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固态折叠式腔内和频黄橙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50660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固态折叠式腔内和频黄橙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仪,包括第一泵浦光源和第二泵浦光源,所述第一泵浦光源与所述第一传输光纤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光纤与第一光学耦合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光学耦合部件的旁边依次设置有第一输入腔镜,第一激光增益介质和第一双色折反镜,所述第一双色折反镜的一端为和频晶体,另一端为第二双色折反镜,所述和频晶体的旁边为全反腔镜,所述第二泵浦光源与第二传输光纤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光纤与所述第二双色折反镜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光学耦合部件,第二输入腔镜和第二激光增益介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全固化风冷、耗电省和便于携带等特点;提高了泵浦功率,减少了副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固态折叠式腔内和频黄橙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激光泵浦全固态激光技术,激光谐振腔设计技术,腔内和频技术,皮肤动态冷却技术和激光医疗美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全固态折叠式腔内和频黄橙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仪。
技术介绍
皮肤血管性病变包括血管畸形及血管瘤两大类,常见有的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下肢静脉曲张等,可发生于全身体表各个部位,除给患者造成美容缺陷外,还可以弓I起相应的功能障碍。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液氮冷冻治疗、注射血管硬化剂、血管套扎治疗以及外科手术等,这些无选择性的有创治疗对正常皮肤组织损伤较大,常伴随瘢痕、色素改变等患者难以接受的并发症。随着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特定波长的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解原理,作用于病变血管内的血红蛋白,使病变血管热解、吸收、消失,达到治疗血管病变而不损伤组织及皮肤周围且无疤痕形成的目的,是目前治疗血管性病变最为有效而无副作用的方法。随着半导体激光的发展,该激光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也开始应用于皮肤血管性病变的治疗。如波长处于绿光波段的532nm全固态激光器的激光能被血红蛋白很好吸收,连续激光的治疗时间宽度的设置可与成年人皮肤血管的热弛豫时间接近,这些特点使得该激光成为治疗血管性病变的首选治疗设备。尽管532nm波长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吸收系数较高,黑色素的吸收系数也较高,这样532nm的绿激光仅适用于皮肤浅表面的较细血管的治疗,也更适用于皮肤黑色素较少的白色人种的皮肤表面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为了增加皮下血管的治疗深度,通常采用波长较长的808nm、940nm、980nm和1064nm的红外波段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但该波段的血红蛋白的吸收系数较低,对于较细的血管,该波段的光大部分透过,而被周围的皮肤吸收。波长577nm的黄橙光波段是氧和血红蛋白的一个吸收峰,如585nm的黄橙光与532nm的绿光具有相同的血红蛋白吸收系数,但黑色素的吸收仅为532nm绿光的一半,因此更适合于非白色人种和位于皮肤下深一些的细血管性疾病的治疗。目前黄橙光波段的激光治疗仪主要采用闪光灯泵浦的585nm和595nm脉冲染料激光器治疗仪。但是染料激光器具有安全性差、染料退化并有毒性、能量消耗高、稳定性差等,使得染料激光器的设计方案非常复杂,体积庞大。同时由于脉冲激光的峰值功率非常高,采用该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很容易引起紫癜等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固态折叠式腔内和频黄橙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仪。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固态折叠式腔内和频黄橙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仪,包括第一泵浦光源和第二泵浦光源,所述第一泵浦光源与所述第一传输光纤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光纤与第一光学耦合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光学耦合部件的旁边依次设置有第一输入腔镜,第一激光增益介质和第一双色折反镜,所述第一双色折反镜的一端为和频晶体,另一端为第二双色折反镜,所述和频晶体的旁边为全反腔镜,所述第二泵浦光源与第二传输光纤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光纤与所述第二双色折反镜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光学耦合部件,第二输入腔镜和第二激光增益介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双色折反镜还与光纤耦合镜连接,所述光纤耦合镜与第三传输光纤连接,所述第三传输光纤和光束变换镜头与治疗手柄连接,所述光束变换镜头与治疗手柄的前方有人体皮肤表面,所述人体皮肤表面的旁边设置有皮肤冷却系统,所述第一泵浦光源和所述第二泵浦光源之间通过同步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泵浦光源,所述第一传输光纤,所述第一光学耦合部件,所述第一输入腔镜,所述第一激光增益介质,所述第一双色折反镜,所述和频晶体和所述全反腔镜组成了第一半导体激光泵浦系统和第一折叠式谐振腔,且所述第一半导体激光泵浦系统和第一折叠式谐振腔能产生波长λρ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泵浦光源,所述第二传输光纤,所述第二光学耦合部件,所述第二输入腔镜,所述第二激光增益介质,所述第二双色折反镜,所述和频晶体和所述全反腔镜组成了第二半导体激光泵浦系统和第二折叠式谐振腔,且所述第二半导体激光泵浦系统和第二折叠式谐振腔能产生波长入2。进一步的,所述和频晶体放置在复合式谐振腔的重合部分,且所述复合式谐振腔是由所述第一折叠式谐振腔和第二折叠式谐振腔组成的,当波长为光束与波长为λ2的光束由所述同步控制系统进行同步控制,通过所述和频晶体时,产生波长为λ 3的黄橙色和频激光,波长为λ 3的和频激光通过所述第二双色折反镜输出到所述复合式谐振腔外,所述波长为λ3的和频激光通过所述光纤稱合镜,所述第三传输光纤和所述光束变换镜头与治疗手柄,入射到所述人体皮肤表面下的病变血管内。进一步的,所述光纤耦合镜,所述第三传输光纤,所述光束变换镜头与治疗手柄,所述皮肤冷却系统和所述同步控制系统组成了激光治疗和同步控制系统。进一步的,在波长为λ 3的和频激光入射到所述人体皮肤表面下的病变血管内之前和之后,通过所述皮肤冷却系统对所述人体皮肤表面进行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技术方案,提出了采用半导体激光技术的连续输出全固态折叠式腔内和频黄橙激光皮肤血管性疾病治疗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全固化风冷、耗电省和便于携带等特点。采用复合结构的腔内和频激光器结构,提高了激光器的泵浦功率。参与和频的两个基频光采用不同双色折反镜的折叠式激光谐振腔,提高激光器的转换效率,在相同治疗面积下,能获得与闪光灯泵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仪相近的能量密度。通过调制连续激光的输出时间与皮肤的弛豫时间相同,获得较好的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技术与目前已有的585nm及595nm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仪相比,不会产生高脉冲峰值功率引起的紫癜和激光治疗仪的安全性差、能量消耗高、稳定性差以及染料容易退化且具有毒性等问题。同时,本技术与目前已有的532nm全固态绿激光治疗仪相t匕,人体皮肤黑色素的吸收低,皮肤的穿透深,可治疗皮肤下较深血管和深色皮肤人种的血管性疾病。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1、第一泵浦光源,122、第一传输光纤,103、第一光学稱合部件,104、第一输入腔镜,105、第一激光增益介质,106、第一双色折反镜,107、和频晶体,108、全反腔镜,201、第二泵浦光源,202、第二传输光纤,203、第二光学稱合部件,204、第二输入腔镜,305、第二激光增益介质,206、第二双色折反镜,301、光纤稱合镜,302、第三传输光纤,303、光束变换镜头与治疗手柄,304、皮肤冷却系统,305、人体皮肤表面,306、同步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固态折叠式腔内和频黄橙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浦光源(101)和第二泵浦光源(201),所述第一泵浦光源(101)与所述第一传输光纤(102)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光纤(102)与第一光学耦合部件(103)连接,所述第一光学耦合部件(103)的旁边依次设置有第一输入腔镜(104),第一激光增益介质(105)和第一双色折反镜(106),所述第一双色折反镜(106)的一端为和频晶体(107),另一端为第二双色折反镜(206),所述和频晶体(107)的旁边为全反腔镜(108),所述第二泵浦光源(201)与第二传输光纤(202)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光纤(202)与所述第二双色折反镜(206)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光学耦合部件(203),第二输入腔镜(204)和第二激光增益介质(2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固态折叠式腔内和频黄橙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浦光源(101)和第二泵浦光源(201 ),所述第一泵浦光源(101)与所述第一传输光纤(102)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光纤(102)与第一光学耦合部件(103)连接,所述第一光学耦合部件(103)的旁边依次设置有第一输入腔镜(104),第一激光增益介质(105)和第一双色折反镜(106),所述第一双色折反镜(106)的一端为和频晶体(107),另一端为第二双色折反镜(206),所述和频晶体(107)的旁边为全反腔镜(108),所述第二泵浦光源(201)与第二传输光纤(202 )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光纤(202 )与所述第二双色折反镜(206 )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光学耦合部件(203),第二输入腔镜(204)和第二激光增益介质(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折叠式腔内 和频黄橙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色折反镜(206)还与光纤稱合镜(301)连接,所述光纤稱合镜(301)与第三传输光纤(302)连接,所述第三传输光纤(302)和光束变换镜头与治疗手柄(303)连接,所述光束变换镜头与治疗手柄(303)的前方有人体皮肤表面(305),所述人体皮肤表面(305)的旁边设置有皮肤冷却系统(304),所述第一泵浦光源(101)和所述第二泵浦光源(201)之间通过同步控制系统(30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折叠式腔内和频黄橙激光血管性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浦光源(101),所述第一传输光纤(102),所述第一光学稱合部件(103),所述第一输入腔镜(104),所述第一激光增益介质(105),所述第一双色折反镜(106),所述和频晶体(107)和所述全反腔镜(108)组成了第一半导体激光泵浦系统和第一折叠式谐振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慧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