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燕专利>正文

一种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61582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降火祛湿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组分为:当归、赤芍、黄芪、甘草、大枣、独活、川穹、白芍、肉桂、茯苓、党参、杜仲、熟地、蒲公英、柿子叶、陈皮、白术、竹叶、半夏、通草、生姜,通过21种常见的中药组合,通过对火与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多起病理,对21味中药进行恰当组合,使其在降火的同时,能够解决身体内部的“湿”,进而达到降火祛湿能够一并解决,降低用药人的用药痛苦,起到提神抗疲劳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火祛湿药物
,尤其是。
技术介绍
降火是指治疗热盛火升的一种方法。“火”有虚火、实火的区别,故治疗亦有不同;降虚火,指用滋阴降火的药物,以治疗阴虚火升的咽痛、咯血、颜面升火、虚烦易怒、眩晕失目民、舌红口燥等症状;降实火,指用清泄降火等药物,以治疗肝火上升的目赤、头痛或胃火炽盛的齿痛、便秘等;而传统上认为:降虚火采用的药物是玄参、生地、丹皮;降实火采用的是龙胆草、黄芩、大黄、生石膏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治疗人体内湿邪致病称为祛湿。“湿”从字面上看与水有关,具有液体的属性。湿性重浊,“水往低处流”,故湿邪易侵犯人体下部,则表现为水肿,身体沉重困乏或四肢酸痛。湿性粘滞,即可出现秽浊,粘腻的症状,如腹泻、小便浑浊、大便稀薄、妇女带下等,而且病程长,缠绵难愈,常祛湿的药物有:冬瓜薏米汤、众生清热祛湿颗粒、党参、茵陈、岗梅根、黄芪、苍术、野菊花、陈皮。同时,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降火与祛湿进行分药治疗,即就是降火的药物与祛湿的药物之间不存在密切共性,难以将降火与祛湿共同进行治疗,而在日常生活中,“火”与“湿”却是同源的,大量 的降火祛湿药物对于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病症、头晕呕吐等病症和肝胃脾脏肾上的炎症的治疗效果均较为不佳,为此,对于降火与祛湿的药物治疗,我们需要提供一种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降火祛湿、保肝保肾、提神抗疲劳的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还提供一种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为:当归3-4份、赤芍6-8份、黄芪2-3份、甘草10-15份、大枣2-5份、独活5-7份、川穹4_8份、白芍7-9份、肉桂2_3份、茯苓3-6份、党参3-5份、杜仲3-4份、熟地2-5份、蒲公英3_5份、柿子叶14-16份、陈皮13-15份、白术14-16份、竹叶5-7份、半夏12-13份、通草5_7份、生姜1_3份。所述的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为:当归3.2-3.8份、赤芍6.5-7.5份、黄芪2.3-2.7份、甘草12-13份、大枣3-4份、独活5.5-6.5份、川穹5_7份、白芍7.5-8.5份、肉桂2.4-2.6份、茯苓4-5份、党参3.5-4.5份、杜仲3.3-3.7份、熟地3_4份、蒲公英3.5-4.5份、柿子叶14.5-15.5 份、陈皮 13.5-14.5 份、白术 14.5-15.5 份、竹叶 5.5-6.5 份、半夏 12.1-12.8 份、通草5.4-6.7份、生姜1.1-2.8份。所述的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为:当归3.5份、赤芍7份、黄芪2.5份、甘草12.5份、大枣3.5份、独活6份、川穹6份、白芍8份、肉桂2.5份、茯苓4.5份、党参4份、杜仲3.5份、熟地3.5份、蒲公英4份、柿子叶15份、陈皮14份、白术15份、竹叶6份、半夏12.5份、通草6份、生姜2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熬液粉渣:按照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比,将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后,将其置于锅炉中,采用温度为140-160°C的高温快速煎煮开,并煎煮IOmin后,将温度降低到50_60°C的低温煎煮50-60min,温度降低速度为15°C /min ;待煎煮时间完成之后,将其置于真空过滤机中,在真空度为0.9-1.3MPa下过滤,获得滤液和滤渣;滤液储存待用,滤渣烘干粉碎至200目,获得滤渣粉,待用;(2)制剂制备:将步骤I)获得的滤液和滤渣粉以配比为(1-5): (1-5)进行混合后,按照传统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即可获得本专利技术的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所述的步骤2)中,将滤液和滤渣粉以配比为1: (3-5)进行混合后,按照传统制片工艺进行制备,即可获得本专利技术的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的片剂。所述的步骤2)中,将滤液和滤渣粉以配比为(4-5): (1-2)进行混合后,按照传统口服液工艺进行制备,即可获得本专利技术的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的口服液。所述的步骤2) 中,将滤液和滤渣粉以配比为4.5: 1.5进行混合后,按照传统口服液工艺进行制备,即可获得本专利技术的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的口服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体现在:①通过21种常见的中药组合,通过对火与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多起病理,对21味中药进行恰当组合,使其在降火的同时,能够解决身体内部的“湿”,进而达到降火祛湿能够一并解决,降低用药人的用药痛苦,起到提神抗疲劳的作用。②通过对“火”与“湿”这两种病变对身体内脏,即肝胃脾脏肾的影响,进而通过药物的组合,使其达到了保肝保肾的效果,进一步确保在降火与祛湿时,能够彻底的解决“火”与“湿”给人体带来的其他病变。③通过12位身体疲惫并且乏力、大便拉稀、下肢浮肿、恶心呕吐、口干舌燥等症状的病人进行临床试验,本专利技术的12位患者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的片剂之后,每日每次按照一剂3片的方式服用后,在一个疗程,即7天的时间后,对患者调查得知: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其已经不感到身体乏力、大便正常、并且不恶心呕吐,仅感觉有口干的症状;对于病患较轻的,在使用2-3天后,其基本痊愈。④通过小鼠毒性实验,采用本品对小鼠按照人用剂量的30倍喂食,三天后观察小鼠活动状态,没有发现小鼠有明显的异常;继续对小鼠采用30剂量的喂食小鼠,30天后,观察小鼠的生理活动情况,小鼠也无明显的异常;由此可见,本品对于动物体不存在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为:当归3g、赤芍6g、黄芪2g、甘草10g、大枣2g、独活5g、川穹4g、白芍7g、肉桂2g、茯苓3g、党参3g、杜仲3g、熟地2g、蒲公英3g、柿子叶14g、陈皮13g、白术14g、竹叶5g、半夏12g、通草5g、生姜lg。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熬液粉渣:按照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比,将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后,将其置于锅炉中,采用温度为140°C的高温快速煎煮开,并煎煮IOmin后,将温度降低到50°C的低温煎煮50min,温度降低速度为15°C /min ;待煎煮时间完成之后,将其置于真空过滤机中,在真空度为0.9MPa下过滤,获得滤液和滤渣;滤液储存待用,滤渣烘干粉碎至200目,获得滤渣粉,待用;(2)制剂制备:将步骤I)获得的滤液和滤渣粉以配比为1: 5进行混合后,按照传统中药制剂制片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即可获得本专利技术的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的片剂。实施例2一种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为:当归3.2g、赤芍6.5g、黄芪2.3g、甘草12g、大率3g、独活5.5g、川穹5g、白苟7.5g、肉桂2.4g、获茶4g、党参3.5g、杜仲3.3g、熟地3g、蒲公英3.5g、柿子叶14.5g、陈皮13.5g、白术14.5g、竹叶5.5g、半夏12.lg、通草5.4g、生姜1.lg。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熬液粉渣:按 照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比,将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后,将其置于锅炉中,采用温度为160°C的高温快速煎煮开,并煎煮IO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为:当归3‑4份、赤芍6‑8份、黄芪2‑3份、甘草10‑15份、大枣2‑5份、独活5‑7份、川穹4‑8份、白芍7‑9份、肉桂2‑3份、茯苓3‑6份、党参3‑5份、杜仲3‑4份、熟地2‑5份、蒲公英3‑5份、柿子叶14‑16份、陈皮13‑15份、白术14‑16份、竹叶5‑7份、半夏12‑13份、通草5‑7份、生姜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为:当归3-4份、赤芍6-8份、黄芪2-3份、甘草10-15份、大枣2-5份、独活5_7份、川穹4_8份、白芍7-9份、肉桂2-3份、茯苓3-6份、党参3-5份、杜仲3-4份、熟地2_5份、蒲公英3_5份、柿子叶14-16份、陈皮13-15份、白术14-16份、竹叶5-7份、半夏12-13份、通草5_7份、生姜1_3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为:当归3.2-3.8份、赤芍6.5-7.5份、黄芪2.3-2.7份、甘草12-13份、大枣3_4份、独活5.5-6.5份、川穹5-7份、白芍7.5-8.5份、肉桂2.4-2.6份、茯苓4_5份、党参3.5-4.5份、杜仲3.3-3.7份、熟地3-4份、蒲公英3.5-4.5份、柿子叶14.5-15.5份、陈皮13.5-14.5份、白术14.5-15.5份、竹叶5.5-6.5份、半夏12.1-12.8份、通草5.4-6.7份、生姜1.1-2.8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火祛湿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为:当归3.5份、赤芍7份、黄芪2.5份、甘草12.5份、大枣3.5份、独活6份、川穹6份、白芍8份、肉桂2.5份、茯苓4.5份、党参4份、杜仲3.5份、熟地3.5份、蒲公英4份、柿子叶15份、陈皮14份、白术15份、竹叶6份、半夏12.5份、通草6份、生姜2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燕高振英李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胡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