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效洲专利>正文

节能环保燃气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422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节能环保燃气灶具,包括燃烧装置和余热利用装置,其中,燃烧装置包括燃气空气预混器和节能灶头,燃气预混器的一侧与燃气管路连接相通,燃气预混器的另一侧与风机入口连接,节能灶头下部装有混合片;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和多孔陶瓷聚能板,换热器为管壳结构,换热器的内管道与排烟道相连,换热器的环形外管道与空气管相通,多孔陶瓷聚能板的一侧与节能灶头和锅底形成的燃烧空间相通,多孔陶瓷聚能板的另一侧与排烟烟道相通。该燃气灶具高效、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环保燃气灶具
本技术属于节能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的节能环保燃气灶具。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步伐逐步加快,液化气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商用领域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由于液化气的广泛应用使得城市空气的污染大大减轻,同时也给酒店、宾馆等餐饮服务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便利,因此燃气灶的普遍应用已由大都市逐渐走进小城镇,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由于液化气以及天然气在我国国内可采贮存量逐年减少,且价格昂贵,加之其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尽量提高炉灶热效率来节约燃气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所以研究和设计一种高效率的燃气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燃气灶具的热效率,预混燃烧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浙江克莱尔公司的预混炉灶即为此种产品的代表。但是,它没有余热回收利用的装置或系统,仅凭预混装置是不能满足当前节能要求的,尤其当混合不充分时,燃烧效率更不理想。因此,提供一种高效率的节能环保燃气灶具成为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现有的鼓风式预混燃气炉灶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加装了节能灶头和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的高效节能的燃气灶具。本技术在改进了空气预热器的基础上加装了节能灶头和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采用直接点火加热和吸收余热辐射加热,使燃气炉灶的热效率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40%。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燃气灶具,包括燃烧装置和余热利用装置,其中,燃烧装置包括燃气空气预混器和节能灶头,燃气预混器的一侧与燃气管路连接相通,燃气预混器的另一侧与风机入口连接,节能灶头下部装有混合片;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和多孔陶瓷聚能板,换热器为管壳结构,换热器的内管道与排烟道相连,换热器的环形外管道与空气管相通,多孔陶瓷聚能板的一侧与节能灶头和锅底形成的燃烧空间相通,多孔陶瓷聚能板的另一侧与排烟烟道相通。其中,燃气在本文中主要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所述燃气灶具本体下端的燃气空气预混器侧壁外设置有燃气夹套,所述鼓风机通过进风管与所述燃气夹套上的进风孔连接相通,所述燃气夹套内的空气管路本体侧壁上设有若干燃气喷入孔。所述的换热器上端与所述燃气空气混合器相连,下端通过所述空气管与所述风机相连。所述的节能灶头下端与所述燃气空气混合器的出口空气管相连,上端开口与锅底形成燃烧空间。所述的多孔陶瓷聚能板一侧与节能灶头和锅底形成的燃烧空间相通,另一侧与排烟道相通。所述的换热器采用管壳式结构,烟气走管层,空气走壳层,置于所述灶具本体下部。所述的多孔陶瓷聚能板,由扇形陶瓷多孔板组成,一端与节能灶头相连,另一端与燃气灶具内壁相连。其中,燃气空气混合气可以以高速旋转方式喷出,轴向为45度角,径向为30度角。烟气管道可以由多个合金钢管组成,采用螺旋内肋式结构,所有合金钢管两端固定均匀分布。换热器的另一端可以与节能灶头尾部相连。多孔陶瓷聚能板一端与灶具本体外壁连接,一端与节能灶头下端相连,形成封闭空间。燃烧所用的空气通过鼓风机经空气管道进入换热器与高温烟气换热后进入燃气空气预混器,燃气和空气在燃气预混器系统内部分混合(充分混合)后经混合片充分混合后进入灶具本体,经节能灶头旋转喷出后燃烧,实现了大量的余热回收,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经混合片送入的燃气空气混合气通过节能灶头的周围旋流气孔送出,强烈燃烧,加热锅底,当进气控制好后可以使得火焰与锅底达到合理的燃烧高度使燃烧达到最佳状态,可以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目的。另一部分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经过多孔陶瓷聚能板时将部分热量传递给多孔陶瓷聚能板后经换热器由烟道排出。多孔陶瓷聚能板吸收热量后进行强烈的热辐射,不仅可以对锅底进行二次加热,更能够对没完全燃烧的燃气进行高温辐射加热,经过多孔聚能陶瓷板的烟气经灶具本体逆向进入换热器管程与壳程的空气换热,最后经尾部烟道排除使得燃气完全燃烧,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燃烧效率更高:燃气与空气负压混合,均匀充分,一次燃烧后,经扇形聚能陶瓷板辐射使得未燃燃气二次燃烧,燃烧效率更高,释放的热值也可以有效提高节能效率高,电耗低:由于燃气与空气负压混合,经混合片旋流后混合均匀充分,燃气进行二次燃烧,耗气量可比现有炉灶降低20%左右,而且鼓风机只需输送助燃空气,功率可适当减小,电耗也随之明显下降;经扇形聚能陶瓷板辐射的高温余热加热锅底,燃烧所需燃气量也相应减少。③污染物排放大为降低:由于燃气空气预混器和混合片的共同作用使得混合气体相当均匀,并且采用扇形聚能陶瓷板,实现大量热能的二次应用,燃烧效率大幅度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也大为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节能环保燃气灶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节能环保燃气灶具包括:鼓风机1、空气管2、换热器3、燃气空气预混器4、燃气管5、节能灶头6、混合片7、多孔陶瓷聚能板8、排烟道9、灶具本体10、炒锅11。本技术的高效的燃气灶具,可以通过对现有灶具进行简单的改造来实现。如图1所示,其包括灶具本体10和辅助燃烧装置,所述的辅助燃烧装置包括燃气空气预混器4和节能灶头6。节能灶头6的一侧密封,另一侧与通过混合片7的燃气空气混合气入口连接。所述的燃气空气预混器4分为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 ;两个进口分别与燃气管5和空气管2连接,出口与混合片7相连,空气由鼓风机I送入空气管道2。燃烧所用的空气在鼓风机I的作用下产生的高速流动,经换热器3进入燃气空气预混器4 ;燃气和空气在燃气空气预混器4内充分混合后再进入灶具本体10 ;为了保证充分混合,加装了混合片7。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鼓风机I的功率也可以保证燃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充分混合后的气体进入节能灶头6,经节能灶头6侧面布置的多个设定角度的小孔旋流而出,充分燃烧放热。另一部分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经过多孔陶瓷聚能板7,将部分热量传递给多孔陶瓷聚能板7后经烟道9排出。多孔陶瓷聚能板7吸收热量后对炒锅11底部进行热辐射,不仅可以对炒锅11底部进行二次加热,更能够对没完全燃烧的燃气进行高温辐射加热,既可以节约燃料和部分风机做功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又可以使得未全燃烧的燃气完全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烟气从灶具本体10经排烟管9进入换热器3,与鼓风机I送入的空气进行换热,使得空气被预热后再送入燃气空气预混器4,达到进一步节能的目的。上述实施实例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环保燃气灶具,包括燃烧装置和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气空气预混器和节能灶头,所述燃气预混器的一侧与燃气管路连接相通,所述燃气预混器的另一侧与风机入口连接,所述节能灶头下部装有混合片;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和多孔陶瓷聚能板,所述换热器为管壳结构,所述换热器的内管道与排烟道相连,所述换热器的环形外管道与空气管相通,所述多孔陶瓷聚能板的一侧与所述节能灶头和锅底形成的燃烧空间相通,所述多孔陶瓷聚能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排烟烟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燃气灶具,包括燃烧装置和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气空气预混器和节能灶头,所述燃气预混器的一侧与燃气管路连接相通,所述燃气预混器的另一侧与风机入口连接,所述节能灶头下部装有混合片;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和多孔陶瓷聚能板,所述换热器为管壳结构,所述换热器的内管道与排烟道相连,所述换热器的环形外管道与空气管相通,所述多孔陶瓷聚能板的一侧与所述节能灶头和锅底形成的燃烧空间相通,所述多孔陶瓷聚能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排烟烟道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空气预混器设置在所述燃烧装置的下端,所述燃气空气预混器的上部通过所述混合片与所述节能灶头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环保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鼓风机通过空气管与所述燃气空气预混器底部的进风管连接相通;所述燃气空气预混器侧壁外设置有燃气夹套,燃气管与所述燃气空气预混器上的燃气孔连接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效洲
申请(专利权)人:刘效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