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5581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印装置,其在图像转印中使转印图像不错位,进而使转印后的记录介质后端侧完成情况良好。该转印装置在由转印辊(33)和转印压板(31)夹持转印膜(46)和记录介质(K),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中,转印处理中预先使与卡片后端相比靠上游侧的转印膜(46)松弛,从转印处理结束到卡片后端到达剥离销(34b)的期间控制移送辊(49)的旋转而消除转印膜(46)的松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转印膜上的图像转印到卡片等记录介质上的转印装置,涉及将通过成像部进行图像转印后的转印膜从记录介质上剥离的转印膜剥离机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通常,这种装置作为在塑料卡片等介质上形成脸部照片,文字信息等图像的装置广为人知。在这种情况下,已知有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直接图像的装置结构和在转印膜上形成图像并将该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装置结构。在将转印保护膜带(薄膜)转印到这样的卡片的卡片制作装置中,公开了通过加热辊将薄膜的转印区域转印到卡片上,从卡片后端到达了加热辊的时刻起向薄膜施加后张力的结构(专利文献I)。在该装置中,通过使后端剥离电机向与薄膜转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来赋予施加于薄膜的后张力。由此相对于转印后的卡片,使薄膜从薄膜的非转印部分向转印部分(从卡片后方向前方拉拽薄膜)剥离,因此不存在卡片后端边缘部的薄膜残留,改善完成情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8282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I中,在卡片后端到达了加热辊的时刻,从搬运方向下游侧施加后张力,由此将薄膜从薄膜侧向卡片侧主动地剥离。因此,可能会出现在到达使薄膜从卡片剥离的剥离点之前薄膜从卡片剥离的早期剥离的问题。对此,为了不赋予卡片后端后张力,通过预先松弛薄膜来防止早期剥离,但是若在使后端侧的薄膜松弛的状态下进行剥离,由于在越过剥离部件的位置使薄膜剥离,剥离角度改变导致后端的完成情况变差。另外,在专利文献I中,当将后张力施加到薄膜时,计算薄膜供给卷轴的卷径,通过与其卷径对应的转矩施加后张力。在该结构中,后张力不稳定,可能会引起转印不良、剥尚不良。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经转印膜使加热部件和转印压板压接并将形成于所述转印膜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具备:图像转印部,该图像转印部具有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转印压板,并且构成为可在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转印压板压接的工作位置,和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转印压板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记录介质搬运组件,该记录介质搬运组件搬运所述记录介质;剥离部件,该剥离部件设于所述图像转印部的图像转印时的所述转印膜搬运方向下游侧,将所述转印膜从所述记录介质剥离;转印膜搬运组件,该转印膜搬运组件与图像转印时的所述剥离部件相比在所述转印膜搬运方向下游侧搬运所述转印膜;转印膜送出组件,该转印膜送出组件与图像转印时的所述记录介质相比在所述转印膜搬运方向上游侧送出所述转印膜;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转印膜送出组件的转印膜送出量,所述转印膜送出组件由转印膜移送辊构成,该转印膜移送辊在未使用的转印膜所缠绕的供给卷轴和使用完的转印膜所缠绕的卷取卷轴之间夹持所述转印膜并搬运转印膜,所述控制组件,在图像转印中使所述转印膜送出组件的转印膜搬运量与所述记录介质搬运组件的记录介质搬运量相比增加,预先使与所述记录介质相比靠上游侧的所述转印膜松弛,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后端通过所述图像转印部、到达所述剥离部件期间,减少所述转印膜送出组件的转印膜搬运量,从而减少所述转印膜的松弛量。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在转印处理中预先使与卡片后端相比在后侧的的薄膜松弛,转印完成后卡片后端到达剥离位置之前消除薄膜的松弛(减少松弛),由此使转印图像不由于转印中的后张力错位,之后卡片后端部的薄膜剥离性能提高。另外,管理转印处理中的薄膜送出量的薄膜送出组件夹持薄膜搬运,因此薄膜送出量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装置的整体结构说明图;图2是图1的装置中的薄膜盒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薄膜盒中的支承部件的放大图;图4是图像转印的原理说明图,(a)表示转印部件,剥离部件及支承部件位于工作位置的状态,(b)是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图;图5是表示剥离部件和支承部件在工作位置的配置关系的放大图;图6是图1的装置中的转印单元和薄膜盒的立体结构图;图7是图6的装置中的转印单元的组装分解图;图8表示转印辊的升降机构,Ca)是整体立体图,(b)是图7中的剥离部件的升降机构图;图9是开闭盖的放大立体图;图10是图8的装置中的驱动凸轮和驱动旋转轴的关系图;图11是图1的装置的控制结构图;图12是从卡片预热到二次转印处理时的动作说明图;图13是二次转印处理时的动作说明图(图12续);图14是关于卡片发行处理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卡片预热的判断基准和预热内容的图;图16是表示关于二次转印处理中的卡片和转印膜的搬运的处理流程的图;图17是从侧方向观察装置的剖视图,表示热阻器的位置的图。图18是表示支承部件的变形例的图;图19是表示现有图像转印中的转印膜剥离后的卡片姿态的图;图20是现有图像转印的原理说明图;图21是表示里面转印时的问题点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详述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1的装置在各种证明用ID卡,商业交易用信用卡等中记录图像信息。因此,具备信息记录部A和图像记录部(成像部;下同)B,向它们供给卡片的卡片供给部C。[卡片供给部]在装置外壳I中设有卡片供给部C,由收纳多张卡片的卡片盒构成。图1所示的卡片盒3中以直立姿态排列收纳多张卡片,从该图左端向右端排出卡片。而且,卡片盒3的前端设有分离开口 7,通过搓纸辊19从最前列的卡片向装置内供给。[信息记录部的结构]从上述卡片盒3馈送的卡片K (记录介质;下同)从搬入辊22馈送到翻转单元F。翻转单元F由可旋转地轴承支承于装置框架(未图示)上的单元框架和由该框架支承的一对或多对辊副构成。图示的是将隔开距离前后配置的两个辊副20,21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单元框架上。而且,构成为单元框架通过旋转电机(脉冲电机等)沿规定的角度方向旋转运动,安装于单元框架上的辊副通过搬运电机沿正翻转方向旋转。该驱动机构未图示,但可以构成为通过一个脉冲电机利用离合器在单元框架的旋转运动和辊副的回转之间切换,也可以构成为分别驱动单元框架的旋转运动和辊副的回转运动。因此,卡片盒3中准备的卡片通过搓纸辊19和分离辊(空转滚筒)9 一张一张地分离,馈送到下游侧的翻转单元F。而且,翻转单元F通过辊副20,21将卡片搬入单元内,在被辊副夹持的状态下沿规定角度方向改变姿态。上述翻转单元F的旋转方向外周配置有磁记录单元24,非接触式IC记录单元23及接触式IC记录单元27,废弃接卡箱25。另外,附图标记28为条码阅读机,是用于对例如下述成像部B印刷的条码读取并进行正误判别(错误判别)的单元。下面,将这些记录单元称为数据记录单元。因此,若通过辊副20,21将通过翻转单元F沿规定的角度方向改变姿态后的卡片输送到记录单元,则能够对卡片进行磁性或电性的数据输入。另外。在这些数据输入单元产生记录错误的情况下,搬出到废弃接卡箱25。在上述翻转单元F的下游侧设有成像部B,在该成像部B设有从卡片盒3输送卡片的搬入路径P1,在该路径Pl中配置有上述翻转单元F。另外,在搬入路径Pl中配置有搬运卡片的搬运辊(也可以是带)29,30,与未图示的搬运电机(步进电机)连结。该搬运辊29,30以能够正翻转切换的方式构成,与从翻转单元F向成像部B搬运卡片的情况相同,从成像部B向翻转单元F搬运卡片。在上述成像部B下游侧设有向收容接卡箱55输送卡片的搬出路径P2。在搬出路径P2配置有搬运卡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印装置,其经转印膜使加热部件和转印压板压接并将形成于所述转印膜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图像转印部,该图像转印部具有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转印压板,并且构成为可在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转印压板压接的工作位置,和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转印压板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记录介质搬运组件,该记录介质搬运组件搬运所述记录介质;剥离部件,该剥离部件设于所述图像转印部的图像转印时的所述转印膜搬运方向下游侧,将所述转印膜从所述记录介质剥离;转印膜搬运组件,该转印膜搬运组件与图像转印时的所述剥离部件相比在所述转印膜搬运方向下游侧搬运所述转印膜;转印膜送出组件,该转印膜送出组件与图像转印时的所述记录介质相比在所述转印膜搬运方向上游侧送出所述转印膜;和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转印膜送出组件的转印膜送出量;所述转印膜送出组件由转印膜移送辊构成,该转印膜移送辊在未使用的转印膜所缠绕的供给卷轴和使用完的转印膜所缠绕的卷取卷轴之间夹持所述转印膜并搬运转印膜;所述控制组件,在图像转印中使所述转印膜送出组件的转印膜搬运量与所述记录介质搬运组件的记录介质搬运量相比增加,预先使与所述记录介质相比靠上游侧的所述转印膜松弛,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后端通过所述图像转印部到达所述剥离部件期间,减少所述转印膜送出组件的转印膜搬运量而减少所述转印膜的松弛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22 JP 2013-0338641.一种转印装置,其经转印膜使加热部件和转印压板压接并将形成于所述转印膜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转印部,该图像转印部具有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转印压板,并且构成为可在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转印压板压接的工作位置,和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转印压板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记录介质搬运组件,该记录介质搬运组件搬运所述记录介质; 剥离部件,该剥离部件设于所述图像转印部的图像转印时的所述转印膜搬运方向下游侧,将所述转印膜从所述记录介质剥离; 转印膜搬运组件,该转印膜搬运组件与图像转印时的所述剥离部件相比在所述转印膜搬运方向下游侧搬运所述转印膜; 转印膜送出组件,该转印膜送出组件与图像转印时的所述记录介质相比在所述转印膜搬运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原裕一野田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立志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