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骨支架,特别是。
技术介绍
: 最近几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根据调查估计,全球现有的结核病人约2000万,我国现在患结核病的人数居世界第二位,约有结核病患者500万左右。在所有结核病患者中,患有骨与关节结核的病人约占1%~2%。随着艾滋病患病率的逐年增高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增多,其患病人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骨关节结核是肺外结核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回升的趋势。 在传统骨结核的治疗中我们往往采用全身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原则进行药物治疗。病灶清除手术去除感染坏死组织是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骨关节结核患者行感染病灶清除术后主要依靠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往往术后也立即在病灶局部放置抗结核药物来加强抗感染治疗。在众多骨与关节结核病的治疗方法中,主要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很多骨与关节结核的病人,尤其是有明显的骨、关节破坏并导致临床严重症状的病人,最后往往需要行病灶清除等外科手术干预。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所述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结核缓释人工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一个制备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步骤,分别称取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正硅酸四乙酯、四水合硝酸钙和磷酸三乙酯,所述的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正硅酸四乙酯、四水合硝酸钙和磷酸三乙酯的质量比为3~5:6~7:1~2:0.5~1,然后将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完全溶解于乙醇中,搅拌条件下加入正硅酸四乙酯、四水合硝酸钙、磷酸三乙酯,室温搅拌反应18~36小时,后转移入一个容器中,挥发干燥5~10天,获得的产品在600~700摄氏度温度下煅烧4~8小时去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结核缓释人工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一个制备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步骤,分别称取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正硅酸四乙酯、四水合硝酸钙和磷酸三乙酯,所述的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正硅酸四乙酯、四水合硝酸钙和磷酸三乙酯的质量比为3飞:6^7:1-2:0.5^1,然后将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完全溶解于乙醇中,搅拌条件下加入正硅酸四乙酯、四水合硝酸钙、磷酸三乙酯,室温搅拌反应If 36小时,后转移入一个容器中,挥发干燥5~10天,获得的产品在600-700摄氏度温度下煅烧4-8小时去除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得到介孔生物活性玻璃; 2)—个制备甲基改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步骤,称取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加入到预先干燥的有机溶剂中,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lg:8(Tl50ml,加热至70-90摄氏度回流,然后向其中添加硅烷偶联剂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获得甲基改性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溶液,充分反应12~24小时后,离心分离甲基改性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洗涤1~4次后干燥待用; 3)一个制备羧基改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步骤,称取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加入到预先干燥的有机溶剂中,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lg:8(Tl50ml,加热至70-90度回流,然后向其中添加硅烷偶联剂三乙氧基-丙硅基琥珀酸酐,获得羧基改性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溶液,充分反应12~24小时后,离心分离羧基改性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洗涤1~4次后干燥待用; 4)一个担 载抗结核药利福平的步骤,将利福平溶解于二甲亚砜中配制8~12mg/ml的溶液,称取甲基改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将甲基改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浸泡于上述利福平溶液中,甲基改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利福平溶液的质量体积比Ig:8~12ml,室温搅拌18~26小时后离心分离,获得含有利福平的羧基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叶晓健,余将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