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光林专利>正文

一种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902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确移动和定位大型部件的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包括两相对布置的模板之间设置的至少一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动底座上的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两输出端上设置反向的螺纹,两输出端分别通过该螺纹与对拉环螺纹连接,对拉环的环部分别套接在滑动轴上,滑动轴分别固定在相对布置的两模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不仅实用于墙体模块预制加工中移动和锁定模板,解决了墙体模块预制的技术难题。也适用于所有相对布置的大型部件之间需要相向或反向精确移动和定位的场合。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用于精确移动和定位大型部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能显著提高建筑整体性和建筑施工效率的墙体预制模块。也没有相应的模块加工设备。 申请人自主研发了一套大型墙体预制模块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用于预制与整层建筑高度相当的墙体预制模块,所以需要大型的模板围成模腔,用于浇筑混凝土。而这样的大型模板的移动和定位是一大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确移动和定位大型部件的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 本技术的一种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包括两相对布置的模板之间设置的至少一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动底座上的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两输出端上设置反向的螺纹,两输出端分别通过该螺纹与对拉环螺纹连接,对拉环的环部分别套接在滑动轴上,滑动轴分别固定在相对布置的两模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包括相对布置的两模板上部的顶面和/侧面设置的辅助锁紧机构,所述辅助锁紧机构包括锁杆,锁杆一端通过液压缸推动或电机带动的转轴连接在一个模板上,另一模板上设置可伸缩插销,锁杆上设置与插销匹配的插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电机或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减速箱,减速箱固定设置,减速箱的输出轴为空心轴,该空心轴与对拉空心轴套接并通过键配合,实现同步旋转运动和扭矩的传输; 对拉空心轴的两端内壁为旋向相反的内螺纹,与该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设置在对拉环直杆端,对拉环的环部分别套接一个滑动轴,滑动轴固定在模板上。 优选的,所述模板包括沿十字形模块边缘设置的四块,每块模板整体呈直角形;所述移动机构在模板上面积较大的位置各设置两组,在模板上面积较小的表面部位各设置一组;整套模板配套使用6-8组移动机构;所述模板上部设置4-5个辅助锁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机构由液压马达驱动,所述辅助锁紧机构由液压缸驱动;所述的液压缸和液压马由同一电机驱动的液压泵驱动。 这样的对拉结构精度高、定位准,运动平稳。辅助锁紧机构进一步加强模板各处的位置锁定精度和可靠性。并且本技术的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不仅实用于墙体模块预制加工中移动和锁定模板,解决了墙体模块预制的技术难题。也适用于所有相对布置的大型部件之间需要相向或反向精确移动和定位的场合。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图1是L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模块的内部钢筋布置图; 图3是空心墙体模块生产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 本技术所要加工的空心墙体模块1为预制成型的钢筋混凝土材质。所述的模块1例如是图1所示的L形,该L形主要是指安装后的俯视轮廓形状,也就是图示的俯视轮廓形状。类似的模块1还可以是T形、十字形或更简单的一字形;通过上述几种基本形状的模块1组合,即可满足不同户型、结构的建筑施工需要。 所研发的空心墙体模块生产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水平导轨15及沿其滑动的滑动底座13;滑动底座13上连接可退出或锁定到工作位置的模板12;所述水平导轨15两侧均设有导向立柱8,所述导向立柱8上设有沿其上下滑动的活动横梁10,所述活动横梁10上并排连接多个竖直布置的方形的振动棒14;所述振动棒14的安装位置与滑动底座13滑动到振动棒14正下方后待加工模块1所处位置对应。通常,活动横梁10除了直接连接导向立柱8的四方形或工字形主框架部分,还包括在主框架上的纵梁、横梁上,振动棒14直接连接在这些主框架上。这样既降低设备重量,同时方便满足不同的振动棒14排布方式。至于活动横梁10的具体结构、形式则是根据待加工模块1的形状决定。 加工过程中,先放好如图2所示的模块1内部钢筋。然后模板12移动到工作位置并锁定,模块1厚度方向也就是模板12端部用板状或条状堵头堵住。滑动底座13将模板12连同模块1的钢筋一起移动到导向立柱8之间的区域。因为振动棒14的安装位置与滑动底座13滑动到振动棒14正下方后待加工模块1所处位置对应。所以活动横梁10沿导向立柱8向下滑动,则方形振动棒14伸入由模板12围成的模腔内,对模具内注入的混凝土进行捣固。当混凝土达到一定硬度时,活动横梁10带动振动棒14向上运动。振动棒14脱离后,硬化完成的墙体模块1就会留下方形通孔11,得到空心墙体模块成品。滑动底座13退出导向立柱8的区域,模板12退开,即可将模块1用吊车或起重设备取出。安装模板12和模块1加工完成后取出成品模块1的滑动底座13位置如图3中实线所示,浇筑混凝土时的位置如图3中虚线所示。 通常,加工过程中模板12是沿着滑动底座13上待加工模块1位置设置的。也就是模板12表面与加工好的模块1的表面贴合的位置为模板12的工作位置,该工作位置也就是加工过程中放入模块1钢筋后模板12移动到位后锁定的位置,也就是前面所述的加工台18的边缘位置。通常加工一字形模块1时,加工台18两侧,也就是模块1两侧表面分 别设置一个模板12。 优选的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加工台18呈十字形,所述模板12包括沿加工台18边缘设置的四块,每块模板12整体呈直角形;所述振动棒排布成十字形,所述活动横梁10包括四角连接导向立柱8的四方形主框架和主框架内的十字形排布的安装梁,所述振动棒14安装在安装梁上。这样的模板12移动到工位之后,通过堵头或堵块插入模板12之间进行封堵,可以利用这个一套设备生产一字形、十字形、L形、T形模块1,再通过这些模块1组合可以满足不同户型建筑的要求。实现一套设备通用程度最大化,堪称“全能模板”。 模板12的移动和锁紧利用本技术独创性地设计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结合图3、4、5所示,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包括所述的相对的模板12之间设置至少一组移动机构——也就是表面相对的模板12之间设置;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加强梁17上的电机或液压马达56的输出轴连接减速箱55,减速箱55固定在加强梁17上;减速箱55例如有五轴减速,一个主动轴,四个被动轴。或者减速箱55内设置涡轮蜗杆减速结构,减速箱55的输出轴为空心轴,该空心轴与对拉空心轴54套接并通过键配合,实现同步旋转运动和扭矩的传输;对拉空心轴54的两端内壁为旋向相反的内螺纹,与该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设置在对拉环53直杆端,对拉环53的环部套接在滑动轴52上,滑动轴52固定在模板12上。对拉环53和滑动轴52有两组,各连接相邻模板12。当空心轴转动时带动对拉空心轴54转动,对拉空心轴54与对拉环53间的螺纹运动配合将旋转运动和扭矩转化为直线运动和拉力。对拉环53即可带动表面相对的模板12相向或相反运动。停止动力输入则因为模板12自重较大,自然实现了定位,当然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其它例如插销、卡夹等定位方式加强保障。这样的机构具有重复定位精度高、承受能力大、方便维修等特点。显然,本技术设置为对拉环53上位外螺纹,对拉空心轴54上为内螺纹,但螺纹的内外关系相反也是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对布置的模板之间设置的至少一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动底座上的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两输出端上设置反向的螺纹,两输出端分别通过该螺纹与对拉环螺纹连接,对拉环的环部分别套接在滑动轴上,滑动轴分别固定在相对布置的两模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对布置的模
板之间设置的至少一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动底座上
的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两输出端上设置反向的螺
纹,两输出端分别通过该螺纹与对拉环螺纹连接,对拉环的环部分别套
接在滑动轴上,滑动轴分别固定在相对布置的两模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包括相对布置的两模板上部的顶面和/侧面设
置的辅助锁紧机构,所述辅助锁紧机构包括锁杆,锁杆一端通过液压缸
推动或电机带动的转轴连接在一个模板上,另一模板上设置可伸缩插
销,锁杆上设置与插销匹配的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移动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电机或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减速箱,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林赵卫强赵纪国
申请(专利权)人:赵光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