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振光复用的微型光学引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6622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投影显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偏振光复用的微型光学引擎系统。其特征在于:照明光源发出的光束经过锥形光棒的匀光和预准直后被准直透镜组再准直,匀光准直后的光束经偏振光转换器后从非偏振光转换成一种偏振态的偏振光,经后续的中继透镜组和PBS棱镜被收集传递至微显示芯片表面并形成均匀的准直照明,微显示芯片上的图像再经过投影物镜放大成像在屏幕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照明光源发出的光束在进入PBS棱镜前便已经转换为同一偏振态的偏振光,从而将另一偏振态的偏振光也再次利用起来,避免了传统液晶类型的微型光引擎照明系统中的光束进入PBS棱镜后有近一半的另一偏振态的光被浪费掉的情况。(*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偏振光复用的微型光学引擎系统
本技术属于投影显示
,具体为一种基于偏振光复用的微型光学引擎系统。
技术介绍
投影技术发源于19世纪早期,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的技术和流行的基础上推广开来的。目前,微显示芯片的投影显示技术的出现,使得小型化和高分辨率的投影显示成为可能。基于微显示芯片的投影显示技术是将对角线尺寸为0.20-0.60英寸的微显示芯片所产生的图像放大后投影在屏幕上。它结合了光学和成熟的半导体技术,是一种性价比高的实现大尺寸高分辨率显示的途径。对于当前的微型投影光引擎而言,要保持较低成本,液晶类型(LCoS及LCD)的微型投影光引擎是很好的选择,但在这类型光引擎中有一半左右的偏振光无法被利用,光引擎的亮度是制约其应用范围的最大障碍。因此,如何解决液晶类型微型投影光引擎的光效率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提高微型投影光引擎效率的方法是应用复眼PCS(偏振转换系统)、偏振干涉滤光片及高分子偏振光转换膜等。具体专利:专利1:CN 101782688 A ;专利2:CN102141723 A ;专利 3:CN 103293843 A ;专利 4:CN 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偏振光复用的微型光学引擎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照明光源(1)、锥形光棒(2)、准直透镜组(3)、偏振光转换器(4)、中继透镜组(5)、PBS棱镜(6)、微显示芯片(7)、以及投影物镜(8),照明光源(1)发出的光束经过锥形光棒(2)的匀光和预准直后被准直透镜组(3)再准直,匀光准直后的光束经偏振光转换器(4)后从非偏振光转换成一种偏振态的偏振光,经后续的中继透镜组(5)和PBS棱镜(6)被收集传递至微显示芯片(7)表面并形成均匀的准直照明,微显示芯片(7)上的图像再经过投影物镜(8)放大成像在屏幕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偏振光复用的微型光学引擎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照明光源(I)、锥形光棒(2)、准直透镜组(3)、偏振光转换器(4)、中继透镜组(5)、PBS棱镜(6)、微显示芯片(7)、以及投影物镜(8),照明光源(I)发出的光束经过锥形光棒(2)的匀光和预准直后被准直透镜组(3)再准直,勻光准直后的光束经偏振光转换器(4)后从非偏振光转换成一种偏振态的偏振光,经后续的中继透镜组(5)和PBS棱镜(6)被收集传递至微显示芯片(7)表面并形成均匀的准直照明,微显示芯片(7)上的图像再经过投影物镜(8)放大成像在屏幕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光复用的微型光学引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光棒(2)为锥形,其截面为矩形或五边形,且锥形光棒(2)出射端端面面积大于等于入射端端面面积,锥形光棒(2)为实心或空心,实心锥形光棒材料为玻璃或塑料;所述的照明光源(I)与锥形光棒(2 )的入射端端面紧贴或分开,或照明光源(I)埋入锥形光棒(2 )入射端端面内一定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光复用的微型光学引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光棒(2)出射端端面与准直透镜组(3)的第一片透镜分开一定的距离,准直透镜组(3)的第一片透镜靠近锥形光棒(2)的光学面是平面;或者锥形光棒(2)的出射端端面与准直透镜组(3)的第一片透镜胶合在一起,准直透镜组(3)的第一片透镜的胶合光学面为平面;或者锥形光棒(2)与准直透镜组(3)的第一片透镜都采用光学塑料材质,二者合为一个零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光复用的微型光学引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光源(I)发出的光束直接进入锥形光棒(2),能够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字张丽周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景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