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新型按键,所述汽车内后视镜包括上盖、下盖、后视镜玻璃、显示屏、PCB板及后视镜支架,所述上盖上设有按键孔,按键孔内设有按键,所述按键包括键帽、按键PCB、以及设于按键PCB上的电子按键,所述键帽上设有第一限位骨,所述按键孔内设有与第一限位骨匹配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按键通过与上盖和按键PCB以及PCB上的电子按键的互相搭配而工作,在按键内部设置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的限位,通过转轴结构进行调整运动,特别适用于具有曲面造型的汽车内后视镜产品,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稳定、操作方便、节约成本等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新型按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新型按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内后视镜上配备的按键,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直通的机械电子式,这种方法用得很广,优点是结构稳定,经济便宜,但它也有缺点,对于一些造型奇特的产品,直通就显得不美观,为了追求好的按键手感,一般按键会比产品表面高一些,而高一些就破坏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另一种是感应触摸式,随着光电技术的日新月异,此种方式得到了迅猛发展,这种方式几乎省掉了直通的机械按键,当然也有将感应触摸式与直通的机械按键相搭配使用的情况,但是不管怎样,这种方式较为昂贵;而有的产品因为功能和操作的需要,除了用感应触摸式,还得用直通的机械电子式按键,对于造型奇特的产品,用直通式机械电子按键,产品的外观又难以保证,如何在保障产品结构稳定的前提下,既能做到外观整齐又能节约成本,成为行业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可节约成本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新型按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新型按键,所述汽车内后视镜包括上盖、下盖、后视镜玻璃、显示屏、PCB板及后视镜支架,所述上盖上设有按键孔,按键孔内设有按键,所述按键包括键帽、按键PCB、以及设于按键PCB上的电子按键,所述键帽上设有第一限位骨,所述按键孔内设有与第一限位骨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键帽的外沿设有半圆转轴,所述按键孔内设有放置半圆转轴的半圆槽。所述键帽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扣位,所述按键孔内设有与扣位对应的限位座。所述键帽上与第一限位骨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骨,所述按键孔内与限位槽相对的一侧设有对第二限位骨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骨。所述第二限位骨上设有按键发力点,所述按键发力点与电子按键相接触实现下方限位。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按键通过与上盖和按键PCB以及PCB上的电子按键的互相搭配而工作,在按键内部设置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的限位,通过转轴结构进行调整运动,特别适用于具有曲面造型的汽车内后视镜产品,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稳定、操作方便、节约成本等优点。在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按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盖按键孔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按键装入上盖时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A-A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B-B剖面示意图;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C-C剖面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D-D剖面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一个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应当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限于此。如图1-13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新型按键,所述汽车内后视镜包括上盖1、下盖2、后视镜玻璃3、显示屏4、PCB板5及后视镜支架6,所述上盖I上设有按键孔7,按键孔7内设有按键8,所述按键8包括键帽81、按键PCB82、以及设于按键PCB82上的电子按键83,所述键帽81上设有第一限位骨811,所述按键孔7内设有与第一限位骨811匹配的限位槽71 ;键帽81的外沿设有半圆转轴812,所述按键孔7内设有放置半圆转轴812的半圆槽72 ;键帽8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扣位813,所述按键孔7内设有与扣位813对应的限位座73 ;键帽81上与第一限位骨81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骨814,所述按键孔7内与限位槽71相对的一侧设有对第二限位骨814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骨74,第二限位骨814上设有按键发力点815,所述按键发力点815与电子按键83相接触实现往下方的限位。本技术在使用中,按键8设置了左右、上下、前后共六个方向的限位:1、左右方向的限位如图4、图11所示,本技术的按键8的左右方向的限位是从两方面来实现的,一、当按键8卡入上盖I的按键孔7内时,由于按键8设有第一限位骨811,第一限位骨811刚好在按键孔7内的限位槽71内,从而保证了按键8前面部分左右方向的限位;二、由于按键8左右方向设有扣位813,扣位813对应按键孔7内的限位座73,从而实现按键8后面部分的左右方向的限位。2、上下方向的限位如图9、图11所示,本技术的按键8的外沿部分设有半圆转轴812,将按键8装入上盖I时,按键8的半圆转轴812卡在上盖按键孔7的半圆槽72内,按键8的一上一下的运动轨迹是以此半圆转轴812为圆心、以电子按键83为直径来实现的;按键8左右两边设有两个长长的扣位813,且两个扣位813与按键8的前后部分的第二限位骨814断开,再加上按键8是用高分子工程塑料一次性注塑而成,这样从两个方面保证扣位813既具有一定的刚性,又具有塑料特有的弹性,由于这两个扣位813是扣在上盖按键孔7内的限位座73上,能保证按键不会掉出来,即向上的限位作用;按键8上的按键发力点815与电子按键83相接触,从而起到往下的限位作用。3、前后方向的限位如图7所示,本技术前后方向的限位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一、由于上盖的按键孔7内设有限位槽71,当按键8卡入按键孔7内时,其第一限位骨811也卡入限位槽71内,限位槽71除了保证按键8的左右限位,还能保证按键8在前方向的限位,因为限位槽71的胶壁挡住了按键8的第一限位骨811 ;二、由于上盖的按键孔7内设有半圆槽72,当按键8的半圆转轴812在半圆槽72内转动时,能保证按键8以半圆转轴812为圆心来运动;三、当按键8在按键孔7内运动时,由于按键8与按键孔7有一定的间隙,按键8的第二限位骨814在运动时,会受到上盖的按键孔7内的第三限位骨74的限位。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作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新型按键,所述汽车内后视镜包括上盖、下盖、后视镜玻璃、显示屏、PCB板及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按键孔,按键孔内设有按键,所述按键包括键帽、按键PCB、以及设于按键PCB上的电子按键,所述键帽上设有第一限位骨,所述按键孔内设有与第一限位骨匹配的限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新型按键,所述汽车内后视镜包括上盖、下盖、后视镜玻璃、显示屏、PCB板及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按键孔,按键孔内设有按键,所述按键包括键帽、按键PCB、以及设于按键PCB上的电子按键,所述键帽上设有第一限位骨,所述按键孔内设有与第一限位骨匹配的限位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新型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外沿设有半圆转轴,所述按键孔内设有放置半圆转轴的半圆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磊,
申请(专利权)人:潘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