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990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触控元件以及胶材。基板具有承载面、相对于承载面的触控面以及连接承载面与触控面的侧面。触控元件配置于承载面上。承载面位于触控元件与触控面之间。胶材覆盖侧面且暴露承载面以及触控面。此外,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也被提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技术介绍
为了达到便利、体积更轻巧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电子产品的输入方式已由传统的键盘、鼠标等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作为输入界面。一般而言,触控面板常见于便携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中。使用者在使用便携电子产品的过程中,便携电子产品极有可能落下或受到外物撞击。因此,触控面板的强度便显得格外重要。在现有的触控面板中,触控面板的基板的上、下表面分别侧面夹有多个尖角。当便携电子产品落下或受到外物撞击时,应力易集中至触控面板的尖角上,而造成触控面板的损伤。因此,有人将触控面板的侧面设计为弧面,以改善上述问题。然而,将侧面加工为弧面的制程难度高,加工出弧面的制程变异性大,而不利于触控面板的品质管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强度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其强度佳。本技术的触控面板包括基板、触控元件以及胶材。基板具有承载面、相对于承载面的触控面以及连接承载面与触控面的侧面。触控元件配置于承载面上。承载面位于触控元件与触控面之间。胶材覆盖至少部份侧面且暴露承载面以及触控面。本技术的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包括基板以及胶材。基板具有承载面、相对于承载面的触控面以及连接承载面与触控面的侧面。胶材覆盖至少部份侧面且暴露承载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包括由承载面向触控面依序配置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第二平面垂直于承载面。第一平面倾斜于承载面以及第二平面且面向远离触控面的方向。第三平面倾斜于承载面以及第二平面且面向远离承载面的方向。承载面与第一平面相交。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交。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相交。第三平面与触控面相交。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面与第一平面的交界线、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交界线、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的交界线、第三平面与触控面的交界线分别被垂直于承载面的同一参考平面截出第一截点、第二截点、第三截点以及第四截点。通过第一截点、第二截点、第三截点以及第四截点的参考弧线具有第一曲率半径。胶材远离侧面的外表面被同一参考平面截出弧线。弧线具有第二曲率半径。第二曲率半径小于第一曲率半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材覆盖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材覆盖第二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材覆盖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第三平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材覆盖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第一平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为朝向远离触控元件方向凸起的弧面。弧面与承载面以及触控面相交。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弧面被垂直于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第一弧线。胶材远离侧面的外表面被参考平面截出第二弧线。第二弧线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弧线的曲率半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个参考平面与上述的承载面平行且位于承载面与触控面之间。弧面相对于参考平面呈对称分布。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被垂直于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弧线。参考切线相切于弧线上的点。参考切线斜率的绝对值随着此点远离触控面而递增。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面为平面,而触控面为朝远离承载面的方向凸起的弧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为平面。此平面垂直于承载面且与承载面以及触控面相交。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装饰层以及第一辅助遮光层。装饰层配置于触控元件所在处以外的承载面上且位于第一辅助遮光层与承载面之间。第一辅助遮光层覆盖装饰层且暴露触控元件。第一辅助遮光层延伸至侧面上方且在垂直于承载面的观看方向上与胶材重叠。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胶材接触而不与侧面接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辅助遮光层与侧面接触而不与胶材接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辅助遮光层与侧面以及胶材接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辅助遮光层。第一辅助遮光层配置于第二辅助遮光层与装饰层之间。第二辅助遮光层覆盖第一辅助遮光层且暴露触控元件。第二辅助遮光层延伸至侧面上方且与胶材在垂直于承载面的观看方向上重叠。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辅助遮光层与胶材接触而不与侧面接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辅助遮光层与侧面接触而不与胶材接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辅助遮光层与侧面以及胶材接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材远离侧面的外表面被垂直于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弧线。弧线的曲率半径介于0.05毫米至3毫米。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具有多个微凹陷,而胶材填入微凹陷。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准触控面板还包括装饰层。装饰层配置于触控元件所在处以外的承载面上。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为凸起的表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机能性膜层。机能性膜层设置于基板背向于触控元件的一侧。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基板的张应力大于45MPa。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触控面板的基板为玻璃,且该基板的厚度介于0.1到0.3毫米。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的基板为玻璃,且该基板的厚度介于0.2到2毫米。基于上述,在本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基板的侧面上覆盖有胶材,胶材可吸收施加于触控面板的冲击力,而有助于触控面板强度的提升。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至图1G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部份基板及胶材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0:母板;100、100A ?100J:触控面板;100’:准触控面板;110:基板;110a:承载面;110b、110b’:触控面;110c、110c,、110c”、110c”,:侧面;120:触控元件;130、130B、130C、130D:胶材;[0061 ]130a:外表面;140:第一保护层;150:第二保护层;160:第三保护层;170:机能性膜层;1:第一截点;2:第二截点;3:第三截点4:第四截点;5:点;A-A’:剖线;ALl:参考弧线;AL2、AL5:弧线;AL3:第一弧线;AL4:第二弧线;BM:装饰层;c:微凹陷;d、dl ?d3、D:方向;E:蚀刻液;F:参考平面;L:参考切线;K:研磨器;0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具有承载面、相对于该承载面的触控面以及连接该承载面与该触控面的侧面;触控元件,配置于该承载面上,该承载面位于该触控元件与该触控面之间;以及胶材,覆盖至少部份该侧面且暴露该承载面以及该触控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05 TW 102140167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承载面、相对于该承载面的触控面以及连接该承载面与该触控面的侧面; 触控元件,配置于该承载面上,该承载面位于该触控元件与该触控面之间;以及 胶材,覆盖至少部份该侧面且暴露该承载面以及该触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包括由该承载面向该触控面依序配置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该第二平面垂直于该承载面,该第一平面倾斜于该承载面以及该第二平面且面向远离该触控面的方向,该第三平面倾斜于该承载面以及该第二平面且面向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该承载面与该第一平面相交,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相交,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相交,该第三平面与该触控面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面与该第一平面的交界线、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的交界线、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的交界线、该第三平面与该触控面的交界线分别被垂直于该承载面的同一参考平面截出第一截点、第二截点、第三截点以及第四截点,通过该第一截点、该第二截点、该第三截点以及该第四截点的参考弧线具有第一曲率半径,该胶材远离该侧面的外表面被该参考平面截出弧线,该弧线具有第二曲率半径,而该第二曲率半径小于该第一曲率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胶材覆盖该第一平面、该第二平面以及该第三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胶材覆盖该第二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该第一平面以及该第三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胶材覆盖该第一平面以及该第二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该第三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胶材覆盖该第二平面以及该第三平面而暴露至少部份该第一平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为朝向远离该触控元件方向凸起的弧面,该弧面与该承载面以及该触控面相交。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弧面被垂直于该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第一弧线,该胶材远离该侧面的外表面被该参考平面截出第二弧线,该第二弧线的曲率半径小于该第一弧线的曲率半径。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参考平面与该承载面平行且位于该承载面与该触控面之间,该弧面相对于该参考平面呈对称分布。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被垂直于该承载面的参考平面截出弧线,参考切线相切于该弧线上的点,该参考切线斜率的绝对值随着该点远离该触控面而递增。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面为平面,而该触控面为朝远离该承载面的方向凸起的弧面。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侧面为平面,该平面垂直于该承载面且与该承载面以及该触控面相交。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层以及第一辅助遮光层,该装饰层配置于该承载面上且位于该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该承载面之间,该第一辅助遮光层覆盖该装饰层且暴露该触控元件,其中该第一辅助遮光层延伸至该侧面上方且在垂直于该承载面的观看方向上与该胶材重叠。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该胶材接触而不与该侧面接触。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该侧面接触而不与该胶材接触。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辅助遮光层与该侧面以及该胶材接触。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辅助遮光层,该第一辅助遮光层配置于该第二辅助遮光层与该装饰层之间,该第二辅助遮光层覆盖该第一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杰黄俊铭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