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与太阳能电池模块技术

技术编号:1035356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与太阳能电池模块。太阳能电池包含第二导电型的基板、射极层、第一氧化物层、钝化辅助层、第二导电型的背电场层、第二氧化物层、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基板包含相对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射极层、第一氧化物层与钝化辅助层依序配置于第一面。钝化辅助层与第一氧化物层的材质彼此不同。背电场层与第二氧化物层依序配置于第二面上。第一电极位于第一面上,并穿过钝化辅助层及第一氧化物层而与射极层接触。第二电极位于第二面上,并穿过第二氧化物层而与背电场层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与太阳能电池模块
[0001 ]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电转换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所采用的基板有P型与N型两种。由于在N型基板上所建构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远较在P型基板上建构的太阳能电池佳,因此采用N型基板来制作太阳能电池已成为目前的趋势。采N型基板的太阳能电池通常以硼掺杂层所构成的P型导电层作为射极。而此种太阳能电池的射极表面的钝化方式通常是在射极表面形成热氧化层来作为钝化层。然而,热氧化层并非好的硼射极钝化层,导致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不佳。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钝化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与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第二导电型基板上的第一导电型的射极层上设有由依序堆叠的氧化层与钝化辅助层所构成的钝化结构。由于此钝化结构具有极佳的钝化效果,因此可有效提升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Jsc)与开路电压(Voc),进而可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与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在第二导电型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二导电型的基板,包含一第一面以及一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一第一导电型的射极层,配置于该第一面上;一第一氧化物层,配置于该射极层上;一钝化辅助层,配置于该第一氧化物层上,其中该钝化辅助层与该第一氧化物层的材质彼此不同,且该钝化辅助层的材质包含选自于由氧化铝、多个第一导电型掺杂材料所组成的一族群;一第二导电型的背电场层,配置于该第二面上;一第二氧化物层,配置于该背电场层上;一第一电极,位于该第一面上,并穿过该钝化辅助层及该第一氧化物层,而与该射极层接触;以及一第二电极,位于该第二面上,并穿过该第二氧化物层,而与该背电场层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21 TW 102106019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二导电型的基板,包含一第一面以及一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一第一导电型的射极层,配置于该第一面上; 一第一氧化物层,配置于该射极层上; 一钝化辅助层,配置于该第一氧化物层上,其中该钝化辅助层与该第一氧化物层的材质彼此不同,且该钝化辅助层的材质包含选自于由氧化铝、多个第一导电型掺杂材料所组成的一族群; 一第二导电型的背电场层,配置于该第二面上; 一第二氧化物层,配置于该背电场层上; 一第一电极,位于该第一面上,并穿过该钝化辅助层及该第一氧化物层,而与该射极层接触;以及 一第二电极,位于该第二面上,并穿过该第二氧化物层,而与该背电场层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氧化物层或/及该第二氧化物层的材质包含选自于由氧化硅、氧化钛、氧化硼与氧化锌所组成的一群组。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介电层,配置于该第二氧化物层上,其中该第二介电层与该第二氧化物层的材质彼此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的材质包含银与铝,其中铝占8%~10%,且该基板为N型基板,该射极层为硼射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为双面入光式,且该第一面的受光面积大于该第一电极对于该第一面的正投影面积,该第二面的受光面积大于该第二电极对于该第二面的正投影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导电型掺杂材料包含选自于由非晶硅硼、非晶硅碳合金硼所组成的一群组。7.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上板; 一下板; 一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设于该上板与该下板之间;以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闳智
申请(专利权)人:茂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