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三维地下承压水流-地铁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模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建筑、隧道及地下空间工程、环境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地下承压水流-地铁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沿江沿海地区,地下广泛分布有潜水含水层和多层承压含水层,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飞速发展,长大线性地铁隧道网络的构建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反之,区域地下水抽降回灌诱发的地下水环境的动态演化对其中线性隧道结构物长期性态的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如何评价地下承压水流-地铁隧道结构的相互作用规律,对确保生命线工程-地铁隧道的长期安全性及维持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鉴于该类问题的复杂性及研究手段的有限,也一直是工程界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问题之一。经技术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外对地下水渗流或循环运移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了多种水槽或水箱等模拟设备,对工程中由于地下水抽降引起的地面沉降环境问题、污染物运移等问题开展了物理模拟试验,但这些模拟设备多为对开放性的无障碍物地下水系统的一维或二维水流模拟,含地铁隧道等地下结构物的模型装置很少,仅见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地下承压水流‑地铁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1)、线性隧道结构系统(2)、进排水系统(3)、承压水水头控制系统(4)、加载系统(5)和测量系统(6);所述模型箱(1)内设置有粘性土层(10)和砂性土层(9)模拟形成地下含水结构;所述线性隧道结构系统(2)设置于模型箱(1)内的砂性土层(9)中;所述承压水水头控制系统(4)与进排水系统(3)连接,所述进排水系统(3)设置在模型箱(1)内的地下含水结构中;所述加载系统(5)设置在模型箱(1)的上部,所述加载系统(5)对地下含水结构施加向下的压力;所述测量系统(6)包括测试元件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地下承压水流-地铁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1)、线性隧道结构系统(2)、进排水系统(3)、承压水水头控制系统(4)、加载系统(5)和测量系统(6); 所述模型箱(1)内设置有粘性土层(10)和砂性土层(9)模拟形成地下含水结构; 所述线性隧道结构系统(2)设置于模型箱(1)内的砂性土层(9)中; 所述承压水水头控制系统(4)与进排水系统(3)连接,所述进排水系统(3)设置在模型箱(1)内的地下含水结构中; 所述加载系统(5)设置在模型箱(1)的上部,所述加载系统(5)对地下含水结构施加向下的压力; 所述测量系统(6)包括测试元件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测试元件设置于模型箱(1)内,测试元件实时检测模型箱(1)内的动态变化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 还包括抽水孔(23),所述抽水孔(23)设置在模型箱(1)的一侧且抽水孔(23) —端设置在砂性土层(9)内,另一端与模型箱(1)外部的抽水装置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地下承压水流-地铁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示踪系统,所述示踪系统包括示踪剂投放孔(21)和示踪剂观测孔(22);以抽水孔(23)所在位置为模型箱(1)内水流的下游方向,示踪剂观测孔(22)位于示踪剂投放孔(21)的下游位置;示踪剂投放孔(21)和示踪剂观测孔(22)的一端连通至砂性土层 (9)中,另一端与模型箱(1)外部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地下承压水流-地铁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1)顶部设置有活动盖板(7);所述模型箱(1)上预设有孔洞(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地下承压水流-地铁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隧道结构系统(2)为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立元,朱宁,张明飞,郭享,王道纲,杨溢军,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