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传伟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37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包括锅炉,锅炉下方设有用于产生磁感线并使锅炉底部产生涡流发热的电磁线圈。所述锅炉优选为不锈钢锅炉。所述电磁线圈优选为盘式电磁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电磁线圈产生的磁感线通过高频切割锅炉底面,使锅炉底面产生涡流而发热,从而加热锅炉内的液体。采用电磁加热方式,避免了火患危险和污染,同时因为减少了热传递介质,因此能效高,且避免了热传递介质在传热过程中的无谓损耗,因此更节能,再者无需使用发热丝,被加热的锅炉为不锈钢或其他可进行磁感应的材料制作,比发热丝具有更强的耐受能力,因此寿命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体加热方式,大多数为通过一热源将热量传递给液体来加热,有一个容器,容器底部有一个普通发热管,通过焊接或压铸的形式将发热管与容器连接在一起,发热管内布有电阻式发热丝,发热丝本身在通过电流时主动发热,然后传递给发热管,再由发热管传递给容器,最后由容器传递给容器中的液体,例如市面上的电热水煲;又或者是直接将发热管置于液体之中,将发热管的热量传递给液体,例如市面上的“热得快”电热管;另外还可以是最简单的加热方式,即在容器外部直接用明火加热,例如用石油气烧水。明火加热的方式能效低、有污染、有火患危险;而焊接或压铸式发热管加热方式,虽然制造简单,但因为有多重的热传递介质,所以能效低,同时,因发热管中的发热丝直接通有电流,容易因为制造工艺的问题而产生漏电的危险,再者,因发热丝本身需要经受严酷的冷热交替,寿命往往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节能并且寿命大大提高的加热器具,尤其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包括锅炉,锅炉下方设有用于产生磁感线以使锅炉底部产生涡流发热的电磁线圈。作为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为不锈钢锅炉。作为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磁线圈为盘式电磁线圈。作为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设有锅炉中部或上部,可用于扩展连接水泵和相关管道,从而使所述锅炉具有连续输出的功能。作为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内交错分布有使得流过液体均匀分散的隔挡条,所述隔档条在锅炉配合水泵使用时能令锅炉中流过的水分散,受热均匀。作为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设有温控探头。作为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与所述电磁线圈相分离。作为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设有隔热片。作为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磁线圈下方设有风扇。作为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一支架,所述锅炉、隔热片、电磁线圈、风扇依次安装于所述支架上。采用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含有一个被加热的锅炉,锅炉下方设有用于产生磁感线的电磁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线圈产生的磁感线通过高频切割锅炉底面,使锅炉底面产生涡流而发热,从而加热锅炉内的液体。采用电磁加热方式,避免了火患危险和污染,同时因为减少了热传递介质,因此能效高,且避免了热传递介质在传热过程中的无谓损耗,因此更节能,再者无需使用发热丝,被加热的锅炉为不锈钢或其他可进行磁感应的材料制作,比发热丝具有更强的耐受能力,因此寿命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实施例中锅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实施例,其包括锅炉1,锅炉下方设有用于产生磁感线的电磁线圈2。本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线圈2产生的磁感线通过高频切割锅炉I底面,使锅炉I底面产生涡流而发热,从而加热锅炉I内的液体。上述电磁加热方式,避免了火患危险和污染,同时因为减少了热传递介质,因此能效高,且避免了热传递介质在传热过程中的无谓损耗,因此更节能。优选的,电磁线圈2为盘式电磁线圈,如盘式螺旋渐开式电磁线圈。采用盘式电磁线圈设于锅炉I下方,可以更好的切割锅炉I底面,使得锅炉I底面迅速产生涡流发热。进一步的,所述锅炉I设有进口端11和出口端12,所述进口端11和出口端12设于锅炉I中部或上部,更优选为设于上部,可用于扩展连接水泵而使所述锅炉具有连续输出的功能。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锅炉I内交错布有使流过液体均匀分散的隔挡条10。这样,液体在锅炉I内流过的时候,能均匀分散,使得液体受热均匀。隔挡条的形状不受限制,如可以是竖条状、斜条状、弯曲状等等,只要将其交错布置,使得液体流过是能被分散开从而使得受热更均匀即可。进一步的,锅炉I为不锈钢锅炉,锅炉I直接被磁感应而产生涡流发热,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一样使用发热管与锅炉结合在一起的形式。采用不锈钢锅炉,比发热管具有更强的耐受能力,因此本技术寿命大大提高。本技术的电磁式加热锅炉用于加热水时,还可以实现输出蒸汽的功能,控制输入锅炉I内的水流量并使得水不占满锅炉1,尤其使得锅炉I内的水位低于出口端12,这样,由于锅炉I与电磁线圈2摆放为上下关系,锅炉I只有底面是直接被加热面,同时水路的的进口端11和出口端12均在锅炉I中部或上部,所以水是从加热面上方进入,滴落到锅炉I加热面,从而被加热至蒸发,而蒸汽的物理特性为向上运动,因此正好从中部或上部的出口端12输出,而且在工作过程中,锅炉I内是留有空间的,水并没有占满整个锅炉1,因此可保证水没有触及出口端12,水被汽化时会向上升,当中的水分会因为重力而重新落在加热面上再次加热气化,从而不会被产生的蒸汽一并带出,使得输出的蒸汽含水量低,气化率高。在应用本技术电磁式加热锅炉时,可以在锅炉I的进口端11连接水泵,通过使用水泵来控制输入锅炉I的水流量,使得本技术具有连续输出热水或蒸汽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锅炉I设有温控探头3。在应用本技术电磁式加热锅炉实施例时,温控探头3可保护锅炉I不会过热干烧并控制出水温度,一旦温度到达温控探头3设定的安全温度,电源将被切断,以保证锅炉I不被烧坏。进一步的,所述锅炉I与所述电磁线圈2相分离。由于电磁线圈2是通过其产生的交变磁场对锅炉I底部进行加热,因此,电磁线圈2完全可与锅炉I相分离。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发热管与锅炉焊接或压铸于一起,其结构更为简单,安装拆卸也更方便。进一步的,所述锅炉I与所述电磁线圈2之间设有隔热片4,可以避免锅炉I被加热后,对电磁线圈2造成损害。隔热片4呈片状,可以采用方形垫片或是圆形垫片或者其他形状垫片。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线圈2下方设有风扇5,用于对电磁线圈2和锅炉I散热。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支架6,锅炉1、隔热片4、电磁线圈2、风扇5依次安装于所述支架6上,结构小巧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发热管与锅炉焊接或压铸于一起,具有显著的结构的优越性。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锅炉下方设有用于产生磁感线并使锅炉底部产生涡流发热的电磁线圈,所述锅炉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锅炉为不锈钢锅炉,所述锅炉与所述电磁线圈相分离,并且,还包括一支架,所述锅炉、电磁线圈依次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锅炉下方设有用于产生磁感线并使锅炉底部产生涡流发热的电磁线圈,所述锅炉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锅炉为不锈钢锅炉,所述锅炉与所述电磁线圈相分离,并且,还包括一支架,所述锅炉、电磁线圈依次安装于所述支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为盘式电磁线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乐张嘉诚何镜全
申请(专利权)人:周传伟周文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