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子装置及用于形成电子装置的方法。就此而言,一代表性电子装置包含:壳体,该壳体定义空腔;显示器,置于空腔内;外盖,置于显示器上且形成电子装置外部的一部分;光学透明导电薄膜,置于空腔内;以及天线,置于空腔内,该天线至少部分由光学透明导电薄膜所定义,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可作为天线的接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及用于形成电子装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具有较小外形尺寸及金属一体成型设计的移动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受到使用者的喜爱。然而,较小的外形尺寸对产品设计的各种方面具有相当显著的限制,例如,天线置放、体积与效能。显而易见地,当外形尺寸较小的装置,其天线可置放的体积减少时,通常会牺牲天线的辐射效率或操作频宽效能。就此而言,于金属一体成型的移动装置,天线置放的习用设计解决方案涉及形成尺寸较小的射频(RadioFrequency,RF)孔径,其通常为在孔径中充填的塑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由光学透明导电薄膜形成的天线的电子装置及相关方法。简述而言,在多个实施方式的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包含:壳体,该壳体定义空腔;显示器,置于空腔内;外盖,置于显示器上及形成电子装置外部的一部分;光学透明导电薄膜,置于空腔内;以及天线,置于空腔内,该天线至少部分由光学透明导电薄膜所定义,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可作为天线的接地面。另一实施方式是一种用于形成电子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装置壳体;以及在装置壳体的空腔内放置光学透明导电薄膜以定义槽孔天线。对检验过以下附图及详细描述的熟悉该项技术者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及优势将会或可能会变得显而易见。所有这些额外系统、方法、特征,及优势意欲得以包含在此描述内、符合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及受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保护。附图说明可参考以下附图而更佳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诸多方面。附图中的元件未必按比例绘制,而是着重强调清晰地图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此外,在附图中,数个视图中的对应部分以类似的元件符号表示。图1是一电子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形成电子装置的一种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3是一电子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A是沿图3的线段4A-4A的代表性剖面图;图4B是沿图3的线段4B-4B的代表性剖面图;图5是一电子装置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是操作电子装置的一种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多种方式皆已汇总,现将详细参考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尽管本专利技术将结合这些附图进行描述,但并非旨在限定法律保护范畴于本文所揭示的一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相反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涵盖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内所包含的所有替代方法、修改及同等物。就此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由光学透明导电薄膜形成的天线的电子装置及相关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透明导电薄膜定位在电子装置的外盖与显示器之间。光学透明导电薄膜与壳体之间定义一或更多个槽孔天线,其中光学透明导电薄膜的作用为接地面。由此,可在无需形成贯穿壳体的孔径的情况下提供天线(例如,蓝牙(Bluetooth)、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全球定位卫星(GlobalPositioningSatellite;GPS),或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天线)。图1是一电子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100(该电子装置可以多种形式提供,例如除其他装置以外还有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包括壳体102、显示器104、外盖106,及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08。壳体102是由射频透明材料(例如,塑胶)或非射频透明材料(例如,金属)而构成,壳体102定义空腔110,显示器104及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08置于空腔110中。外盖106置于显示器104之上,且外盖106形成电子装置100外部的一部分。在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壳体102为一体成型(uni-body)壳体,然而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天线112亦置于空腔11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线112是槽孔天线(SlotAntenna),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08及壳体102定义部分的天线112。应注意的是,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08对于天线112的作用为接地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08可被提供为单独元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08可被提供为另一元件的组成元件,例如,用于一触控输入感测器的接地层(屏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08可整合在例如表嵌式触控(On-Cell-Touch)或内嵌式触控(In-Cell-Touch)的显示元件中。由于来自天线112的实际辐射是自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08(及壳体102的对应部分)的边缘传播,因此相较于直接置于显示器104顶部的天线,天线112有可能更为有效率。另外,由于天线112置于外盖106的下,因此可提供预防因使用者接触而产生的总误调的固有保护。尽管可使用具有各种类型及配置的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08,但适合的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08可为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薄膜,其可并入光学透明导电图案,例如,印刷金属图案。图2是形成电子装置的一种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自方块120开始说明,在该步骤中,提供装置壳体。在方块122中,光学透明导电薄膜置于壳体的空腔内,以定义槽孔天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透明导电薄膜及壳体定义电子装置的多个天线。因此,如方块124中所绘示,电子装置的天线用以传输及/或接收射频信号。图3、图4A,及图4B为电子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图4A,及图4B,电子装置130包括壳体132、显示器134(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模块)、外盖136、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38,及触控输入感测器140。具体而言,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38置于显示器134与触控输入感测器140之间,而触控输入感测器140置于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38与外盖136之间。壳体132定义空腔142,空腔142中设置有电子装置130的各种元件,例如,显示器134、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38,及触控输入感测器140,以及基板144、电池146,及天线馈入点147(其他元件略去以便于描述)。外盖136是由壳体132的支撑结构所支撑,外盖136置于空腔142之上,且外盖136形成电子装置130外部的一部分。在壳体132与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38之间定义有四个狭缝(151、152、153,及154):两个长狭缝(151、153)及两个短狭缝(152、154),也就是说,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38具有相对的短边缘及相对的长边缘。狭缝151、153由壳体132中充当显示器134及触控输入感测器140的支撑结构的部分所覆盖。在此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包括突出部分156及158,突出部分156及158自壳体132的内部侧壁向内延伸至空腔142内。外盖136位于突出部分156及158上。狭缝152、154形成天线阵列,且狭缝152、154用作辐射槽孔天线(短边缘当作辐射体),其中,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38的对应部分与壳体132定义部分的天线。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38对于天线的作用为接地面。此外,支撑结构对于天线的作用为电容式负载,因此有助于天线尺寸及调谐的微型化。显而易见地,与光学透明导电薄膜138的对应部分呈支撑关系的支撑结构的长度及面积直接涉及相关天线的频率调整。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152与154中仅有一者经由天线馈入点147而受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定义一空腔;一显示器,置于该空腔内;一外盖,置于该显示器上,并形成该电子装置外部的一部分;一光学透明导电薄膜,置于该空腔内;以及一天线,置于该空腔内,该天线至少部分由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所定义,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可作为该天线的一接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25 US 13/775,738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定义一空腔;一显示器,置于该空腔内;一外盖,置于该显示器上,并形成该电子装置外部的一部分;一光学透明导电薄膜,置于该空腔内;一天线,置于该空腔内,该天线是槽孔天线,至少部分由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的边缘及该壳体所定义,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作为该天线的一接地面;以及一天线馈入点,该天线馈入点具有一馈入线,电性连接至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为一第一天线;以及该电子装置还包含一第二天线,该第二天线的轮廓至少部分由该壳体及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的边缘所定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天线及该第二天线相隔一距离以达到电性上同相位,用以实现定向角度覆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天线及该第二天线相隔一距离以达到电性上非同相位,用以实现全向角度覆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包含一触控输入感测器,置于该显示器与该外盖之间;以及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置于该显示器与该触控输入感测器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作为该触控输入感测器的一接地层。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电容耦接至该触控输入感测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包含一触控输入感测器,置于该显示器与该外盖之间;以及该光学透明导电薄膜为该触控输入感测器的一接地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包含一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自该壳体延伸至该空腔内,该支撑结构支撑该外盖;以及该支撑结构以电容方式载入该天线。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为一体成型壳体。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尔伯特·威廉·海伍德,威廉·罗德尼·欧文,邓可·葛瑞格利·A,梁太荣,玛瑞诺·杰森·唐纳,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