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正反向旋转的针织机喷气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用圆筒针织机的除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交替作正向或反向转动,因而可高效清除针织机粉尘的可正反向旋转的针织机喷气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织行业中使用着各种类型的针织机,其在织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纱毛,且纺织原料表面附着的纱毛也会在织造过程中散落,不断产生的纱毛如不及时清理,将会堆积在机器的针槽、送纱器、纱嘴等许多部位及布料表面而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并造成加工布料的次点增多,而且也会污染针织机及周围环境,并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对于机台表面及纺织原料表面的除尘,现有针织机普遍采用多台风扇除尘方式,即在一个旋转的环形框架上的不同位置间隔地装设有多台风扇,当环形框架旋转时,每台风扇只在特定的圆周内做二维旋转。这种二维旋转的除尘方式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这类装置的除尘风扇多达6?8台,不仅占用了机台上方的大量空间,显得杂乱无章,且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噪音,并消耗了较多的电能。且由于不可能布设更多的风扇,而形成一些除尘死角,影响了除尘效果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交替进行正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正反向旋转的针织机喷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旋转机构(10)及与之连接的控制机构(20),所述旋转机构(10)设置在针织机机台中央,旋转机构(10)上连接有第一喷气除尘装置(31)、第二喷气除尘装置(32),所述旋转机构(10)为正反向旋转机构,其在所述控制机构(20)控制下以设定的时间、角度或转动圈数交替进行正转或反转,并带动喷气除尘装置(30)同步转动,对机台(100)进行旋转式除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正反向旋转的针织机喷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旋转机构(10)及与之连接的控制机构(20),所述旋转机构(10)设置在针织机机台中央,旋转机构(10)上连接有第一喷气除尘装置(31)、第二喷气除尘装置(32),所述旋转机构(10)为正反向旋转机构,其在所述控制机构(20)控制下以设定的时间、角度或转动圈数交替进行正转或反转,并带动喷气除尘装置(30)同步转动,对机台(100)进行旋转式除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向旋转的针织机喷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0)包括电机(11)、电机支架(12)、立柱(13)、轴套(14)、第一齿轮组(15)、第二齿轮组(16)及旋转体(17),所述电机(11)为可正反转电机,其固定在电机支架(12)上,所述轴套(14)固定于机台(100)中央的立柱(10)上,在轴套(14)上端面设有第一进气口( 141)及第二进气口(142),所述电机支架(12)固定在轴套(14)上,所述第一齿轮组(15)设置在旋转体(17)上端,并与电机(11)及第一喷气除尘装置(31)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组(32)设置在旋转体(17)下端,并与第二喷气除尘装置(32)连接,旋转体(17)设于第一齿轮组(31)、第二齿轮组(32)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正反向旋转的针织机喷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15)包括第一主动齿轮(151)与之哨合的第一从动齿轮(152),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51)为小齿轮,其装在电机(11)的电机轴(111)上,第一从动齿轮(152)为大齿轮,其固定在旋转体(17)的顶部;所述第二齿轮组(16)包括两个第二主动齿轮(161、162)、与两个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固定齿轮(163)及固定在所述旋转体(17)外侧的第一连接座(164)、第二连接座(165),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61、162)为小齿轮,它们分别装在第一连接座(164)、第二连接座(165)的底部;固定齿轮(163)为大齿轮,其置于旋转体(17)下部,并与立柱(13)固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正反向旋转的针织机喷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17 )包括筒体(171)、上轴承(172 )及下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德泉,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万达利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