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轮轮廓曲线绘图仪,属于绘图仪器领域。所述绘图仪包括:底座、曲线模块、支架、画笔、拉线、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转动轴、设置在转动轴上的第一滑轮和画板、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滑轮、以及动力装置;底座上设有滑槽,曲线模块与底座通过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架设置在滑槽的一端,拉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上,拉线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后固定在曲线模块上;曲线模块上设有曲线开口,支架包括伸缩杆、横杆和限位杆,画笔设于横杆的一端,限位杆的一端与横杆垂直连接,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曲线开口滑动连接,伸缩杆的一端与横杆垂直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画笔的笔尖与画板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凸轮轮廓曲线绘图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绘图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凸轮轮廓曲线绘图仪。
技术介绍
凸轮是一种机械回转或滑动件,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被称为凸轮机构。凸轮机构主要作用是使从动件按照工作要求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摆动、等速运动和不等速运动。为了对凸轮机构进行研究和学习,通常需要绘制凸轮的轮廓曲线。目前,对凸轮轮廓曲线绘制的方法多是采用“反转法”,其具体的步骤是:将基圆等分,根据从动件位移曲线标出特殊角,如升程角,近休止角、回程角、远休止角。根据从动件位移曲线将特殊角对应的位移标在图中,另外再取几个点以保证曲线的连续性。将所描出来的点用光滑的曲线 连接,即可绘制出凸轮轮廓曲线。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这种绘图方法操作复杂,绘制出的图形精确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凸轮轮廓曲线绘图仪。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凸轮轮廓曲线绘图仪,所述绘图仪包括:底座、曲线模块、支架、画笔、拉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且随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的第一滑轮和画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滑轮、以及带动所述转动轴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二滑轮设于所述第一滑轮下方,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曲线模块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轮上,所述拉线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滑轮后固定在所述曲线模块上;所述曲线模块上设有曲线开口,所述支架包括伸缩杆、横杆和限位杆,所述画笔设于所述横杆的一端,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曲线模块的曲线开口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画笔的笔尖与所述画板接触。[0011 ] 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杆为L型杆,所述L型杆包括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曲线模块的曲线开口滑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为摇柄,所述摇柄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滑轮轴,所述第二滑轮安装在所述滑轮轴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三支架和竖杆,所述第三支架上开孔,所述竖杆的一端可伸缩地插设在所述第三支架的孔内,所述竖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横杆。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插孔,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所述插孔相匹配。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绘图仪还包括轴承,所述绘图仪还包括轴承,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轴承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绘图仪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轴承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绘图仪还包括弹簧卡扣,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凹槽和轴肩,所述弹簧卡扣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滑轮设于所述弹簧卡扣和所述轴肩之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键槽,所述第一滑轮通过所述键槽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然后在第一支架上设置转动轴,在转动轴上安装第一滑轮和画板,在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滑轮,底座上设有滑槽,曲线模块与底座通过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架设置在滑槽的一端,拉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上,拉线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后固定在曲线模块上;当第一滑轮转动时,拉到拉线运动,从而带动曲线模块移动;横杆的两端的分别设置画笔和限位杆,限位杆与曲线模块的曲线开口滑动连接,伸缩杆的一端与横杆的中部垂直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画笔的笔尖与画板接触,所以在曲线模块运动时,限位杆与曲线开口滑动,从而带动画笔上下运动,由于画板一直在转动,所以画笔在画板上绘制出凸轮轮廓曲线,该绘画仪使用时操作方便,绘制出的轮廓线清楚准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凸轮轮廓曲线绘图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凸轮轮廓曲线绘图仪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凸轮轮廓曲线绘图仪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凸轮轮廓曲线绘图仪,参见图1?图3,该绘图仪包括:底座1、曲线模块2、支架3、画笔4、拉线5、设置在底座I上的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7、设置在第一支架6上的转动轴8、设置在转动轴8上且随转动轴8的转动而转动的第一滑轮9和画板10、设置在第二支架7上的第二滑轮11、以及带动转动轴8旋转的动力装置12。第二滑轮11设于第一滑轮9下方,底座I上设有滑槽la,曲线模块2与底座I通过滑槽Ia滑动连接,第二支架7设置在滑槽Ia的一端,拉线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9上,拉线5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11后固定在曲线模块2上。曲线模块2上设有曲线开口,支架3包括伸缩杆3a、横杆3b和限位杆3c,画笔4设于横杆3b的一端,限位杆3c的一端与横杆3b的另一端垂直连接,限位杆3c的另一端与曲线模块2的曲线开口滑动连接,伸缩杆3a的一端与横杆3b的中部垂直连接,伸缩杆3a的另一端与底座I连接,画笔4的笔尖与画板10接触。具体地,初始时,曲线模块2可以设置在如图1中滑槽Ia内最左边,当动力装置12带动转动轴8转动时,画板10和第一滑轮9转动,由于拉线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9上,拉线5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11后固定在曲线模块2上,所以当第一滑轮9转动时拉动曲线模块2向右移动;横杆3b的两端的分别设置画笔4和限位杆3c,限位杆3c与曲线模块2的曲线开口滑动连接,伸缩杆3a的一端与横杆3b的中部垂直连接,伸缩杆3a的另一端与底座I固定连接,画笔4的笔尖与画板10接触,所以在曲线模块2运动时,限位杆3c与曲线开口滑动,从而带动画笔4上下运动,由于画板10 —直在转动,所以画笔4在画板10上绘制出凸轮轮廓曲线,该绘画仪在使用时操作方便,绘制出的轮廓线清楚准确。当需要再次绘制轮廓线时,可以将曲线模块2复位,重新置于前述滑槽Ia的左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动力装置12为摇柄,摇柄与转动轴8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转动轴8垂直穿过第一支架6,第一滑轮9和画板10设置在第一支架6的一侧,摇柄设置在第一支架6的另一侧,摇柄为L型构造,摇柄插设在转动轴8的开孔内。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动力装置12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8连接。具体地,第二支架7上端设有开口,开口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轮廓曲线绘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图仪包括:底座、曲线模块、支架、画笔、拉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且随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的第一滑轮和画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滑轮、以及带动所述转动轴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二滑轮设于所述第一滑轮下方,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曲线模块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轮上,所述拉线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滑轮后固定在所述曲线模块上;所述曲线模块上设有曲线开口,所述支架包括伸缩杆、横杆和限位杆,所述画笔设于所述横杆的一端,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曲线模块的曲线开口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画笔的笔尖与所述画板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轮廓曲线绘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图仪包括: 底座、曲线模块、支架、画笔、拉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且随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的第一滑轮和画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滑轮、以及带动所述转动轴旋转的动力装置; 所述第二滑轮设于所述第一滑轮下方,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曲线模块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轮上,所述拉线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滑轮后固定在所述曲线模块上; 所述曲线模块上设有曲线开口,所述支架包括伸缩杆、横杆和限位杆,所述画笔设于所述横杆的一端,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曲线模块的曲线开口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画笔的笔尖与所述画板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绘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为L型杆,所述L型杆包括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曲线模块的曲线开口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绘图仪,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杨俊杰,薛平,余五新,樊晓薇,叶亚龙,何开拓,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