱动辊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将接合-制动单元置于其接合的运行状态中。由此获得这样的优点:可通过使从动辊沿着接合-制动单元的轴的简单的且可可靠地实现的移动将接合-制动单元置于其制动运行状态以及其接合的运行状态中。在成为整体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合-制动单元中,至少传递盘的部件以及制动衬和接合衬的弹性装置(Federung)取消根据现有技术的结构,因为传递盘的功能通过可移动的从动辊同时得到满足。由此明显削减部件的数量,且尤其还在至少相同的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削减在每次制动过程或加速过程中所要制动或加速的重量。在此,例如不仅拉簧或压簧、带有负压或过压的活塞-缸体单元而且电磁体可用作用于使从动辊移动的操纵器件。然而,已经证实为特别有利的是:第一操纵器件通过利用过压运行的活塞-缸体单元来实现,而第二操纵器件通过压簧来实现。由此达到从动辊和因此储运机的辊子在运行时间之外或在储运机的能源供应中断时由压簧来制动。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具有这样的优点:从动辊或者通过可由强有力的压簧实现的大的制动压力可靠地来制动,或者通过可利用集成的活塞-缸体单元实现的大的压紧力来可靠地接合。将集成到接合-制动单元的活塞-缸体单元设置为第一操纵器件和/或第二操纵器件具有这样的优点:仅必需非常少的体积的压缩空气,以便将接合-制动单元从一种运行状态置于到另一运行状态中。由于更少地需要压缩空气,接合-制动单元可特别高能效地运行。此外,特别有利的是使用用于接合盘和制动盘的这样的材料,其不是通过材料损耗而是通过弹性的和热的能量转换来耗散需在接合和制动时引开的接合能或制动能的主要部分。在此,可特别好地使用弹性体,例如聚氨酯。组合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操纵器件的大的压力和使用具有弹性特性的、用于制动盘和接合盘的材料在实际的实现方案中即使在运输很重的件货(StUckgut)时也取得出乎意料地好的加速和制动值,并且比起传统的接合-制动单元能够实现明显更长的使用时间。同样已经证实为非常有利的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合-制动单元中,从动辊靠近接合-制动单元的固定器件设置在辊道的框架处,且因此比驱动辊设置得更靠近固定器件。由此可利用整个的输送辊宽度来运输件货。【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的其他的有利的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带有接合-制动单元的储运机的辊道;图2以斜视图显示了根据图1的辊道的三个辊子和接合-制动单元;图3以侧视图和斜视图显示了根据图1的辊道的接合-制动单元;图4以截面图显示了根据图1的辊道的接合-制动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意地显示了带有接合-制动单元3的储运机2的辊道I的区段。利用储运机2运输件货4 (例如从仓库运输至委托地)、使件货4从两条传送带聚集到一条上。为了防止件货4相撞,对件货在辊道I的确定的区段中相应进行加速和制动。辊道I的在图1中所示的区段具有八个辊子5,其借助连续的牵引器件6相互连接。上级的控制装置预定控制信息:应何时对辊道I的辊子5进行制动或加速。为了相应地驱动辊子5,储运机2具有接合-制动单元3,其经由两个通过V形带形成的连续的牵引器件7与辊子5相连接。接合-制动单元3在运行中通过在驱动辊9处的连续的驱动-牵引器件8持续地驱动,且接合-制动单元3构造成在接合的运行状态中用于将驱动辊9的旋转运动借助接合盘10传递到从动辊11处并通过连续的牵引器件传递到辊子5处。借助图2至4对接合-制动单元3的构造进行进一步说明。图2以斜视图显示了根据图1的辊道I的三个辊子5和接合-制动单元3。不仅辊子5而且接合-制动单元3均固定在辊道I的框架12处。辊子5为了运输件货4而处在一个平面上,而接合-制动单元3在该平面之下利用形成固定器件的螺栓-螺母组合13固定在框架12处。接合-制动单元3如此构造,即从动辊11在固定器件与驱动轮9之间直接布置在辊道I的框架12旁边。由此取得这样的优点:基本上可将框架12的整个宽度用作用于件货4的辊子5的支承面。图4以截面图显示了根据图1的辊道I的接合-制动单元3。接合-制动单元3具有驱动辊9,其借助球轴承14和15可转动地支承在轴16上。用于驱动驱动辊9的、例如由扁平带或齿带形成的驱动-牵引器件8在图4中并未示出。轴16作为接合-制动单元3的壳体17的一部分与活塞-缸体单元19的缸体18构造成一体。在此,壳体壁的一部分形成缸体18,在其中设置成活塞20可在轴16上线性移动。在压缩空气口 21处联接有压缩空气管路,其管道压力通过压缩机产生并借助设置在压缩机与压缩空气口 21之间的阀通过上级的控制装置来控制。在活塞20上通过两个球轴承22和23可转动地支承地设置有从动辊11。压簧24压到可线性移动的活塞20上,由此将从动辊11在壳体17处压到制动盘25处,且从动辊11在制动运行方式下被制动。如果将相当大的气压通过压缩空气口 21导引到缸体18中,那么活塞20克服压簧24的弹力移动并将接合盘10压向驱动辊9。在接合-制动单元3的这种接合的运行状态中,驱动辊9的旋转运动通过接合盘10、从动辊11和在图4中未示出的V形带给出到辊子5处。密封圈26和27密封缸体18朝轴16和壳体17的内壁的内腔。利用仅仅一个螺母28拧紧接合-制动单元3的所有部件,由此可很容易地进行维修。此外,接合-制动单元3在结构上特别有利的是:除了接合盘10由很轻的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储运机(2)的接合‑制动单元(3),其用于借助连续的牵引器件(7)驱动和制动至少一个设置成用于运输在储运机(2)的辊道(1)上的件货(4)的辊子(5),其中,接合‑制动单元(3)在运行中通过在驱动辊(9)处的连续的驱动‑牵引器件(8)持续地驱动、且构造成在接合的运行状态中用于将驱动辊(9)围绕轴(16)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从动辊(11)处以及在制动运行状态中用于在接合‑制动单元(3)的壳体(17)处制动从动辊(11),其中,从动辊(11)通过连续的牵引器件(7)与辊子(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操纵器件构造成用于使从动辊(11)沿着轴(16)朝壳体(17)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将接合‑制动单元(3)置于其制动运行状态中,并且其中,第二操纵器件构造成用于使从动辊(11)沿着轴(16)朝驱动辊(9)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将接合‑制动单元(3)置于其接合的运行状态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0.27 AT A1584/20111.一种用于储运机(2)的接合-制动单元(3),其用于借助连续的牵引器件(7)驱动和制动至少一个设置成用于运输在储运机(2)的辊道(I)上的件货(4)的辊子(5),其中,接合-制动单元(3)在运行中通过在驱动辊(9)处的连续的驱动-牵引器件(8)持续地驱动、且构造成在接合的运行状态中用于将驱动辊(9)围绕轴(16)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从动辊(11)处以及在制动运行状态中用于在接合-制动单元(3)的壳体(17)处制动从动辊(11),其中,从动辊(11)通过连续的牵引器件(7)与辊子(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操纵器件构造成用于使从动辊(11)沿着轴(16)朝壳体(17)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将接合-制动单元(3)置于其制动运行状态中,并且其中,第二操纵器件构造成用于使从动辊(11)沿着轴(16)朝驱动辊(9)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将接合-制动单元(3)置于其接合的运行状态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制动单元(3),其特征在于,在从动辊(11)与壳体(17)之间设置有制动盘(25),和/或在从动辊(11)与驱动辊(9)之间设置有接合盘(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制动单元(3),其特征在于,第一操纵器件构造成在制动运行状态中用于将从动辊(11)压到壳体(17)处,和/或第二操纵器件构造成在接合的运行状态中用于将从动辊(11)压到驱动辊(9)处。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制动单元(3),其特征在于,第一操纵器件由弹簧形成,且尤其由压簧(24)形成,而第二操纵器件由集成在接合-制动单元(3)的活塞-缸体单元(19)形成,其活塞(20)沿着接合-制动单元(3)的轴(16)线性引导地、通过至少一个球轴承(12)可转动地支承从动辊(11),并且其中,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马蒂,J·伯格曼恩,W·沃克曼恩,
申请(专利权)人:克纳普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