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握把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41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握把套结构,包括有两个壳体及一连接件,其中此二壳体组成一内侧呈中空且至少具有一端开口之套筒;各壳体分别具有一朝向套筒外侧之外表面及一朝向套筒内侧之内表面,而各壳体之外表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凹部,且于其中分别设有一贯通至内表面之穿孔;又连接件具有可挠性且设于两壳体之外表面,而连接件之两端分别自各壳体之第一凹部经穿孔伸入套筒内侧,并分别固定于各壳体之内表面。藉此在两壳体组成套筒后,绷紧连接件而使其紧固于套筒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握把套结构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握把套结构。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上,其握柄多设有握把套包覆于外,除了防滑及提升握持适性之实用上的功效外,亦常在握把套外设置装饰组件以增进美观。然而装饰组件以黏胶黏合于握把套上者,常因握持工具握柄的施力不均,或因水气浸湿握柄,而导致黏合能力被破坏,使装饰组件脱落,或产生变形而呈现部分脱离握把套的情形,影响工具的使用以及外观上亦不好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握把套结构,,其以一连接件连接两个可供组合为握把套之壳体,且在两壳体组合后,该连接件紧密且平整地固定于两壳体外,令其形成装饰作用,同时可紧密固定而不脱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握把套结构,包括有两个壳体及一连接件,其中此二壳体组成一内侧呈中空且至少具有一端开口之套筒,用以套设于一握柄外;各壳体分别具有一朝向套筒外侧之外表面及一朝向套筒内侧之内表面,而各壳体之外表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凹部,且于其中分别设有一贯通至该内表面之穿孔;该连接件具有可挠性且设于两壳体之外表面,其中该连接件之两端分别自各壳体之第一凹部穿经该穿孔而伸入套筒内侧,并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握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个壳体及一连接件,其中此二壳体组成一内侧呈中空且至少具有一端开口之套筒,用以套设于一握柄外;各壳体分别具有一朝向套筒外侧之外表面及一朝向套筒内侧之内表面,而各壳体之外表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凹部,且于其中分别设有一贯通至该内表面之穿孔;该连接件具有可挠性且设于两壳体之外表面,其中该连接件之两端分别自各壳体之第一凹部穿经该穿孔而伸入套筒内侧,并分别固定于各壳体之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握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个壳体及一连接件,其中此二壳体组成一内侧呈中空且至少具有一端开口之套筒,用以套设于一握柄外;各壳体分别具有一朝向套筒外侧之外表面及一朝向套筒内侧之内表面,而各壳体之外表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凹部,且于其中分别设有一贯通至该内表面之穿孔;该连接件具有可挠性且设于两壳体之外表面,其中该连接件之两端分别自各壳体之第一凹部穿经该穿孔而伸入套筒内侧,并分别固定于各壳体之内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壳体之第一凹部于组成套筒后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壳体之内表面分别设有一第二凹部,而该连接件之两端伸入套筒内侧后乃分别固定于该第二凹部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握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壳体之第二凹部分别设有数个定位部,而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庆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