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煤浆管内壁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261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煤浆管内壁清洗装置,包括前置定子、支柱、后置定子;支柱的一端与前置定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柱的另一端与后置定子的一端固定连接;前置定子的另一端设有清洗头,前置定子的圆周面至少均匀分布三组第一支腿;后置定子的另一端设有转接头,后置定子的圆周面至少均匀分布三组第二支腿;清洗头与转接头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每组第二支腿的末端均设有滚轮和驱动滚轮的第二马达;清洗头包括轴、圆盘、橡胶叶片、活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支柱的两端分别至少均匀分布三个带有滑轮的前置定子和带有驱动滚轮的后置定子,除去现有技术中的轨道装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行走更加灵活。(*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煤浆管内壁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煤浆管内壁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做出以前,现有的水煤浆管道疏通设备主要进行小断面的水煤浆管道疏通,而对于水煤浆管道壁的煤浆污垢不能进行全断面的清除,长时间不彻底清除干净就会使得管道断面的煤浆污垢不断积累导致断面逐渐变窄,从而水煤浆在管道中的运行阻力增大,管道的运输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煤浆管内壁清洗装置,通过在支柱的两端分别至少均匀分布三个带有滑轮的前置定子和带有驱动滚轮的后置定子,去除轨道装置,使得清洗装置可以行走更加灵活。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煤浆管内壁清洗装置,包括前置定子、支柱、后置定子;所述支柱的一端与所述前置定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置定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置定子的另一端设有清洗头,所述前置定子的圆周面至少均匀分布三组第一支腿,所述前置定子的内部设有驱动所述清洗头转动的第一马达;所述后置定子的另一端设有转接头,所述后置定子的圆周面至少均匀分布三组第二支腿;所述清洗头与所述转接头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每组第二支腿的末端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煤浆管内壁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定子(1)、支柱(2)、后置定子(3);所述支柱(2)的一端与所述前置定子(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柱(2)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置定子(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置定子(1)的另一端设有清洗头(5),所述前置定子(1)的圆周面至少均匀分布三组第一支腿(4),所述前置定子(1)的内部设有驱动所述清洗头(5)转动的第一马达(11);所述后置定子(3)的另一端设有转接头(31),所述后置定子(3)的圆周面至少均匀分布三组第二支腿(6);所述清洗头(5)与所述转接头(31)之间通过导管(8)相连接;所述每组第二支腿(6)的末端均设有滚轮(63)和驱动所述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煤浆管内壁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定子(I)、支柱(2)、后置定子(3);所述支柱(2)的一端与所述前置定子(I)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柱(2)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置定子(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置定子(I)的另一端设有清洗头(5),所述前置定子(I)的圆周面至少均匀分布三组第一支腿(4),所述前置定子(I)的内部设有驱动所述清洗头(5)转动的第一马达(11);所述后置定子(3)的另一端设有转接头(31),所述后置定子(3)的圆周面至少均匀分布三组第二支腿(6);所述清洗头(5)与所述转接头(31)之间通过导管(8)相连接;所述每组第二支腿(6)的末端均设有滚轮(63)和驱动所述滚轮(63)的第二马达(64); 所述清洗头(5)包括轴(5.1)、圆盘(5.10)、橡胶叶片(5.9)、活塞杆(5.6);所述圆盘(5.10)的中部与所述轴(5.1)采用过盈固定连接,所述轴(5.1)与所述第一马达(11)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轴(5.1)设有轴向通孔(5.2)和径向通孔(5.3),且所述轴向通孔(5.2)和径向通孔(5.3)的直径相等;所述圆盘(5.10)设有径向活塞孔(5.5);所述轴向通孔(5.2)、径向通孔(5.3)、径向活塞孔(5.5)相通;所述活塞杆(5.6)设置于所述径向活塞孔(5.5)的内部,且所述橡胶叶片(5.9)设置于所述活塞杆(5.6)的尾端;所述径向活塞孔(5.5)的孔口设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珊珊陈莹莹张忠文卫桢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