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吻的炮制方法及炮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1035832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钩吻的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钩吻藤茎切2-4mm厚片,除去杂质灰屑,干燥得到钩吻干净料;2)将钩吻干净料转移至200-300℃条件下加热5-35分钟后,自然降温筛去灰屑得钩吻炮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上述的钩吻炮制方法制得的钩吻炮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钩吻原料在200-300℃条件下加热5-35分钟,化学成分变化较大,发生部分化学成分消失,产生了新的化合物,也有一些化学成分的峰比例发生明显的变化,所得钩吻炮制品毒性明显减小,但保留了药效,提高了钩吻的用药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钩吻的炮制方法及炮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钩吻的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
技术介绍
钩吻又名断肠草、野葛、毒根、大茶药,是马钱科植物葫蔓藤的全株,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其“主金疮,乳痓,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疰蛊毒。”《中华本草》记载其味苦、微辛,性热,有大毒,主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现代研究表明钩吻具有抗肿瘤、镇痛、增强免疫、促进造血等作用,由于钩吻的毒性较大,且其治疗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安全指数小,剂量不易控制,容易发生中毒反应,每年均不乏钩吻中毒的临床报道,限制了其临床的广泛应用。中药炮制技术是毒性中药减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临床中药学的一大特色。自古以来,古代医家通过中药炮制改变药性,降低药物毒性,减轻不良反应,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对毒性中药的临床安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炮制的方法降低钩吻毒性的钩吻的炮制方法及炮制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钩吻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钩吻藤茎切2-4mm厚片,除去杂质灰屑,干燥得到钩吻干净料;2)将钩吻干净料转移至200-300℃条件下进行加热炮制,炮制时间为5-35分钟,至表面呈焦黑色,自然降温筛去灰屑得钩吻炮制品。优选上述步骤2)中的加热温度为250-260℃,加热时间14-22分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上述的钩吻炮制方法制得的钩吻炮制品。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中钩吻原料在200-300℃条件下加热5-35分钟,所得钩吻炮制品重量较炮制前减少10-15%左右,化学成分变化较大,发生部分化学成分消失,产生了新的化合物,也有一些化学成分的峰比例发生明显的变化,所得钩吻炮制品毒性明显减小,但保留了药效,提高了钩吻的用药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钩吻生品HPLC色谱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方法加热18min的钩吻炮制品HPLC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一定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下,钩吻炮制品毒性明显减小,但保留了药效,可以提高钩吻的用药安全性。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钩吻炮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性状、显微特征符合《福建药材标准》要求的钩吻藤茎为原料;b)取钩吻藤茎切2-4mm厚片;除去杂质灰屑,然后干燥得到干净料;c)将干净料转移至200-300℃条件下,进行加热炮制,加热时间为5-35分钟,至表面成焦黑色;d)加热炮制结束后出料,放凉并筛去灰屑即可。优选的,上述步骤c)中的加热温度250-260℃,加热时间为14-22分钟。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钩吻炮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性状、显微特征符合《福建药材标准》要求的钩吻藤茎为原料;b)取钩吻藤茎切2mm厚片;除去杂质灰屑,然后干燥得到干净料;c)将干净料转移至马沸炉中,250℃条件下,进行加热炮制,加热时间为14分钟,至表面成焦黑色;常用的加热工艺为砂炒工艺,其加热不稳定,直接放入马沸炉中加热,加热稳定效率高。d)加热炮制结束后出料,放凉并筛去灰屑即可。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钩吻炮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性状、显微特征符合《福建药材标准》要求的钩吻藤茎为原料;b)取钩吻藤茎切4mm厚片;除去杂质灰屑,然后干燥得到干净料;c)将干净料转移至马沸炉中,260℃条件下,进行加热炮制,加热时间为22分钟,至表面成焦黑色;常用的加热工艺为砂炒工艺,其加热不稳定,直接放入马沸炉中加热,加热稳定效率高。d)加热炮制结束后出料,放凉并筛去灰屑即可。通过上述几个实施例的方法制备的钩吻炮制品饮片重量较炮制前减少10-15%左右,在200-300℃条件下,加热5-35分钟之间,不同炮制时间化学成分变化较大,发生部分化学成分消失,产生新的化合物及也有一些化学成分的峰比例发生明显的变化。优选上述方法中加热温度250-260℃,加热时间为14-22分钟,随着加热的时间延长,毒性逐渐降低,加热10分钟毒性明显减小,加热至26分钟,药效明显降低,加热时间在14-22分钟为最佳。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钩吻炮制品毒性和药效使用分析一、钩吻炮制品毒性分析1、取昆明种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8组(每组为上述实施例1中方法加热时间分别为8min、10min、12min、14min、16min、18min、22min、24min、26min制备的钩吻炮制品),7组实验组与1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前禁食12小时,不禁水。实验组以最大给药浓度、最大给药剂量(2g/kg)1次灌胃给药,给药后常规饲养,连续观察7天,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的0.5%CMC-Na溶液。期间记录动物体质量、外观、食欲、行为活动、死亡等毒副反应情况,并观察小鼠中毒和死亡情况等,结果见表1—各给药组小鼠死亡情况。表1组别剂量/(g·kg-1)死亡数/只死亡率/%对照组0008min2101001101000.5101000.255500.1250010min2101001101000.55500.250012min21010010014min20016min20018min20022min20024min20026min200由上表1可以看出,在250-260℃加热14分钟后,在最大给药量的情况下,没有发生毒性反应;观察期间,此期间发现小鼠的生命状况良好,无死亡现象。2、取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2)g,适应性饲养3天后,随机分为3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与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前禁食12小时,不禁水。实验组包括“给药组”以14min炮制品最大给药浓度、最大剂量(2g/kg)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的0.5%CMC-Na溶液:连续观察14天,观察项目包括:①给药后小鼠的活动、体毛、饮食、粪便、存活情况等;②观察给药前后第0、7、14天小鼠体质量变化情况,计算MTD。钩吻炮制品给药后14d观察结果见2,小鼠活动自如,无惊厥、运动失调、流涎、流泪、流鼻涕、呼吸困难、腹泻、便秘、肠胀气等症状发生,皮毛光泽,给药后14d内无死亡动物。第14d时脱颈椎处死小鼠,进行尸体检验,肉眼观察未发现肝脏、肾脏、脾脏等脏器组织部位有肿胀、萎缩、出血、颜色异常、黏连及硬化等异常改变。给药组动物体重呈正常增长状态,给药组和空白组体重均增加,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2—钩吻炮制品对小鼠体重的影响所示。表2组别给药前体质量/g给药7d后体质量/g给药14d后体质量空白对照组26.72±2.4628.31±3.3734.1±4.62溶剂对照组26.88±3.1127.34±4.233.2±5.30给药组26.3±2.1729.64±3.6034.76±6.21由此可见,钩吻经250-260℃加热14min后,毒性明显降低。二、钩吻炮制品药效分析1、清洁级昆明小鼠18-22g,雌雄各半。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颅痛定组和给药组(每组为上述实施例1中方法加热时间分别为14min、16min、18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钩吻的炮制方法及炮制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钩吻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钩吻藤茎切2‑4mm厚片,除去杂质灰屑,干燥得到钩吻干净料;2)将钩吻干净料转移至200‑300℃条件下进行加热炮制,炮制时间为5‑35分钟,至表面呈焦黑色,自然降温筛去灰屑得钩吻炮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钩吻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钩吻藤茎切2-4mm厚片,除去杂质灰屑,干燥得到钩吻干净料;2)将钩吻干净料转移至马沸炉中,250-260℃条件下,加热时间为14-22分钟,至表面呈焦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华军吴水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