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雯雯专利>正文

一种导光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5239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5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显示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安装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光板、背板和胶框,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面面对背板,导光板的第一面的四个顶角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卡位,导光板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耳;胶框内圈的四个顶角位置处设有与卡位相配合的凸筋,胶框内圈的中部设有与凸耳相配合的定位槽;导光板的第二面上设有槽;所述背板上具有与所述槽相配合的筋板,筋板用于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定位并限制导光板膨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导光板安装结构能够有效防止较薄的导光板发生变形,同时能够使得导光板在安装过程中定位准确,不易因受热膨胀而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板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显示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显示技术中的佼佼者,以其为技术支持生产出的液晶显示屏成为平板、手机等显示装置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但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因此需要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设置背光模组。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液晶显示屏中的常见的光源的分布形式分为底背光和侧背光。对于使用侧背光方式进行光源设定的液晶显示屏,导光板是最为重要的光学部件,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导光板相对于光源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定位不够准确和稳定,将直接影响显示效果,进而影响产品的整体效果。而且,要给导光板因受热而产生的膨胀留出余量,如果安装结构定位不够准确合理,非常容易使得导光板在膨胀过程总压伤LED灯等元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消费者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为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导光板的出光率,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导光板设计的比较薄,薄的导光板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导致出光率变低,影响显示效果。因此,市场亟需一种导光板安装结构,能够有效防止较薄的导光板发生变形,同时能够使得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安装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光板(2)、背板和胶框(4),所述导光板(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面对所述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的第一面的四个顶角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卡位(1),所述导光板(2)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耳(3);所述胶框(4)内圈的四个顶角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卡位(1)相配合的凸筋(6),所述胶框(4)内圈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凸耳相配合的定位槽(5);所述导光板(2)的第二面上设有槽(10),所述槽(10)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两边分别与所述导光板(2)第二面的底边和侧边相接触;所述背板上具有与所述槽(10)相配合的筋板,所述筋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安装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光板(2)、背板和胶框(4),所述导光板(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面对所述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的第一面的四个顶角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卡位(1),所述导光板(2)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耳(3); 所述胶框(4)内圈的四个顶角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卡位(I)相配合的凸筋(6),所述胶框(4)内圈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凸耳相配合的定位槽(5); 所述导光板(2)的第二面上设有槽(10),所述槽(10)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两边分别与所述导光板(2)第二面的底边和侧边相接触; 所述背板上具有与所述槽(10)相配合的筋板,所述筋板用于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定位并限制所述导光板(2)膨胀; 所述导光板(2)上设有用于限制其向入光侧膨胀的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入光侧的邻边上的第一定位孔(81)和第二定位孔(91),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孔(81)和第二定位孔(91)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8)和第二定位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10)采用铣削的方式加工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于雯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