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兴有专利>正文

化肥点施深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化肥点施深施器,以内管、外管为基础,内管上开有条形孔,外管上开有进肥口、旁道口,再安有盛肥筒、护壳、手柄、鸭嘴及限位、限量装置,从而实现定量、施肥不弯腰且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重量轻等特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肥点施深施器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施肥用器具即化肥点施深施器。现有给农作物施肥时,通常是用于撒播,这样不但造成了肥料的很大浪费,而且需弯腰施肥,效率不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施肥效率高的化肥点施深施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化肥点施深施器,由内管、外管、盛肥筒、护壳、闸把、鸭嘴、手柄、弹簧、调节螺杆、调节套、弹簧座等组成,外管底端安有鸭嘴,顶端安有闸把、鸭嘴与闸把用拉丝连接,内管顶端安有手柄,在外管上开有进料口,旁道上口、旁道下口,在外管进料口处安有盛肥筒,在旁道上口及旁道下口之间对应处安有护壳,形成旁道,内管套在外管内,内管下部与外管进料口对应位置开有对穿条形孔,弹簧上座固定在内管底端,并将内管底端密封,弹簧下座固定在外管内,大弹簧放置在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之间,调节套安在内管内,调节螺杆上端和调节套松动联结,调节螺杆下端旋入弹簧上座内。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手柄、2-闸把、3-外管、4-盛肥筒、5-调节螺杆、6-内管贮肥腔、7-弹簧上座、8-大弹簧、9-弹簧下座、10-拉丝、11-小弹簧、12-鸭嘴、13-内管、14-限定螺钉、15-调节套、16-进肥口、17-旁道上口、18-旁道、19-旁道下口、20-护壳。下面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外管3上在进料口16对应处安有盛肥筒4,在旁道上口17及旁道下口19对应处安有护壳20,形成旁道18;外管3底端安有鸭咀12,顶端安有闸把2,鸭咀12与闸把2间用拉丝10连接。内管13套在外管3内,内管13顶端安有手柄1,内管13下部开有对穿条形孔,弹簧上座7固定在内管13底端上,并将内管底端密封。弹簧下座9固定在-->外管3内,大弹簧8放置在弹簧上下座之间。调节套15安在内管13内,调节螺杆5上端和调节套15松动联结,下端旋入弹簧上座7中心螺孔内。在限定螺钉14限定下,内管13由上至下移动到最大长度时,内管13上的条形孔和旁道上口17对齐,肥料由内管贮肥腔6经内管13上的条形孔旁道上口17流出,再经旁道18、旁道下口19流入外管3底端鸭咀12内。待鸭咀12入土后,收握闸把2,通过拉丝10拉开鸭咀12,肥料落入土中,提起器具,放开闸把2,器具恢复原状。本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按农业技术要求,施肥量可调节,施肥时不弯腰、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肥点施深施器,由内管、外管、盛肥筒、护壳、闸把、鸭嘴、手柄、弹簧、调节螺杆、调节套、弹簧座等组成,外管底端安有鸭嘴,顶端安有闸把,鸭嘴与闸把用拉丝连接,内管顶端安有手柄;其特征在于:在外管上开有进料口,旁道上口、旁道下口,在外管进料口处安有盛肥筒,在旁道上口及旁道下口之间对应处安有护壳,形成旁道,内管套在外管内,内管下部与外管进料口对应位置开有对穿条形孔,弹簧上座固定在内管底端,并将内管底端密封,弹簧下座固定在外管内,大弹簧放置在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之间,调节套安在内管内,调节螺杆上端和调节套松动联结,调节螺杆下端旋入弹簧上座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肥点施深施器,由内管、外管、盛肥筒、护壳、闸把、鸭嘴、手柄、弹簧、调节螺杆、调节套、弹簧座等组成,外管底端安有鸭嘴,顶端安有闸把,鸭嘴与闸把用拉丝连接,内管顶端安有手柄;其特征在于:在外管上开有进料口,旁道上口、旁道下口,在外管进料口处安有盛肥筒,在旁道上口及旁道下口之间对应处安有护壳,形成旁道,内管套在外管内,内管下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有
申请(专利权)人:李兴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