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抱縮组件
本技术涉及夹或箍连接
。
技术介绍
随着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积越来越大,普通的钢管脚手架已不能满足施工时的受力要求,越来越多的施工现场采用大直径钢管支架,大直径钢管支架比普通脚手架支架的承载力高,刚度大。现有技术中,桥梁工程施工现场采用的大直径钢管支架,在与加长的槽钢、角钢和钢管连接时,均采用焊接,这种连接方法的弊端在于:1,对施工现场的条件要求高,需要现场通电,气候条件必须允许施焊。2,所有横向连接杆件均需焊接,施工时间长。3,受人为因素影响大,还受到不同的施工顺序、焊接技术、操作水平等因素影响。4,支架拆除困难,需采用气焊割切。5,原材料重复利用性差,拆除后的钢管表面残留焊茬,横向连接杆只能减少尺寸再利用,浪费大量钢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抱箍组件,具有通过组合的圆环抱箍在大直径钢管的两侧、上方或下方用螺栓连接槽钢或角钢,组合成大直径钢管支架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抱箍组件,包括半圆抱箍及其上方的左对接抱箍和右对接抱箍,所述左对接抱箍和右对接抱箍均为四分之一圆抱箍;所述半圆抱箍、左对接抱箍和右对接抱箍对接组成可抱紧钢管的圆环抱箍;所述半圆抱箍的左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一折边,右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的长度大于第一折边的长度,第二折边的螺栓孔的数量大于第一折边的螺栓孔的数量;所述左对接抱箍的左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三折边,上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四折边,所述第三折边的长度大于第四折边的长度,第三折边的螺栓孔的数量大于第四折边的螺栓孔的数量;所述右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抱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抱箍(7)及其上方的左对接抱箍(8)和右对接抱箍(9),所述左对接抱箍(8)和右对接抱箍(9)均为四分之一圆抱箍;所述半圆抱箍(7)、左对接抱箍(8)和右对接抱箍(9)对接组成可抱紧钢管(10)的圆环抱箍;所述半圆抱箍(7)的左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一折边(1),右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二折边(2),所述第二折边(2)的长度大于第一折边(1)的长度,第二折边(2)的螺栓孔的数量大于第一折边(1)的螺栓孔的数量;所述左对接抱箍(8)的左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三折边(3),上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四折边(4),所述第三折边(3)的长度大于第四折边(4)的长度,第三折边(3)的螺栓孔的数量大于第四折边(4)的螺栓孔的数量;所述右对接抱箍(9)的上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五折边(5),右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六折边(6),所述第五折边(5)的长度大于第六折边(6)的长度,第五折边(5)的螺栓孔的数量大于第六折边(6)的螺栓孔的数量;所述的第一折边(1)和第三折边(3)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的第四折边(4)和第五折边(5)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的第六折边(6)和第二折边(2)通过螺栓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抱箍(7)及其上方的左对接抱箍(8)和右对接抱箍(9),所述左对接抱箍(8)和右对接抱箍(9)均为四分之一圆抱箍;所述半圆抱箍(7)、左对接抱箍(8)和右对接抱箍(9)对接组成可抱紧钢管(10)的圆环抱箍;所述半圆抱箍(7)的左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一折边(1),右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二折边(2),所述第二折边(2)的长度大于第一折边(I)的长度,第二折边(2)的螺栓孔的数量大于第一折边(I)的螺栓孔的数量;所述左对接抱箍(8)的左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三折边(3),上端设有带螺栓孔的第四折边(4),所述第三折边(3)的长度大于第四折边(4)的长度,第三折边(3)的螺栓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会芹,刘五一,周永明,李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