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空间温度梯度热处理细化D406A钢焊接构件晶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6066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6:47
采用空间温度梯度热处理细化D406A钢焊接构件晶粒的方法,它涉及金属热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空间温度梯度热处理细化D406A钢焊接构件晶粒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D406A钢焊接构件热处理后存在晶粒度低导致综合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方法:对D406A钢焊接构件进行变温循环淬火热处理的同时进行水冷散热,使焊接构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从焊缝区到母材区沿长度方向上处于不同的温度下,形成一温度梯度场。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细化D406A钢焊接构件晶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空间温度梯度热处理细化D406A钢焊接构件晶粒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热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空间温度梯度热处理细化D406A钢焊接构件晶粒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是超高强度钢的一种。因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和一定的韧性,合金元素含量低,热加工工艺简单,成本相对低廉,而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和常规武器等领域。D406A(30Si2MnCrMoVE)钢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优良的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金属壳体。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传统热处理一般为淬火后低温回火,这些传统工艺并不能同时兼备强度和韧塑性。而一些构件使用过程中往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如飞机起落架、炮筒和防弹钢板等,但因韧性不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或容易发生脆性断裂而影响安全。同时,由于现在对材料的特殊要求,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的结构件,如焊接构件的焊缝区域与基体的组织、应力状态不同,传统热处理不能使不同的组织结构状态通过热处理获得最佳的组织,从而不能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也会使零部件的质量和寿命都受到相应的影响,这对于超高强度钢的应用来说又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焊接构件在焊缝区与接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采用空间温度梯度热处理细化D406A钢焊接构件晶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空间温度梯度热处理细化D406A钢焊接构件晶粒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第一次淬火:对D406A钢焊接构件的焊缝区进行局部加热,加热的同时对D406A钢焊接构件的母材区进行水冷散热,待D406A钢焊接构件的焊缝区的温度从室温升至920℃后进行保温,保温结束后停止水冷散热,然后进行油冷淬火至室温,得到第一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所述保温的时间根据D406A钢焊接构件的焊缝区的最大厚度确定,每毫米厚度的保温时间为2min~3min;二、第二次淬火:对第一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的焊缝区进行局部加热,加热的同时对第一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的...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空间温度梯度热处理细化D406A钢焊接构件晶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空间温度梯度热处理细化D406A钢焊接构件晶粒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第一次淬火:对D406A钢焊接构件的焊缝区进行局部加热,加热的同时对D406A钢焊接构件的母材区进行水冷散热,待D406A钢焊接构件的焊缝区的温度从室温升至920°C后进行保温,保温结束后停止水冷散热,然后进行油冷淬火至室温,得到第一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所述保温的时间根据D406A钢焊接构件的焊缝区的最大厚度确定,每毫米厚度的保温时间为2min~3min ; 二、第二次淬火:对第一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的焊缝区进行局部加热,加热的同时对第一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的母材区进行水冷散热,待第一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的焊缝区的温度从室温升至90(TC后进行保温,保温结束后停止水冷散热,然后进行油冷淬火至室温,得到第二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所述保温的时间根据第一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的焊缝区的最大厚度确定,每毫米厚度的保温时间为2min~3min ; 三、第三次淬火:对第二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的焊缝区进行局部加热,加热的同时对第二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的母材区进行水冷散热,待第二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的焊缝区的温度从室温升至880°C后进行保温,保温结束后停止水冷散热,然后进行油冷淬火至室温,得到晶粒细化的D406A钢焊接构件;所述保温的时间根据第二次淬火后的焊接构件的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立王清孙越麒韩秀丽王大群古腕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