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树脂部件,是安装于从背面侧支撑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垫的座垫支撑索(10)的树脂制的保护器(20)(树脂部件)。保护器20的结构为,包括:筒形状的插入部(21),供座垫支撑索(10)的端部沿着其延伸的方向插入,并以从外周侧包围住该端部的状态保持该端部;及卡合部(22),在不同于插入部(21)的部位以在半径方向收容并夹住座垫支撑索(10)的中途部位的状态保持所述中途部位。(*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部件
本技术涉及树脂部件。详细来说,涉及一种树脂部件,其安装于从背面侧支撑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垫的座垫支撑索。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在座椅框架的框内架设有用于弹性支撑座垫的钢丝弹簧的结构(日本特开2010-259685)。多条上述钢丝弹簧在座椅框架的框内并列架设。在各钢丝弹簧上安装有用于抑制伴随着金属部件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噪声的产生的树脂部件。上述树脂部件的结构为沿着与钢丝弹簧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收容弹簧钢丝并与其弹性卡合。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树脂部件构成为利用在垂直于钢丝弹簧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发挥的弹性卡合力来保持使钢丝弹簧卡合的状态,因此卡合状态容易脱离。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创作,本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为将树脂部件以简便且难以脱落的状态安装到座垫支撑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树脂部件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树脂部件,其安装于从背面侧支撑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垫的座垫支撑索。树脂部件的结构为,包括:筒形状的插入部,供座垫支撑索的端部沿着座垫支撑索延伸的方向插入,并以从外周侧包围住该端部的状态保持该端部;及卡合部,在不同于该插入部的部位以在半径方向支撑座垫支撑索的中途部位并通过弹性的卡定力夹住所述中途部位的状态保持所述中途部位。根据该第一技术方案,树脂部件以下述状态安装于座垫支撑索:在其筒形的插入部将座垫支撑索的插入的端部以从外周侧包围住该端部的状态保持,在卡合部将座垫支撑索的中途部位以在半径方向夹住该中途部位的状态保持。通过形成为这样的安装结构,能够将树脂部件相对于座垫支撑索以在半径方向和轴向均不易脱开的方式简便地安装。第二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中,采用下述的结构。卡合部构成为,通过使座垫支撑索以插入到插入部的端部为中心进行横向移动,而在半径方向收容该座垫支撑索的中途部位。根据该第二技术方案,通过将座垫支撑索的端部插入树脂部件的插入部,并以该点为中心使座垫支撑索横向移动,从而能够成为将座垫支撑索的中途部位在半径方向支撑于树脂部件的卡合部的状态。因此,能够更简便地将座垫支撑索安装于树脂部件。第三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的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中,采用下述的结构。树脂部件的结构为,安装于在座垫支撑索上为了向座椅框架安装而向特定方向弯曲形成的弯曲部,并介于座垫支撑索与座椅框架之间而设置。根据该第三技术方案,通过将树脂部件安装于在座垫支撑索上形成的弯曲部,能够将树脂部件相对于座垫支撑索以在半径方向和轴向都不易脱开的方式安装。而且,通过将树脂部件夹设在座垫支撑索和座椅框架之间,能够避免在它们之间产生与金属部件之间的摩擦相伴的噪音。第四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的第三技术方案中,采用下述的结构。安装有座垫支撑索的座椅框架由圆筒状的管材形成。开环形状的安装部形成于树脂部件,该安装部能够从外周侧嵌入而安装于该圆筒状的管材。安装部形成为比圆筒状的管材小的开环形状,以弹性地按压于管材的状态安装于管材。根据该第四技术方案,能够将树脂部件相对于管材以没有松动的状态安装,能够将座垫支撑索相对于管材以稳定的支撑方式安装。【附图说明】在附图中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术特征,其中相同的标号表不相同的兀件。图1是示出应用实施例1的树脂部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座椅缓冲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缓冲部框架单体的立体图。图4是缓冲部框架单体的俯视图。图5是强调示出座垫支撑索的缓冲部框架单体的侧视图。图6是图1的V1-VI线剖视图。图7是示出在保护器上安装座垫支撑索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在将座垫支撑索的端部插入保护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在保护器上安装座垫支撑索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X-X线剖视图。图11是图9的X1-XI线剖视图。图12是示出实施例2的树脂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将开闭盖关闭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技术的方式。首先,使用图1?图11说明作为实施例1的树脂部件的保护器20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护器20应用于作为汽车的副驾驶位构成的座椅I。详细来说,如图2所示,保护器20介于应用于后述的座椅缓冲部3的内部的座垫支撑索10和后管3F3之间,起到防止与在它们之间产生的金属件彼此的摩擦相伴的噪音的发生的功能。在此,保护器20相当于本技术的“树脂部件”,座垫支撑索10相当于本技术的“座垫支撑索”,后管3F3相当于本技术的“管材”。在此,如图1所示,座椅I具备:座椅靠背2,其作为就座乘员的靠背;以及座椅缓冲部3,其作为就座部。座椅缓冲部3在与车辆的地板之间经由左右一对滑轨5而设置在车辆的地板上,并且被设置成能够通过这些滑轨5调整相对于地板的座椅前后方向的设置位置。而且,座椅缓冲部3构成为,在与上述的各滑轨5之间夹设有左右一对由四节连杆机构构成的升降机构4,通过这些升降机构4的动作也能够对相对于地板的设置高度进行调整。座椅靠背2在与座椅缓冲部3的后端部之间经由未图示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而与座椅缓冲部3的后端部连接,并且设置成能够通过这些靠背倾角调节装置的动作来沿座椅前后方向调整座椅靠背2相对于座椅缓冲部3的立起角度(靠背角度)。另外,上述的各滑轨5、升降机构4和未图示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的结构为日本特开2010-221935、日本特开2009-166808、日本特开2010-221935等文献中公开的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对这些的具体的结构的说明。如图2所示,上述的座椅缓冲部3具有:缓冲部框架3F,其搭成为构成座椅缓冲部3的内部骨架的框状;座垫支撑索10,其架设在缓冲部框架3F的框之间;缓冲垫3P,其被设置成由这些座垫支撑索10和缓冲部框架3F从下方侧(背面侧)支撑的状态而缓和并承托就座乘员的载荷;以及布制的缓冲部罩3C (参照图1),其覆盖缓冲垫3P的整个表面。在此,缓冲部框架3F相当于本技术的“座椅框架”,缓冲垫3P相当于本技术的“座垫”。如图2?图4所示,上述的缓冲部框架3F搭成为沿着座椅缓冲部3的外周形状的四角框状的形状。具体来说,缓冲部框架3F由下述部分构成:左右一对的侧框3F1,其由在座椅前后方向较长的钢板材料构成;钢板制的前板3F2,其一体地架设在这些侧框3F1的前端部之间;以及圆钢管制的后管3F3,其在两个侧框3F1的后部之间架设成能够旋转地枢轴连接的状态。上述的后管3F3将对构成上述的升降机构4的后侧的各连杆与各侧框3F1以能够旋转的状态进行枢轴连接的各连接轴彼此相互一体连接,并且设置成经由这些连接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枢轴连接在各侧框3F1的后部之间。各侧框3F1形成为它们的上缘部和下缘部分别向座椅内侧弯折的形状,并且形成为相对于弯曲和扭转的结构强度高的结构。前板3F2以将上述的各侧框3F1的前端部彼此相连的方式,分别贴靠在它们的上表面部和前表面部并通过电弧焊接一体地与之结合。详细来说,上述的前板3F2具有:前板部3F2a,其面向座椅前方侧;顶板部3F2b,其面向座椅上方侧;以及倾斜部3F2c,其从顶板部3F2b的后缘部向座椅后下方向倾斜延伸。前板部3F3a的左右两侧的各缘部形成为向座椅后方侧弯曲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部件(20),安装于从背面侧支撑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垫的座垫支撑索(10),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部件的结构为,包括:筒形状的插入部(21),供所述座垫支撑索的端部沿着所述座垫支撑索延伸的方向插入,并以从外周侧包围住该端部的状态保持该端部;及卡合部(22),在不同于该插入部的部位以在半径方向支撑并夹住所述座垫支撑索的中途部位的状态保持所述中途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26 JP 2013-0374761.一种树脂部件(20),安装于从背面侧支撑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垫的座垫支撑索(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部件的结构为,包括: 筒形状的插入部(21),供所述座垫支撑索的端部沿着所述座垫支撑索延伸的方向插入,并以从外周侧包围住该端部的状态保持该端部;及 卡合部(22),在不同于该插入部的部位以在半径方向支撑并夹住所述座垫支撑索的中途部位的状态保持所述中途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构成为,通过使所述座垫支撑索以插入到所述插入部的端部为中心进行横向移动,而在半径方向支撑该座垫支撑索的中途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崎彰英,山口恭平,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