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炒工具及自动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377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炒工具及自动炒锅。所述翻炒工具配合球形锅具使用,其包括搅拌本体,所述搅拌本体由所述锅具的一侧沿锅具内壁延伸至所述锅具的另一侧,所述搅拌本体上设置有“山脊”形的凸起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清洁,可以对自动实现翻炒,物料受热及混合均匀,翻炒效果极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炒工具及自动炒锅
本技术涉及烹饪
,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用于搅拌物料的翻炒工具以及应用该翻炒工具的自动炒锅。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中式烹调中,烹调物料翻炒的充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烹调结果的好坏。对于自动或半自动烹调设备来说,亦是如此。中国专利申请90102836.3中公开了如此的设想:在电机带动下,单根主轴输入动力,转化成两个铲臂的旋转和上下铲动、翻炒的动作,铲臂通过加工工具在半球面锅内表面工作,以达到类似人手的操作。实际上,由于受到自由度的限制,该设想的翻炒效果与人手相去甚远。并且,其机构本身也将非常复杂,存在成本过高以及清洗困难等诸多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清洁以及翻炒效果好的翻炒工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翻炒工具,配合球形锅具使用,其包括有搅拌本体,所述搅拌本体由所述锅具的一侧沿锅具内壁延伸至所述锅具的另一侧,所述搅拌本体上设置有“山脊”形的凸起结构,所谓的“山脊”形,即类似于底部大、顶部小的锥形结构。上述锅具可以是球形的或者部分是球形的锅,也可以是椭圆形的或圆筒形的锅,该锅具在上述搅拌本体的旋转方向上具有圆弧段结构。这样,使得搅拌本体在旋转时可沿着锅具内壁滑动,以形成对物料的推拨和/或翻动,从而实现翻炒。上述搅拌本体可以在上述锅具内以不同的旋转速度、旋转方式(例如正向、反向或正反交替)旋转,以带动锅具内的物料产生不同的翻炒效果,物料也因此受热及混合更加均匀。上述搅拌本体,可以是一个单悬臂式结构(在锅具内悬空支出)或者半封闭式的结构(例如半圆形),在搅拌本体的一个旋转周期,对锅具内的物料形成一次翻炒;也可以是一个U形的敞开式或者封闭式(例如圆形)的结构,在搅拌本体的一个旋转周期,对锅具内的物料形成两次翻炒;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其它(例如“星形”等)结构形式。通过设计不同的搅拌本体的结构形式,可以获得不同的翻炒频率,从而满足不同的翻炒要求或达到不同的翻炒效果。对于球形锅,物料在翻炒过程中会自动地向锅具底部聚拢,这不利于物料的受热及混合。因此,上述凸起结构可位于上述搅拌本体的中部、且沿上述锅具的内壁向搅拌本体一侧伸出。凸起结构在随搅拌本体旋转时,可将聚拢于锅具底部的物料向两侧斜向外推拨,从而防止物料过于集中堆积而受热不均以及由此引起的粘锅。上述搅拌本体可以设置为细长的圆柱体结构、楔形结构或片状结构,也可以是部分具有圆柱体结构或楔形结构,还可以是三角形结构等。这些结构形式的搅拌本体在贴锅旋转时,都可以对物料起到很好的推拨作用,实现翻炒。其中,楔形结构或片状结构还可以形成类似于“铲”的效果,防止物料粘锅。上述搅拌本体上间隔设置有搅拌齿,用以辅助搅拌本体的翻炒,并且还可以起到划散的作用,特别适用于滑炒菜肴的翻炒。根据需要,上述搅拌齿的长度可以设置为相同或不相同,搅拌齿的倾斜角度也可以设置为相同或不相同。其目的是,使物料的翻动变得更加无序,进一步提高物料受热及混合的均匀度。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炒锅,其包括有锅具,所述锅具上安装有上述的翻炒工具。具体地,上述锅具对应的球冠的高大于所述球冠的半径,锅具因此具有一个收窄的锅口,该收窄的锅口可使被搅拌本体带起的物料自动回落到锅具内,防止物料的散落。进一步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通过转轴与位于上述锅具中的翻炒工具连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翻炒工具在上述锅具内旋转,带动物料作无序的翻动,从而实现自动翻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清洁,翻炒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 一 A为本技术翻炒工具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 — B为图1的右视图。图1 — C为图1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翻炒工具又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炒锅的示意图。图4为图3局部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 一 A、图1 一 B及图1 一 C,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翻炒工具I配合锅具使用,其包括呈细长形圆柱体结构的搅拌本体11,搅拌本体11由锅具的一侧沿锅具的内壁延伸至锅具的另一侧,搅拌本体11上设置有“山脊”形的凸起结构111。凸起结构111位于所述搅拌本体11的中部、且沿所述锅具的内壁向所述搅拌本体11 一侧伸出。图2为本技术翻炒工具I又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搅拌本体11上间隔设置有搅拌齿112,并且搅拌齿112的长短及设置方向各异。图3为本技术自动炒锅的示意图,图4为图3局部的剖视示意图。自动炒锅包括锅具2、翻炒工具I以及驱动装置3,锅具2两侧对称设置有带安装孔221的装配座22,翻炒工具I两端设置有连接轴113 ;翻炒工具I通过连接轴113、安装孔221以及轴承安装在锅具2上,其上的搅拌本体11的底部与锅具2的内壁形状相适配、并且具有一定的间隙,搅拌本体11上还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6根搅拌齿112,6根搅拌齿112的长短及倾斜方向均不相同;驱动装置3通过转轴4与翻炒工具I的连接轴113连接。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翻炒工具I在锅具2内沿着锅具2的内壁滑动、旋转,搅拌本体11、凸起结构111以及搅拌齿112对锅具2内的物料起到复合的推拨、翻炒以及划散作用,使物料在锅具2内均匀分布及混合,并且受热均匀,从而实现自动翻炒。从图3及图4中还可以看出,锅具2具有这样的特征:1、锅具2对应的球冠的高大于该球冠的半径,形成一个收窄的锅口,可防止物料散落到锅具。2、锅口处设置翻边21,在起到防止物料散落同时,也方便物料的盛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炒工具,配合锅具(2)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搅拌本体(11),所述搅拌本体(11)由所述锅具(2)的一侧沿锅具(2)内壁向所述锅具(2)的另一侧延伸,所述搅拌本体(11)上设置有“山脊”形的凸起结构(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炒工具,配合锅具(2)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搅拌本体(11),所述搅拌本体(11)由所述锅具(2)的一侧沿锅具(2)内壁向所述锅具(2)的另一侧延伸,所述搅拌本体(11)上设置有“山脊”形的凸起结构(1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炒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111)至少有一个,所述凸起结构(111)位于所述搅拌本体(11)的中部、且沿所述锅具⑵的内壁向所述搅拌本体(11)一侧或两侧伸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炒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本体(11)为细长的圆柱体结构、楔形结构或片状结构。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翻炒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本体(11)上间隔设置有搅拌齿(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光利严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可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