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种植箱,包含有一具有多个第一插接部的底板、多个接杆,以及多个侧板,各该接杆具有一杆面、一上端面、一下端面、一设于该下端面的第二插接部,以及多个于该杆面呈开放状的组装沟槽,各该组装沟槽具有一位于该下端面的开放端,以及一相对于该开放端的封闭端,所述接杆的第二插接部是分别接设于该底板的第一插接部,各该侧板具有一板体,以及分别自该板体二侧缘凸出的二组装凸条,所述侧板的组装凸条是分别嵌设于所述接杆的组装沟槽;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是较现有的构件更少且更容易组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种植箱
本技术是与植物种植箱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结构较简单且较容易组装的植物种植箱。
技术介绍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编号为M366888的专利案,该专利提供一种植物种植箱,主要包含有一上框架、一下框架、多个连接上框架与下框架的接杆,以及分别插接于相邻的二该接杆之间的多个侧板,以形成一用以设置培养土及植物的容置空间。然而,如此的植物种植箱构件相当多,因此组装上稍嫌困难且费时。此外,前述专利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是能依据需求而拼接出不同尺寸,但必须在该上框架上还设置多个接扣才能进行拼接,甚至,当要拼接多个下框架时,更需在下框架亦设置多个接扣,如此一来,该植物种植箱构件更多且更难以组装。而且,该植物种植箱在不同的拼接态样下可能会需要方框形、门形或L形的上框架,因此,若使用者欲变换该植物种植箱的拼接方式而改变其尺寸,可能需再购买不同的上框架,如此在使用上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种植箱,其构件较少且较易组装。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种植箱,是较方便拼接成不同尺寸。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包含有一具有多个第一插接部的底板、多个接杆,以及多个侧板。各该接杆具有一杆面、一上端面、一下端面、一设于该下端面的第二插接部,以及多个于该杆面呈开放状的组装沟槽,各该组装沟槽具有一位于该下端面的开放端,以及一相对于该开放端的封闭端,所述接杆的第二插接部是分别接设于该底板的第一插接部。各该侧板具有一板体,以及分别自该板体二侧缘凸出的二组装凸条,所述侧板的组装凸条是分别嵌设于所述接杆的组装沟槽。其中该底板的第一插接部分别为一插孔,各该接杆的第二插接部为一自该下端面凸伸而出的插柱。其中该底板还具有多个插槽,各该插槽位于二该第一插接部之间,所述侧板的板体分别插设于一该插槽。其中该底板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设有一凸块,该第二侧面设有一与该第一侧面的凸块位置相对应且形状互补的嵌槽。其中该底板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以及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三侧面及一第四侧面,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三侧面分别设有二凸块,该第二侧面及该第四侧面分别设有二嵌槽,所述凸块及嵌槽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外围,且所述凸块分别与所述嵌槽位置相对应且形状互补。其中该底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底板的嵌槽具有一位于该上表面的开放端,以及一相对于该开放端的封闭端。其中各该接杆还具有一自该杆面凸出的拼接凸条,以及一于该杆面呈开放状的拼接沟槽,二该接杆分别以其拼接凸条及拼接沟槽而相嵌。其中各该接杆中,该拼接凸条具有一自该下端面朝该上端面的方向延伸的下区段,以及一自该下区段顶端延伸至该上端面的上区段,且该上区段的截面积大于该下区段的截面积,该拼接沟槽与该拼接凸条形状互补。其中各该接杆还具有一设于该上端面的第三插接部,二该接杆分别以其第二插接部及第三插接部而相互插接。其中各该侧板的板体的一上缘设有一第一插置部,各该侧板的板体的一下缘设有一第二插置部,二该侧板分别以其第一插置部及第二插置部而相互插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是较现有的构件更少且更容易组装。有关本技术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所述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技术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的一底板的局部立体图;图4及图5为本技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的一接杆从二不同角度看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的一侧板的立体图;以及图7为本技术一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号码,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其结构特征。请先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一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种植箱10包含有一概呈矩形的底板20、四支撑杆30、四接杆40、四侧板50,以及四遮板60。本实施例的植物种植箱10是用以形成一概呈矩形的容置空间12,以供使用者于该容置空间12内设置培养土及植物。然而,本技术的植物种植箱亦可设计成其他形状,因此,该底板20的形状不限为矩形,支撑杆30、接杆40、侧板50及遮板60的数量亦不限为四个。请参阅图2及图3,该底板20具有一上表面21及一下表面22,该底板20的四角落分别有一自该下表面22凸伸而出的凸柱23,以及一第一插接部24,每两相邻的第一插接部24之间还有一插槽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24分别为一于该上表面21呈开放状的插孔。所述凸柱23是分别插置于所述支撑杆30,以利用所述支撑柱30将该底板20垫高而悬空于地面上;然而,该植物种植箱10亦可不设有所述支撑柱30,且该底板20亦可不具有所述凸柱23。请参阅图4及图5,各该接杆40具有一杆面41 (在本实施例中包含有四侧面411、412、413、414)、一上端面42、一下端面43、一设于该下端面43的第二插接部44,以及于该杆面41呈开放状的二组装沟槽45 (在本实施例中设于侧面411、412)。在本实施例中,各该接杆40的第二插接部44为一自该下端面43凸伸而出的插柱。各该组装沟槽45具有一位于该下端面43的开放端451,以及一相对于该开放端451的封闭端452。请参阅图6,各该侧板50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板体52,以及分别自该板体52 二侧缘522凸出的二组装凸条54。所述侧板50是先分别以其板体52的下缘523插设于该底板20的插槽25,然后,各该接杆40的该二组装沟槽45分别与两相邻的组装凸条54相嵌,所述接杆40的第二插接部44再分别接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24。各该接杆40可(但不限于)还具有一设于该上端面42的第三插接部46,以于所述接杆40上再增设图中未示的四接杆40 (亦即原先的接杆40以其第三插接部46与增设于其上方的接杆40的第二插接部44相接),并于增设的接杆40之间再增设图中未示的四侧板50 (亦即增设的侧板50位于原先的侧板50上方),以将该植物种植箱10增高进而增大其容置空间12。在本实施例中,各该接杆40的第三插接部46与该底板20的第一插接部24同样为一插孔,然而,各该第一插接部24及第三插接部46亦可改为插柱,并将各该第二插接部44改为插孔。各该侧板50的板体52的上缘524及下缘523可(但不限于)还分别设有四第一插置部525及四第二插置部526 (数量不限),以将前述增设的侧板50的第二插置部526与原先的侧板50的第一插置部525相互插接,使得上下相接的侧板50连接得更稳固。在本实施例中,各该第一插置部525为一插槽,各该第二插置部526为一插板,但相反亦可。在所述接杆40的第三插接部46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底板,具有多个第一插接部;多个接杆,各该接杆具有一杆面、一上端面、一下端面、一设于该下端面的第二插接部,以及多个于该杆面呈开放状的组装沟槽,各该组装沟槽具有一位于该下端面的开放端,以及一相对于该开放端的封闭端,所述接杆的第二插接部分别接设于该底板的第一插接部;以及多个侧板,各该侧板具有一板体,以及分别自该板体二侧缘凸出的二组装凸条,所述侧板的组装凸条分别嵌设于所述接杆的组装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底板,具有多个第一插接部; 多个接杆,各该接杆具有一杆面、一上端面、一下端面、一设于该下端面的第二插接部,以及多个于该杆面呈开放状的组装沟槽,各该组装沟槽具有一位于该下端面的开放端,以及一相对于该开放端的封闭端,所述接杆的第二插接部分别接设于该底板的第一插接部;以及 多个侧板,各该侧板具有一板体,以及分别自该板体二侧缘凸出的二组装凸条,所述侧板的组装凸条分别嵌设于所述接杆的组装沟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板的第一插接部分别为一插孔,各该接杆的第二插接部为一自该下端面凸伸而出的插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板还具有多个插槽,各该插槽位于二该第一插接部之间,所述侧板的板体分别插设于一该插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板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设有一凸块,该第二侧面设有一与该第一侧面的凸块位置相对应且形状互补的嵌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板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以及朝向相反方向的一第三侧面及一第四侧面,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源,
申请(专利权)人:陈东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