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二次锂电池中过充电保护的阴极活性材料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LIB)过充电期间的热失控是汽车行业中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层状金属氧化物阴极材料,由于它们与电解质发生放热氧化反应的原因,发生热失控的风险较高。电池充电器通常在固定的电流或者在固定的功率下工作。考虑固定电流施加于含有锂金属氧化物的锂离子电池的情况。离开每个电极的总电流为在该电极中发生的所有电化学反应的总和。过充电期间在正电极处可能发生的反应包括:(1)锂离子从锂金属氧化物中抽出,(2)仅生成惰性气态物质的副反应,和(3)生成气体和/或在电流中断后可继续进行反应的物质的副反应。反应的相对速率取决于特定反应的局部电化学电位与氧化还原电位之间的差异,其是局部反应物和产物浓度的函数。对于锂金属氧化物的情况,一旦在氧化物的氧化还原电位下所有的锂已被抽出,则没有可能发生活性材料的进一步氧化。于是继续施加充电电流将致使电池电压升高到副反应以足以对抗所施加电流的速率发生的电位。该高电压可导致不需要的副反应,这些副反应生成在电流被中断后继续反应的物质,或者以过快的速率生成气体,有可能导致热失控。传统上,电解质添加剂已被用于商业级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保护。此类添加剂的例子有氧化还原对(redoxshuttle),其经由阴极与阳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分流过充电电流。此类化合物通常具有比正电极或阴极的充电结束电位高0.2-0.4V的氧化还原电位。在另一种方法中,聚合物前体(比如芳族化合物,如环己基苯和联苯)被电化学氧化,并此后在过充电的正电极上聚合,以形成防止电解质与正电极进一步反应的钝化膜。
技术实现思路
在第一方面,提供了包含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活性材料,包含锂金属氧化物和过充电保护添加剂,所述过充电保护添加剂具有的工作电压高于所述锂金属氧化物的工作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03 US 61/555,261;2012.10.30 US 13/664,2101.一种正电极,包含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和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物理混合物,所述物理混合物被涂在所述正电极的集电体上,并且其中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包括锂金属氧化物而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包括过充电保护添加剂,所述过充电保护添加剂具有的工作电压高于所述锂金属氧化物的工作电压,并且其中所述过充电保护添加剂是富Li层状氧化物、高电压尖晶石锂氧化物、橄榄石型磷酸盐或者它们的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电极,其中所述锂金属氧化物具有式LiMO2,其中M是Sc、Ti、V、Co、Mn、Fe、Ni、Cu、Zn、Al或者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电极,其中所述锂金属氧化物是锂钴氧化物、锂锰氧化物、锂镍锰钴氧化物或锂镍钴铝氧化物中的一个或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电极,其中所述过充电保护添加剂具有式xLi2M1O3·(1-x)LiM2O2,其中:M1是Mn、Ti、Zr或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M2是Mn、Ni、Co、Cr或它们的组合,并且x大于0且小于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电极,其中所述过充电保护添加剂具有式LiM3PO4,其中M3是Mn、Co、Ni、Fe、Zn、Cu、Ti、Sn、Zr、V、Al或它们的混合物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电极,其中所述混合物具有从1重量%至30重量%的所述过充电保护添加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电极,其中所述混合物包含从5重量%至20重量%的所述过充电保护添加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电极,其中所述混合物包含从7.5重量%至15重量%的所述过充电保护添加剂。9.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包含正电极活性材料混合物的正电极、包含负电极活性材料的负电极和电解质,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混合物包含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和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物理混合物,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包含锂金属氧化物而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包含过充电保护添加剂,所述过充电保护添加剂具有的工作电压高于所述锂金属氧化物的工作电压,并且其中所述过充电保护添加剂是富Li层状氧化物、高电压尖晶石锂氧化物、橄榄石型磷酸盐或者它们的组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电解质基本上不含防止过充电的电解质添加剂。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电解质基本上不含聚合物膜前体。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电解质基本上不含氧化还原对添加剂。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锂金属氧化物是锂钴氧化物、锂锰氧化物、锂镍锰钴氧化物、锂镍钴铝氧化物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中的一种。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混合物包含7.5重量%至15重量%的所述过充电保护添加剂。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电池是袋型电池、硬币型电池或棱柱形电池中的一种。16.一种制造电池阴极的方法,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特罗斯·哈拉克,赵成镇,弗雷德里克·C·博诺姆,默罕默德·塔古吉,大卫·R·布恩,史清芳,亚历山大·奈特彼·奈德迪,
申请(专利权)人:约翰逊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